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盖志龙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91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承重主体和横板,所述承重主体为中间大两端小的结构,上端平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下端设有对位孔,对位孔与固定柱匹配连接,承重主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上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混凝土桁架加剪力架组成,其竖向荷载由混凝土桁架及剪力架共同承担,混凝土桁架作为建筑物主体结构的主要承力构件,可代替预制柱和墙板使用,采用的桁架重量比纯实心混凝土的轻,对结构整体的经济性及抗震有利,且可以节约大量混凝土及钢筋材料,同时,保温墙内置墙体内,使得墙本身具备保温隔热的效果,无需在外面的墙再设保温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是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房屋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这一系列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建筑的要求。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随着人们对住房品质及节能环保要求意识的提高,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为提高核心竞争力,一种新的建筑行业产业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就应运而生了。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在预制工厂将墙体楼板及构件等在专用模具内预制完成,经过蒸养室蒸养至凝固期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待装配完成再用混凝土补浇。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模式,其优点是可以节省建筑模板,改变施工制作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实现建筑产业工业化,但预制装配式建筑业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整体性、刚度、抗震性能差;2)、设计难度大;3)、建筑成本高;4)、适应范围小,局限性大,与个性化和复杂化相冲突。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承重主体和横板,所述承重主体为中间大两端小的结构,上端平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下端设有对位孔,对位孔与固定柱匹配连接,承重主体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上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柱,连接件呈左右对称设置,连接件之间填充有保温墙,连接件的上端设有混凝土桁架,混凝土桁架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件,两连接件连接处外侧套设有连接环,混凝土桁架远离保温墙的一侧设有外墙,所述外墙上下两端呈Y型,两连接件的外侧设有混凝土桁架,混凝土桁架的外侧设有保温墙,保温墙的外侧设有外墙,通过两连接件的卡接,外侧连接处通过连接环加强,连接环外侧通过混凝土桁架进行固定,连接上下两部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顶端的所述连接件朝外侧的混凝土桁架上端连接有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覆盖保温墙的上端,且上端为倒梯形,右侧的混凝土桁架内填充有剪力架,剪力架为L型,中部通过斜杆连接多个剪力件堆积而成,混凝土桁架的右侧设有倾斜的折线形桁架,将上部的重力集中在混凝土桁架上,折线形桁架的右侧设有装饰板,保持外观美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先建设保温墙,凝固后,在两侧搭建混凝土桁架,上端固定连接两连接件,通过混凝土桁架固定连接环向混凝土桁架加注混凝土,凝固后,向上搭建保温墙和混凝土桁架,到达顶端时,采用混凝土支撑、剪力架和折线形桁架,凝固后,将连接处填充保温墙,最后安装外墙和装饰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由混凝土桁架加剪力架组成,其竖向荷载由混凝土桁架及剪力架共同承担,由于剪力架的加入,能够较好地抵抗水平地震荷载。混凝土桁架作为建筑物主体结构的主要承力构件,可代替预制柱和墙板使用,采用的桁架重量比纯实心混凝土的轻,对结构整体的经济性及抗震有利,且可以节约大量混凝土及钢筋材料。2、保温墙内置墙体内,使得墙本身具备保温隔热的效果,无需在外面的墙再设保温层。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顶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中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件;2、承重主体;3、对位孔;4、连接环;5、保温墙;6、混凝土桁架;7、外墙;8、横板;9、混凝土支撑;10、剪力架;11、折线形桁架;12、装饰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包括连接件1,所述连接件1包括承重主体2和横板8,所述承重主体2为中间大两端小的结构,上端平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下端设有对位孔3,对位孔3与固定柱匹配连接,承重主体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8,横板8上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柱,连接件1呈左右对称设置,连接件1之间填充有保温墙5,连接件1的上端设有混凝土桁架6,混凝土桁架6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件1,两连接件1连接处外侧套设有连接环4,混凝土桁架6远离保温墙5的一侧设有外墙7,所述外墙7上下两端呈Y型,两连接件1的外侧设有混凝土桁架6,混凝土桁架6的外侧设有保温墙5,保温墙5的外侧设有外墙7,通过两连接件1的卡接,外侧连接处通过连接环4加强,连接环4外侧通过混凝土桁架6进行固定,连接上下两部分;顶端的所述连接件1朝外侧的混凝土桁架6上端连接有混凝土支撑9,混凝土支撑9覆盖保温墙5的上端,且上端为倒梯形,右侧的混凝土桁架6内填充有剪力架10,剪力架10为L型,中部通过斜杆连接多个剪力件堆积而成,混凝土桁架6的右侧设有倾斜的折线形桁架11,将上部的重力集中在混凝土桁架6上,折线形桁架11的右侧设有装饰板12,保持外观美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先建设保温墙5,凝固后,在两侧搭建混凝土桁架6,上端固定连接两连接件1,通过混凝土桁架6固定连接环4向混凝土桁架6加注混凝土,凝固后,向上搭建保温墙5和混凝土桁架6,到达顶端时,采用混凝土支撑9、剪力架10和折线形桁架11,凝固后,将连接处填充保温墙5,最后安装外墙7和装饰板12。本技术由混凝土桁架6加剪力架10组成,其竖向荷载由混凝土桁架6及剪力架10共同承担,由于剪力架10的加入,能够较好地抵抗水平地震荷载。混凝土桁架6作为建筑物主体结构的主要承力构件,可代替预制柱和墙板使用,采用的桁架重量比纯实心混凝土的轻,对结构整体的经济性及抗震有利,且可以节约大量混凝土及钢筋材料,同时,保温墙5内置墙体内,使得墙本身具备保温隔热的效果,无需在外面的墙再设保温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包括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包括承重主体(2)和横板(8),承重主体(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8),横板(8)上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柱,连接件(1)呈左右对称设置,连接件(1)之间填充有保温墙(5),连接件(1)的上端设有混凝土桁架(6),混凝土桁架(6)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件(1),混凝土桁架(6)远离保温墙(5)的一侧设有外墙(7),两连接件(1)的外侧设有混凝土桁架(6),混凝土桁架(6)的外侧设有保温墙(5),保温墙(5)的外侧设有外墙(7),顶端的所述连接件(1)朝外侧的混凝土桁架(6)上端连接有混凝土支撑(9),右侧的混凝土桁架(6)内填充有剪力架(10),混凝土桁架(6)的右侧设有倾斜的折线形桁架(11),折线形桁架(11)的右侧设有装饰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桁架剪力墙建筑结构,包括连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包括承重主体(2)和横板(8),承重主体(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板(8),横板(8)上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柱,连接件(1)呈左右对称设置,连接件(1)之间填充有保温墙(5),连接件(1)的上端设有混凝土桁架(6),混凝土桁架(6)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件(1),混凝土桁架(6)远离保温墙(5)的一侧设有外墙(7),两连接件(1)的外侧设有混凝土桁架(6),混凝土桁架(6)的外侧设有保温墙(5),保温墙(5)的外侧设有外墙(7),顶端的所述连接件(1)朝外侧的混凝土桁架(6)上端连接有混凝土支撑(9),右侧的混凝土桁架(6)内填充有剪力架(10),混凝土桁架(6)的右侧设有倾斜的折线形桁架(11),折线形桁架(11)的右侧设有装饰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盖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盖志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