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传勇专利>正文

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75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该打壳装置有机结合了脉冲气流破壳功能与锤头破壳功能,实现了以脉冲气流破壳为主,锤头破壳为辅的新打壳模式,在电解质表面形成硬结壳前采用脉冲气流破壳,在电解质表面形成硬结壳后采用打壳锤头破壳,该装置在充分研究电解质结壳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设置脉冲气流破壳间隔,确保下料点始终保持畅通的状态,该装置可大幅降低打壳锤头使用率,有效减少锤头“粘包”现象,进一步提高火眼畅通率,达到了优化物料平衡、降低劳动强度、延长锤头寿命、提升原铝质量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
本技术涉及铝电解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
技术介绍
铝电解槽打壳装置是维持下料口畅通的重要设备,现有打壳方式中,打壳气缸在槽控机控制下定期推动打壳锤头击打下料口处电解质壳面,确保下料通道保持畅通,现有打壳方式存在打壳系统故障率高、寿命短、系统维护工作量大、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同时,因锤头频繁进出电解质,锤头还存在“粘包”现象,工人处理这种锤头包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大,并且,因锤头消耗磨损快,对原铝质量影响也较大,因此,优化现有打壳方式,彻底解决现有打壳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当前铝电解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铝电解科研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现有打壳方式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控制打壳锤头进入电解质深度、减少打壳锤头在电解质中的滞留时间、采用合金锤头以及通过监测火眼状态进而降低打壳频次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现有打壳方式存在的不足,但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打壳方式存在的打壳系统故障率高、工人维护工作量大、对原铝质量影响大等突出问题。因此,提供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该打壳装置包含打壳气缸(1)、打壳锤杆(2)、打壳锤头(3)、二位二通阀(4),该打壳装置集成了脉冲气流打壳功能与打壳锤头破壳功能,在电解质表面形成硬结壳前采用脉冲气流破壳,在电解质表面形成硬结壳后采用打壳锤头破壳,实现了以脉冲气流破壳为主,锤头破壳为辅的新打壳模式,大幅降低了打壳锤头的使用率,大幅提高了破壳成功率,达到了优化物料平衡、降低劳动强度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该打壳装置充分利用了电解质壳面打开后短时间内不会形成硬结壳的机理,提出了以脉冲气流破壳与锤头破壳模式进行有机结合的复合式破壳思路,通过合理设置脉冲气流破壳间隔,确保下料点始终保持畅通的状态,该打壳装置可有效优化物料平衡,降低劳动强度,铝电解槽安装该打壳装置后可实现电解槽安全平稳高效运行的目的。本实行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包括打壳气缸(1)、打壳锤杆(2)、打壳锤头(3),打壳气缸(1)下连接有打壳锤杆(2),打壳锤杆(2)下端连接有打壳锤头(3),其特征在于:打壳锤头(3)中部设置有贯通孔,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通过气体管路与二位二通阀(4)及主气源连接,二位二通阀(4)在PLC控制器(10)或槽控机输出的控制脉冲控制下实现开启与关闭,在二位二通阀(4)开启后,主气源气流通过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喷出并冲破火眼处电解质壳面,保持下料通道畅通。所述的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通流面积为20-5000mm2。所述的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其特征在于:PLC控制器(10)输出的控制脉冲间隔为5-180秒,脉冲宽度为1-5秒。所述的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气源采用压缩空气、氮气或氩气,压力范围为0.1-1Mpa。所述的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壳气缸(1)采用单气缸结构时,与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连接的气体管路由锤头进气管(9)、软连接管(8)、止回阀(7)、伸缩管(6)、软管(5)连接而成,伸缩管(6)在打壳气缸(1)带动下实现伸缩运动,伸缩管(6)采用活塞杆为空心结构的气缸或弹簧管。所述的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壳气缸(1)采用双气缸结构时,与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连接的气体管路由锤头进气管(9)、止回阀(7)、软管(5)、锤头贯通孔疏通管(12)连接而成。所述的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其特征在于:PLC控制器(10)或槽控机向打壳电磁阀发出打壳信号,打壳电磁阀控制打壳气缸(1)动作,并带动打壳锤杆(2)、打壳锤头(3)击穿火眼处电解质壳面,实现锤头打壳功能。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提出了以脉冲气流破壳与锤头破壳模式进行有机结合的复合式破壳思路,实现了以脉冲气流破壳为主,锤头破壳为辅的新打壳模式,该装置可有效减少锤头“粘包”现象的发生,降低工人处理锤头包的工作量,该装置可有效提高火眼畅通率,优化铝电解槽物料平衡,该装置可大幅降低打壳锤头使用率,延长锤头寿命,该装置可大幅提升原铝质量,为企业生产高纯铝提供技术支撑,该装置可有效降低打壳气缸使用频率,降低打壳系统维护工作量,同时,脉冲气流还有助于减少火眼周围物料堆积,该打壳装置通过对现有打壳方式的优化,达到了优化物料平衡、降低劳动强度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技术可在线安装,实施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种类型铝电解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铝电解打壳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铝电解打壳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铝电解打壳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铝电解打壳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铝电解打壳装置示意图;图中1、打壳气缸,2、打壳锤杆,3、打壳锤头,4、二位二通阀,5、软管,6、伸缩管,7、止回阀,8、软连接管,9、锤头进气管,10、PLC控制器,11、导向管,12、锤头贯通孔疏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包括打壳气缸(1)、打壳锤杆(2)、打壳锤头(3),打壳气缸(1)下连接有打壳锤杆(2),打壳锤杆(2)下端连接有打壳锤头(3)。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的打壳锤头(3)中部设置有贯通孔,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通过气体管路与二位二通阀(4)及主气源连接,二位二通阀(4)在PLC控制器(10)或槽控机输出的控制脉冲控制下实现开启与关闭,在二位二通阀(4)开启后,主气源气流通过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喷出并冲破火眼处电解质壳面,保持下料通道畅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通流面积为150-650mm2。如图1所示,所述的二位二通阀(4)为全铜常闭电磁阀,线圈电压DC24V,型号为DN15。如图1所示,所述的软管(5)采用PU管,规格为16*12mm。如图1所示,所述的打壳气缸(1)采用单气缸结构,与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连接的气体管路由锤头进气管(9)、软连接管(8)、止回阀(7)、伸缩管(6)、软管(5)连接而成。如图1所示,所述的伸缩管(6)采用活塞杆为空心结构的气缸,气缸缸径80mm,行程不小于打壳气缸(1)的行程。如图1所示,所述的止回阀(7)材质为304不锈钢,型号为DN15。如图1所示,所述的软连接管(8)采用304不锈钢金属波纹管,型号为DN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包括打壳气缸(1)、打壳锤杆(2)、打壳锤头(3),打壳气缸(1)下连接有打壳锤杆(2),打壳锤杆(2)下端连接有打壳锤头(3),其特征在于:打壳锤头(3)中部设置有贯通孔,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通过气体管路与二位二通阀(4)及主气源连接,PLC控制器(10)或槽控机发出的控制脉冲信号通过输出线与二位二通阀(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包括打壳气缸(1)、打壳锤杆(2)、打壳锤头(3),打壳气缸(1)下连接有打壳锤杆(2),打壳锤杆(2)下端连接有打壳锤头(3),其特征在于:打壳锤头(3)中部设置有贯通孔,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通过气体管路与二位二通阀(4)及主气源连接,PLC控制器(10)或槽控机发出的控制脉冲信号通过输出线与二位二通阀(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壳锤头(3)中部贯通孔通流面积为20-5000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其特征在于:PLC控制器(10)输出的控制脉冲间隔为5-180秒,脉冲宽度为1-5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脉冲气流打壳功能的铝电解打壳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气源采用压缩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建明张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传勇欧建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