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障连续重整离心机干气密封开工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72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障连续重整离心机干气密封开工的装置,包括连续重整离心机、再生专用氮缓冲罐、增压泵、聚结器、过滤器、自力式调节阀、管线及控制阀;再生专用氮通过管线从再生专用氮缓冲罐并经聚结器、过滤器、自力式调节阀引入离心机两端的干气密封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再生专用氮缓冲罐及合理的流通渠道将高压、干净的再生专用氮气引入重整循环氢压缩机及重整增压机作为一级密封气,在增压泵出现故障时确保一次开机成功,节省装置开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障连续重整离心机干气密封开工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化炼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障连续重整离心机干气密封开工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连续重整装置处理量较大,循环氢压缩机及增压机多选用离心机,其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优势,密封形式多为干气密封,分一级密封气、二级密封气及隔离气。一级密封气是引进干净的气体或者工艺气经聚结罐、过滤器、调节阀进入离心机起到密封作用。干气密封系统设有增压泵,在机组开机时用增压泵将一级密封气压力提高,高于机体内压力,提供足够的一级密封气做密封气源。增压泵是机组开机的关键因素,增压泵属于柱塞泵,使用条件苛刻,使用寿命较短,故障率极高,且机组正常运转时该增压泵处于长期备用状态,不便于在线检查,出现故障不易发现;再次开机时若该增压泵出现故障,维修时间长,修复完好的可能性较低,拖延离心机组的正常开机时间;若是强行开机,易导致干气密封失效,严重时损坏机组,影响装置生产。当离心机转速较低时离心机出口与入口形成不了压差,一旦增压泵出现故障时一级密封气无法进入密封腔,无法满足离心机对一级密封气的流量要求,则干气密封无法起到密封作用,将会导致密封环损坏和失效,使离心机无法正常开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保障连续重整离心机干气密封开工的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连续重整离心机、再生专用氮缓冲罐、增压泵、聚结器、过滤器、自力式调节阀、管线及控制阀;所述连续重整离心机包括重整循环氢压缩机及重整增压机;所述增压泵包括第一增压泵及第二增压泵;所述聚结器包括第一聚结器及第二聚结器;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所述自力式调节阀包括第一自力式调节阀及第二自力式调节阀;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第七控制阀、第八控制阀、第九控制阀及第十控制阀;所述管线包括供氮管线、工艺气管线及密封气管线,供氮管线包括供氮主管线及其分出的第一供氮支管线、第二供氮支管线,工艺气管线包括循环氢出气管线及其分出的循环氢出气支管线、增压出气管线及其分出的增压出气支管线,密封气管线包括第一密封气管线及第二密封气管线;所述供氮主管线首端连接再生专用氮缓冲罐出气口,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供氮支管线上安装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供氮支管线上安装第四控制阀;所述循环氢出气管线首端连接重整循环氢压缩机出气口,尾端连接重整增压机进气口;所述循环氢出气支管线上安装第五控制阀;所述增压出气管线首端连接重整增压机出气口;所述增压出气支管线上安装第六控制阀;所述第一密封气管线的首部与第一供氮支管线的尾部及循环氢出气支管线的尾部汇合,第一密封气管线的尾部分别与重整循环氢压缩机两端的干气密封进气口连接,第一密封气管线的线路上并联两路密封气支管线,其中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七控制阀及第一增压泵,另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八控制阀、第一聚结器、第一过滤器及第一自力式调节阀;所述第二密封气管线的首部与第二供氮支管线的尾部及增压出气支管线的尾部汇合,第二密封气管线的尾部分别与重整增压机两端的干气密封进气口连接,第二密封气管线的线路上并联两路密封气支管线,其中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九控制阀及第二增压泵,另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十控制阀、第二聚结器、第二过滤器及第二自力式调节阀。所述供氮主管线在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之间引出放空管线,放空管线上设有放空阀。所述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的精度均为1μm。所述第一自力式调节阀及第二自力式调节阀均为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所述再生专用氮缓冲罐的材质采用不锈钢。本技术通过再生专用氮缓冲罐及合理的流通渠道将高压、干净的再生专用氮气引入重整循环氢压缩机及重整增压机作为一级密封气,在增压泵出现故障时确保一次开机成功,节省装置开工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布局及介质流向示意图;图中:1-再生专用氮缓冲罐,2-供氮主管线,3-第一控制阀,4-放空管线,5-放空阀,6-第二控制阀,7-第一供氮支管线,8-第二供氮支管线,9-第四控制阀,10-第十控制阀,11-第二聚结器,12-第二过滤器,13-第二自力式调节阀,14-第二密封气管线,15-第九控制阀,16-第二增压泵,17-第六控制阀,18-增压出气支管线,19-增压出气管线,20-重整增压机,21-循环氢出气支管线,22-第五控制阀,23-循环氢出气管线,24-重整循环氢压缩机,25-第一密封气管线,26-第七控制阀,27-第一增压泵,28-第三控制阀,29-第八控制阀,30-第一聚结器,31-第一过滤器,32-第一自力式调节阀,33-循环氢进气管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保障连续重整离心机干气密封开工的装置,包括连续重整离心机、再生专用氮缓冲罐1、增压泵、聚结器、过滤器、自力式调节阀、管线及控制阀。连续重整离心机包括重整循环氢压缩机24及重整增压机20。增压泵包括第一增压泵27及第二增压泵16。聚结器包括第一聚结器30及第二聚结器11。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器31及第二过滤器12。自力式调节阀包括第一自力式调节阀32及第二自力式调节阀13。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3、第二控制阀6、第三控制阀28、第四控制阀9、第五控制阀22、第六控制阀17、第七控制阀26、第八控制阀29、第九控制阀15及第十控制阀10。管线包括供氮管线、工艺气管线及密封气管线,供氮管线包括供氮主管线2及其分出的第一供氮支管线7、第二供氮支管线8,工艺气管线包括循环氢出气管线23及其分出的循环氢出气支管线21、增压出气管线19及其分出的增压出气支管线18,密封气管线包括第一密封气管线25及第二密封气管线14。供氮主管线2首端连接再生专用氮缓冲罐1出气口,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一控制阀3及第二控制阀6。第一供氮支管线7上安装第三控制阀28。第二供氮支管线8上安装第四控制阀9。循环氢出气管线23首端连接重整循环氢压缩机24出气口,尾端连接重整增压机20进气口。循环氢出气支管线21上安装第五控制阀22。增压出气管线19首端连接重整增压机20出气口。增压出气支管线18上安装第六控制阀17。第一密封气管线25的首部与第一供氮支管线7的尾部及循环氢出气支管线21的尾部汇合,第一密封气管线25的尾部分别与重整循环氢压缩机24两端的干气密封进气口连接,第一密封气管线25的线路上并联两路密封气支管线,其中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七控制阀26及第一增压泵27,另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八控制阀29、第一聚结器30、第一过滤器31及第一自力式调节阀32。第二密封气管线14的首部与第二供氮支管线8的尾部及增压出气支管线18的尾部汇合,第二密封气管线14的尾部分别与重整增压机20两端的干气密封进气口连接,第二密封气管线14的线路上并联两路密封气支管线,其中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九控制阀15及第二增压泵16,另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十控制阀1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障连续重整离心机干气密封开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重整离心机、再生专用氮缓冲罐、增压泵、聚结器、过滤器、自力式调节阀、管线及控制阀;所述连续重整离心机包括重整循环氢压缩机及重整增压机;所述增压泵包括第一增压泵及第二增压泵;所述聚结器包括第一聚结器及第二聚结器;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所述自力式调节阀包括第一自力式调节阀及第二自力式调节阀;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第七控制阀、第八控制阀、第九控制阀及第十控制阀;所述管线包括供氮管线、工艺气管线及密封气管线,供氮管线包括供氮主管线及其分出的第一供氮支管线、第二供氮支管线,工艺气管线包括循环氢出气管线及其分出的循环氢出气支管线、增压出气管线及其分出的增压出气支管线,密封气管线包括第一密封气管线及第二密封气管线;所述供氮主管线首端连接再生专用氮缓冲罐出气口,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供氮支管线上安装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供氮支管线上安装第四控制阀;所述循环氢出气管线首端连接重整循环氢压缩机出气口,尾端连接重整增压机进气口;所述循环氢出气支管线上安装第五控制阀;所述增压出气管线首端连接重整增压机出气口;所述增压出气支管线上安装第六控制阀;所述第一密封气管线的首部与第一供氮支管线的尾部及循环氢出气支管线的尾部汇合,第一密封气管线的尾部分别与重整循环氢压缩机两端的干气密封进气口连接,第一密封气管线的线路上并联两路密封气支管线,其中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七控制阀及第一增压泵,另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八控制阀、第一聚结器、第一过滤器及第一自力式调节阀;所述第二密封气管线的首部与第二供氮支管线的尾部及增压出气支管线的尾部汇合,第二密封气管线的尾部分别与重整增压机两端的干气密封进气口连接,第二密封气管线的线路上并联两路密封气支管线,其中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九控制阀及第二增压泵,另一路密封气支管线上依次安装第十控制阀、第二聚结器、第二过滤器及第二自力式调节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障连续重整离心机干气密封开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重整离心机、再生专用氮缓冲罐、增压泵、聚结器、过滤器、自力式调节阀、管线及控制阀;所述连续重整离心机包括重整循环氢压缩机及重整增压机;所述增压泵包括第一增压泵及第二增压泵;所述聚结器包括第一聚结器及第二聚结器;所述过滤器包括第一过滤器及第二过滤器;所述自力式调节阀包括第一自力式调节阀及第二自力式调节阀;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第六控制阀、第七控制阀、第八控制阀、第九控制阀及第十控制阀;所述管线包括供氮管线、工艺气管线及密封气管线,供氮管线包括供氮主管线及其分出的第一供氮支管线、第二供氮支管线,工艺气管线包括循环氢出气管线及其分出的循环氢出气支管线、增压出气管线及其分出的增压出气支管线,密封气管线包括第一密封气管线及第二密封气管线;所述供氮主管线首端连接再生专用氮缓冲罐出气口,线路上依次安装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供氮支管线上安装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二供氮支管线上安装第四控制阀;所述循环氢出气管线首端连接重整循环氢压缩机出气口,尾端连接重整增压机进气口;所述循环氢出气支管线上安装第五控制阀;所述增压出气管线首端连接重整增压机出气口;所述增压出气支管线上安装第六控制阀;所述第一密封气管线的首部与第一供氮支管线的尾部及循环氢出气支管线的尾部汇合,第一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华庆李炳坤柳艳青杨金生王春光李起山张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