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登高机械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64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步行登高机械腿,包括机械左腿和机械右腿,所述机械左腿和机械右腿为左右对称结构;机械左腿包括脚掌支撑板、脚掌底座板、可调节伸缩支杆、小腿支撑杆和小腿靠垫;可调节伸缩支杆设有两个且为前后对称结构,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顶部和底部均分别与脚掌支撑板和脚掌底座板相连;脚掌支撑板上端设有至少两个脚绑带;小腿支撑杆与靠后一个可调节伸缩支杆固定连接;小腿靠垫呈弧形且安装于小腿支撑杆顶部,小腿靠垫上设有腿绑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械腿重量轻便、便于携带、穿戴方便,只需一个工人穿戴后便可完成登高作业,工人穿戴后能稳定站立、能行走自如,其高度可调,能使工人作业于更广更高的空间和范围,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步行登高机械腿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步行登高机械腿。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房屋装潢(如吊顶施工、墙面刷漆等)、园林修剪、果树采摘、艺术表演(如小丑高跷、话剧表演等)等领域,常需要登高作业。传统的登高作业工具主要有脚手架、高凳、直梯、人字梯等。但传统的登高作业工具普遍存在以下缺点:(1)体积较大、携带不便,通常需要2至3人协同作业;(2)作业时通常只能在固定位置,不方便移动,大大降低了作业效率;(3)作业高度单一,高度不可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登高作业工具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步行登高机械腿,工人穿戴后可稳定站立、行走自如,该机械腿的高度可调,使工人可作业于更广更高的空间和范围。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步行登高机械腿,包括机械左腿和机械右腿,所述机械左腿和机械右腿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机械左腿包括脚掌支撑板、脚掌底座板和可调节伸缩支杆,所述可调节伸缩支杆设有两个,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为前后对称结构,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的顶部均与脚掌支撑板相连,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的底部均与脚掌底座板相连,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能稳固脚掌支撑板和脚掌底座板,并能伸缩调节长度,从而实现脚掌支撑板的高度调节;所述脚掌支撑板的上端间隔固定设置至少两个脚绑带,穿戴时,通过多个脚绑带能将工人的脚与脚掌支撑板捆绑固定在一起;所述机械左腿还包括小腿支撑杆和小腿靠垫,小腿支撑杆与靠后一个可调节伸缩支杆固定连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脚趾为前、脚跟为后,所述小腿靠垫呈弧形,小腿靠垫固定安装于小腿支撑杆的顶部,且弧形开口朝向脚内侧,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两只脚之间为内,也即是机械左腿的小腿靠垫朝向机械右腿、机械右腿的小腿靠垫朝向机械左腿,小腿靠垫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腿绑带,穿戴时,工人的小腿能嵌在小腿靠垫内并通过腿绑带固定;基于机械右腿与机械左腿为左右对称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机械右腿的结构。进一步限定,所述脚掌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设有脚后跟围挡,具体地,脚后跟围挡可与脚掌支撑板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当工人穿戴该机械腿时,脚后跟围挡能定位和保护工人的脚,避免工人的脚向后或向侧边搓动,能提高穿戴的安全性。进一步限定,所述脚掌底座板的底端固定设有防滑脚垫,防滑脚垫能防滑,提高作业安全性,具体地,防滑脚垫通过多个螺丝与脚掌底座板固定连接。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可调节伸缩支杆均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档栓和两个铰接座,所述第二杆体通过可滑动的方式套设在第一杆体外,具体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为中空结构,能减轻重量,第一杆体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插孔,第二杆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插孔,具体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为中空的方形条,便于安装、结构稳固,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通过在第二插孔和第一插孔内穿设档栓相连接,通过改变第二插孔与多个第一插孔的配合,能调节可调节伸缩支杆的长度,两个铰接座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杆体的底部和第二杆体的顶部,两个铰接座分别与脚掌底座板和脚掌支撑板铰接,使工人穿戴该机械腿能前倾一定角度。进一步限定,所述机械左腿的两个第二杆体之间设有弹簧减震机构,弹簧减震机构能缓冲工人行走过程中机械腿的受力,提高工人行走舒适性,避免利用该机械腿行走时僵硬。进一步限定,所述弹簧减震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间隔固定安装于靠后一个可调节伸缩支杆的第二杆体的中部,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之间设有连杆,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抵环,第三支撑座的前端固定安装于靠前一个可调节伸缩支杆的第二杆体的中部,第三支撑座的后端设有便于连杆穿过的槽孔,所述连杆上套设有两个弹簧,靠下一个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座和连杆底部的抵环相抵,靠上一个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座和连杆顶部的抵环相抵,当工人行走时,随着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与脚掌支撑板和脚掌底座板之间产生的相对转动,弹簧减震机构能缓冲工人行走过程中机械腿的受力,提高工人行走舒适性,避免利用该机械腿行走僵硬。进一步限定,所述小腿支撑杆为伸缩杆,且包括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第四杆体通过可滑动的方式套设在第三杆体外,第三杆体的底部与第二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第四杆体的中部与第二杆体顶部的铰接座紧固连接,且第四杆体上的紧固部位可上下调整,通过调整第四杆体上与铰接座的紧固部位,能使小腿靠垫与脚掌支撑板之间的间隔距离适合工人的小腿长度,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处所述第二杆体为靠后一个可调节伸缩支杆的第二杆体。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均为圆形管,便于转动调节小腿靠垫的朝向。进一步限定,所述小腿靠垫的内侧壁固定设有两个泡沫垫,使小腿靠垫能适应不同工人的小腿,并能通过腿绑带将小腿与小腿靠垫绑定,也能提高捆绑舒适度。进一步限定,所述机械左腿和机械右腿均由高强度航空铝合金制成,重量轻便、强度高、质量稳固。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机械腿的高度可定制,根据登高作业需求定制产品及其高度调节范围,如高度38cm~60cm可调节、高度100cm~160cm可调节等,仅为举例且不作为限制。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步行登高机械腿,有益效果在于:该机械腿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重量轻便、便于携带,强度高、质量可靠,只需一个工人穿戴后便可完成登高作业,工人穿戴后能稳定站立、能行走自如,该机械腿的高度可调,使工人可作业于更广更高的空间和范围,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械左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机械左腿的侧视图。图4为图2中Ⅰ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Ⅱ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Ⅲ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Ⅳ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机械左腿,2-机械右腿,3-脚掌支撑板,31-脚绑带,32-脚后跟围挡,4-脚掌底座板,41-防滑脚垫,5-可调节伸缩支杆,51-第一杆体,511-第一插孔,52-第二杆体,521-第二插孔,53-档栓,54-铰接座,6-小腿支撑杆,61-第三杆体,62-第四杆体,7-小腿靠垫,71-腿绑带,72-泡沫垫,8-弹簧减震机构,81-第一支撑座,82-第二支撑座,83-第三支撑座,84-连杆,85-抵环,8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步行登高机械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左腿(1)和机械右腿(2),所述机械左腿(1)和机械右腿(2)为左右对称结构;/n所述机械左腿(1)包括脚掌支撑板(3)、脚掌底座板(4)和可调节伸缩支杆(5),可调节伸缩支杆(5)设有两个,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5)为前后对称结构,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5)的顶部均与脚掌支撑板(3)相连,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5)的底部均与脚掌底座板(4)相连;脚掌支撑板(3)的上端间隔固定设置至少两个脚绑带(31);/n所述机械左腿(1)还包括小腿支撑杆(6)和小腿靠垫(7),小腿支撑杆(6)与靠后一个可调节伸缩支杆(5)固定连接,小腿靠垫(7)呈弧形,小腿靠垫(7)固定安装于小腿支撑杆(6)的顶部且弧形开口朝向脚内侧,小腿靠垫(7)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腿绑带(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步行登高机械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左腿(1)和机械右腿(2),所述机械左腿(1)和机械右腿(2)为左右对称结构;
所述机械左腿(1)包括脚掌支撑板(3)、脚掌底座板(4)和可调节伸缩支杆(5),可调节伸缩支杆(5)设有两个,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5)为前后对称结构,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5)的顶部均与脚掌支撑板(3)相连,两个可调节伸缩支杆(5)的底部均与脚掌底座板(4)相连;脚掌支撑板(3)的上端间隔固定设置至少两个脚绑带(31);
所述机械左腿(1)还包括小腿支撑杆(6)和小腿靠垫(7),小腿支撑杆(6)与靠后一个可调节伸缩支杆(5)固定连接,小腿靠垫(7)呈弧形,小腿靠垫(7)固定安装于小腿支撑杆(6)的顶部且弧形开口朝向脚内侧,小腿靠垫(7)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腿绑带(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登高机械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支撑板(3)的顶端固定设有脚后跟围挡(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登高机械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底座板(4)的底端固定设有防滑脚垫(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步行登高机械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可调节伸缩支杆(5)均包括第一杆体(51)、第二杆体(52)、档栓(53)和两个铰接座(54),第二杆体(52)通过可滑动的方式套设在第一杆体(51)外,第一杆体(51)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插孔(511),第二杆体(52)的底部设有第二插孔(521),第一杆体(51)和第二杆体(52)之间通过在第二插孔(521)和第一插孔(511)内穿设档栓(53)相连接,两个铰接座(54)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杆体(51)的底部和第二杆体(52)的顶部,两个铰接座(54)分别与脚掌底座板(4)和脚掌支撑板(3)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希格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