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电力维修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维修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高空电力维修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专利技术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专利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而电力在架设过程中大多会架设在远离地面的高空中,从而避免人们接触造成伤亡,而高空也成为了维修的难题,在高空维修时维修工具的拿取将会非常的不便,而目前的辅助装置在使用时大多结构复杂使得使用非常的不便,同时不方便移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高空电力维修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电力维修辅助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空电力维修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车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套杆,所述套杆的顶部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端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横板顶部的电机,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横板和所述安装架连接有绕线筒,所述安装架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限位筒和第二限位筒,所述第一限位筒的内侧固定有第一支架,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电力维修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车轮(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内侧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套杆(4),所述套杆(4)的顶部固定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端部设有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固定于所述横板(5)顶部的电机(7),所述横板(5)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架(8),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横板(5)和所述安装架(8)连接有绕线筒(9),所述安装架(8)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限位筒(10)和第二限位筒(11),所述第一限位筒(10)的内侧固定有第一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2)从上至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14),所述第二限位筒(11)的内侧固定有第二支架(15),所述第二支架(15)从上至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16)和第四导向轮(17),所述绕线筒(9)的表面绕接有拉绳(18),所述拉绳(18)的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14)连接有工具篮(19),所述拉绳(18)的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三导向轮(16)和第四导向轮(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电力维修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车轮(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内侧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套杆(4),所述套杆(4)的顶部固定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端部设有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固定于所述横板(5)顶部的电机(7),所述横板(5)的底部固定有安装架(8),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横板(5)和所述安装架(8)连接有绕线筒(9),所述安装架(8)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限位筒(10)和第二限位筒(11),所述第一限位筒(10)的内侧固定有第一支架(12),所述第一支架(12)从上至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13)和第二导向轮(14),所述第二限位筒(11)的内侧固定有第二支架(15),所述第二支架(15)从上至下依次转动连接有第三导向轮(16)和第四导向轮(17),所述绕线筒(9)的表面绕接有拉绳(18),所述拉绳(18)的一端依次绕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昭通浩鑫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