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消毒的公共电梯扶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261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消毒的公共电梯扶手装置,属于公共设施技术领域。本体以固定连接的方式套设在转杆上,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保护罩,紫外灯设置在保护罩内,保护罩具有正对本体的周面的开口,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转臂上,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一限位杆,第一安装架上具有为限位杆上方的限位块,限位杆与限位块之间连接有驱使限位杆远离限位块的复位弹簧;第二转轴固定在第二安装架上,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一摩擦轮,转杆上靠近摩擦轮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驱动轮,摩擦轮与驱动轮相互抵靠,驱动轮与转杆之间通过一单向轴承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扶手进行自动杀菌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消毒的公共电梯扶手装置
本技术属于公共设施
,涉及一种自动消毒的公共电梯扶手装置。
技术介绍
公共卫生是人类广泛关注的话题,尤其近年来发生的大型公共卫生事件,使人们对公共卫生的关注度急剧上升。公共电梯是人群容易聚集的地方,公共设施的消毒尤其重要,阶梯式倾斜电梯由于其扶手处于循环运行状态,现有技术中也对其进行自动消毒做出了多种可实施方案,但是,厢式电梯的扶手由于一般是固定在厢体内壁上,且处于伸出厢体内壁的状态,难以实现自动消毒,现有技术中也未曾有对厢式电梯的扶手进行消毒的有效方案,厢式电梯的扶手被触摸频次极大,公共场所一般也只能进行有限次消毒,如夜间或早上进行集中消毒,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的防范存在较大的漏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消毒的公共电梯扶手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厢式电梯的扶手实现自动杀菌消毒。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消毒的公共电梯扶手装置,公共电梯包括厢体,其特征在于,本扶手装置包括管状的本体、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第一转臂、第二转臂、转杆和紫外灯,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均固定在厢体的内壁上,第一转臂的一端通过一第一转轴铰接在第一安装架上,第一转臂的另一端铰接在转杆的一端,第二转臂的一端通过一第二转轴铰接在第二安装架上,第二转臂的另一端铰接在转杆的另一端,所述本体以固定连接的方式套设在转杆上,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保护罩,所述紫外灯设置在保护罩内,所述保护罩具有正对本体的周面的开口,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转臂上,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一限位杆,所述第一安装架上具有为限位杆上方的限位块,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块之间连接有驱使限位杆远离限位块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在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一摩擦轮,所述转杆上靠近摩擦轮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驱动轮,所述摩擦轮与驱动轮相互抵靠,所述驱动轮与转杆之间通过一单向轴承相连。在乘客使用扶手时会下压扶手,使其下摆,在无人使用时会受到复位弹簧的作用而上摆复位,限位块对转杆下摆的最大位置进行了限定;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均固定在厢体内壁面上。下压转杆时,转杆、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三者相对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下摆,由于驱动轮和摩擦轮在切点处相互抵靠,而摩擦轮处于固定不动的状态,驱动轮处于第二摆臂摆动的轨迹内,驱动轮能够在转杆下摆的过程中受摩擦轮作用而旋转一定角度,受到单向轴承的作用,转杆在下摆的过程中驱动轮不与转杆同步旋转,在转杆没有受到外界作用力而恢复时,即上摆时,单向轴承旋转限位,转杆与本体一起旋转一定角度,在本体旋转的过程中,紫外灯对本体周面进行消毒的位置进行了切换,如此反复,在扶手不断的被使用过程中,扶手周面轮回受到紫外灯的消毒杀菌作用,从而达到自动消毒的目的。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消毒的公共电梯扶手装置中,所述驱动轮和摩擦轮均为橡胶材质制成。摩擦轮通过花键连接在第二转轴上,且可以滑出,摩擦轮同一位置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磨损,导致其与驱动轮不能够很好的接触压紧,可以通过调整摩擦轮的相位以恢复两者的压紧状态。在上述的一种自动消毒的公共电梯扶手装置中,与安装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的厢体侧壁垂直的另外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容纳凹口,所述摩擦轮和驱动轮位于其中一个容纳凹口内,所述限位块和限位杆位于另一容纳凹口内。与安装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的箱体侧壁垂直的另外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内置的容纳凹口,使限位块、限位杆、摩擦轮和驱动轮均隐藏在内,提高美观度,也避免其运动过程中造成衣物的绞入或其它安全隐患。紫外灯杀菌消毒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式,置于保护罩内的紫外灯为发射出紫外辐射强度在30,000μW/cm2的光波发射器件,其电路通过第一转臂、第一安装架连接至厢体顶部,电源与电梯内照明电源共用,与之相配合的电元件部分位于厢体顶部。附图说明图1是本电梯扶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转杆的截面图。图中,1、本体;21、第一安装架;22、第一转臂;23、第一转轴;24、限位杆;25、限位块;31、第二安装架;32、第二转臂;33、第二转轴;34、摩擦轮;35、驱动轮;4、转杆;51、紫外灯;52、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公共电梯包括厢体,本扶手装置包括管状的本体1、第一安装架21、第二安装架31、第一转臂22、第二转臂32、转杆4和紫外灯51,第一安装架21和第二安装架31均固定在厢体的内壁上,第一转臂22的一端通过一第一转轴23铰接在第一安装架21上,第一转臂22的另一端铰接在转杆4的一端,第二转臂32的一端通过一第二转轴33铰接在第二安装架31上,第二转臂32的另一端铰接在转杆4的另一端,本体1以固定连接的方式套设在转杆4上,第一转臂22和第二转臂32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保护罩52,紫外灯51设置在保护罩52内,保护罩52具有正对本体1的周面的开口,第一转轴23固定在第一转臂22上,第一转轴23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21上,第一转轴23上固定设置有一限位杆24,第一安装架21上具有为限位杆24上方的限位块25,限位杆24与限位块25之间连接有驱使限位杆24远离限位块25的复位弹簧;第二转轴33固定在第二安装架31上,第二转轴33上固定设置有一摩擦轮34,转杆4上靠近摩擦轮34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驱动轮35,摩擦轮34与驱动轮35相互抵靠,驱动轮35与转杆4之间通过一单向轴承相连。在乘客使用扶手时会下压扶手,使其下摆,在无人使用时会受到复位弹簧的作用而上摆复位,限位块25对转杆4下摆的最大位置进行了限定;第一安装架21和第二安装架31均固定在厢体内壁面上。下压转杆4时,转杆4、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三者相对第一安装架21和第二安装架31下摆,由于驱动轮35和摩擦轮34在切点处相互抵靠,而摩擦轮34处于固定不动的状态,驱动轮35处于第二摆臂摆动的轨迹内,驱动轮35能够在转杆4下摆的过程中受摩擦轮34作用而旋转一定角度,受到单向轴承的作用,转杆4在下摆的过程中驱动轮35不与转杆4同步旋转,在转杆4没有受到外界作用力而恢复时,即上摆时,单向轴承旋转限位,转杆4与本体1一起旋转一定角度,在本体1旋转的过程中,紫外灯51对本体1周面进行消毒的位置进行了切换,如此反复,在扶手不断的被使用过程中,扶手周面轮回受到紫外灯51的消毒杀菌作用,从而达到自动消毒的目的。驱动轮35和摩擦轮34均为橡胶材质制成。摩擦轮34通过花键连接在第二转轴33上,且可以滑出,摩擦轮34同一位置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磨损,导致其与驱动轮35不能够很好的接触压紧,可以通过调整摩擦轮34的相位以恢复两者的压紧状态。与安装有第一安装架21和第二安装架31的厢体侧壁垂直的另外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消毒的公共电梯扶手装置,公共电梯包括厢体,其特征在于,本扶手装置包括管状的本体(1)、第一安装架(21)、第二安装架(31)、第一转臂(22)、第二转臂(32)、转杆(4)和紫外灯(51),所述第一安装架(21)和第二安装架(31)均固定在厢体的内壁上,第一转臂(22)的一端通过一第一转轴(23)铰接在第一安装架(21)上,第一转臂(22)的另一端铰接在转杆(4)的一端,第二转臂(32)的一端通过一第二转轴(33)铰接在第二安装架(31)上,第二转臂(32)的另一端铰接在转杆(4)的另一端,所述本体(1)以固定连接的方式套设在转杆(4)上,所述第一转臂(22)和第二转臂(32)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保护罩(52),所述紫外灯(51)设置在保护罩(52)内,所述保护罩(52)具有正对本体(1)的周面的开口,所述第一转轴(23)固定在第一转臂(22)上,所述第一转轴(23)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21)上,所述第一转轴(23)上固定设置有一限位杆(24),所述第一安装架(21)上具有位于限位杆(24)上方的限位块(25),所述限位杆(24)与限位块(25)之间连接有驱使限位杆(24)远离限位块(25)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二转轴(33)固定在第二安装架(31)上,所述第二转轴(33)上固定设置有一摩擦轮(34),所述转杆(4)上靠近摩擦轮(34)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驱动轮(35),所述摩擦轮(34)与驱动轮(35)相互抵靠,所述驱动轮(35)与转杆(4)之间通过一单向轴承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消毒的公共电梯扶手装置,公共电梯包括厢体,其特征在于,本扶手装置包括管状的本体(1)、第一安装架(21)、第二安装架(31)、第一转臂(22)、第二转臂(32)、转杆(4)和紫外灯(51),所述第一安装架(21)和第二安装架(31)均固定在厢体的内壁上,第一转臂(22)的一端通过一第一转轴(23)铰接在第一安装架(21)上,第一转臂(22)的另一端铰接在转杆(4)的一端,第二转臂(32)的一端通过一第二转轴(33)铰接在第二安装架(31)上,第二转臂(32)的另一端铰接在转杆(4)的另一端,所述本体(1)以固定连接的方式套设在转杆(4)上,所述第一转臂(22)和第二转臂(32)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保护罩(52),所述紫外灯(51)设置在保护罩(52)内,所述保护罩(52)具有正对本体(1)的周面的开口,所述第一转轴(23)固定在第一转臂(22)上,所述第一转轴(23)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21)上,所述第一转轴(23)上固定设置有一限位杆(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燕霞戴俊辉范春雷高昂李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