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救援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包括机体,机体下侧装配有图像采集机构,两个放置槽内部均装配有安装条,两个第一台阶孔内部均装配有第一弹簧,两个限位块下侧均设有伸出第一台阶孔的锁件,塑料按压带固定连接有与锁孔相匹配的顶件,两个放置槽外侧均设有与锁件相匹配的斜槽,两个放置槽相靠近一侧内壁均设有两个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杆,两个安装条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减震机构,支架另一端设有第二台阶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拆装救援无人机的两个脚架,便于对救援无人机的运输和存放,且设有支架减震机构,对救援无人机着陆时进行减震,对机体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
本技术属于救援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回收时,可用与普通飞机着陆过程一样的方式自动着陆,也可通过遥控用降落伞或拦网回收。如今越来越多的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火灾抢险、重大安全事故中,且这种救援无人机可在进行救援前将通过图像采集机构,对人体信息进行拍摄捕捉,并传送到中央处理器中进行储存,并进行深度学习,便于将在进行救援过程中对待救援人员进行拍摄捕捉,但是如今传统的救援无人机脚架较大,且不能够进行拆卸,在收纳时救援无人机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不便于运输和储存,且传统的救援无人机脚架不具有减震功能,当救援无人机着陆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对机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能够快速拆装救援无人机的两个脚架,便于对救援无人机的运输和存放,且设有支架减震机构,对救援无人机着陆时进行减震,对机体进行保护。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侧四角均装配有螺旋桨,所述机体下侧装配有图像采集机构,所述机体内置有中央处理模块,所述机体左右两侧均设有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内部均装配有安装条,两个所述安装条下侧均设有第一台阶孔,两个所述第一台阶孔内部均装配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下侧均装配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下侧均设有伸出第一台阶孔的锁件,两个所述放置槽底部均设有与锁件相匹配的锁孔,所述机体底部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锁孔位置相匹配的塑料按压带,所述塑料按压带固定连接有与锁孔相匹配的顶件,两个所述放置槽外侧均设有与锁件相匹配的斜槽,两个所述安装条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放置槽相靠近一侧内壁均设有两个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杆,两个所述安装条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减震机构,所述支架减震机构包括有:支架、第二弹簧、滑块与支脚,所述支架与安装条固定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设有第二台阶孔,所述第二弹簧装配在第二台阶孔内,所述第二弹簧下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脚一端伸入第二台阶孔内与滑块固定连接,处于同侧的两个支脚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一个安装条、两个支架减震机构与一个支撑杆组成脚架。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当需要运输或存放救援无人机脚架时,依次按下两个塑料按压带,分别带动两个顶件向下移动,两个顶件分别顶入锁孔内,分别挤压两个锁件向第一台阶孔方向移动,两个锁件分别通过两个限位块挤压两个第一弹簧压缩,直至两个锁件分别从两个锁孔内移出,此时可分别拉动机体左右两侧的支架,使两个安装条依次从放置槽内移出,与上同理,将两个脚架与机体分离,这样的结构,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拆装脚架,当需要运输救援无人机时,可使脚架与机体分离,使脚架单独存放,减小救援无人机占用的空间;当需要安装脚架时,将安装条伸入放置槽内,两个限位杆分别伸入两个限位槽内,在安装条伸入放置槽的过程中,斜槽挤压锁件,使锁件进入第一台阶孔内,第一弹簧压缩,直至锁件与锁孔位置相匹配,第一弹簧伸张,将锁件锁入锁孔内,从而对安装条限位,从而对脚架进行限位,与上同理,将两个脚架安装在机体上;当救援无人机着陆时,两个支撑杆首先着地,支撑杆着地后,支脚通过滑块在第二台阶孔内向上移动,第二弹簧压缩,对救援无人机着路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当救援无人机稳定后,第二弹簧伸张复位;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拆装救援无人机的两个脚架,便于对救援无人机的运输和存放,且设有支架减震机构,对救援无人机着陆时进行减震,对机体进行保护。进一步限定,所述机体上侧固定连接有四个分别与四个螺旋桨相匹配的保护圆框。这样的结构,便于对螺旋桨进行保护,防止螺旋桨撞击其它物品造成损害。进一步限定,四个所述保护圆框均与机体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当保护圆框发生损坏时,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更换。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支撑杆内部均为空心。这样的结构,减小了无人机整体的重量的同时,便于工作人员携带。进一步限定,所述图像采集机构与机体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的结构,便于工作人员将图像采集机构拆下来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拆装救援无人机的两个脚架,使两个脚架与机体分离,使脚架可进行单独存放,减小了救援无人机的占用空间,便于对救援无人机的运输和存放,且设有支架减震机构,在救援无人机着陆时进行减震,对机体进行保护。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机体1、保护圆框10、螺旋桨11、图像采集机构12、放置槽13、安装条14、第一台阶孔15、第一弹簧16、限位块17、锁件18、锁孔181、塑料按压带1811、顶件1812、斜槽19、限位槽191、限位杆192、支架2、第二弹簧21、滑块22、支脚23、第二台阶孔24、支撑杆2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包括机体1,机体1上侧四角均装配有螺旋桨11,机体1下侧装配有图像采集机构12,机体1内置有中央处理模块,机体1左右两侧均设有放置槽13,两个放置槽13内部均装配有安装条14,两个安装条14下侧均设有第一台阶孔15,两个第一台阶孔15内部均装配有第一弹簧16,两个第一弹簧16下侧均装配有限位块17,两个限位块17下侧均设有伸出第一台阶孔15的锁件18,两个放置槽13底部均设有与锁件18相匹配的锁孔181,机体1底部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锁孔181位置相匹配的塑料按压带1811,塑料按压带1811固定连接有与锁孔181相匹配的顶件1812,两个放置槽13外侧均设有与锁件18相匹配的斜槽19,两个安装条14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槽191,两个放置槽13相靠近一侧内壁均设有两个与限位槽191相匹配的限位杆192,两个安装条14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减震机构,支架减震机构包括有:支架2、第二弹簧21、滑块22与支脚23,支架2与安装条14固定连接,支架2另一端设有第二台阶孔24,第二弹簧21装配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侧四角均装配有螺旋桨(11),所述机体(1)下侧装配有图像采集机构(12),所述机体(1)内置有中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左右两侧均设有放置槽(13),两个所述放置槽(13)内部均装配有安装条(14),两个所述安装条(14)下侧均设有第一台阶孔(15),两个所述第一台阶孔(15)内部均装配有第一弹簧(16),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6)下侧均装配有限位块(17),两个所述限位块(17)下侧均设有伸出第一台阶孔(15)的锁件(18),两个所述放置槽(13)底部均设有与锁件(18)相匹配的锁孔(181),所述机体(1)底部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锁孔(181)位置相匹配的塑料按压带(1811),所述塑料按压带(1811)固定连接有与锁孔(181)相匹配的顶件(1812),两个所述放置槽(13)外侧均设有与锁件(18)相匹配的斜槽(19),两个所述安装条(14)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槽(191),两个所述放置槽(13)相靠近一侧内壁均设有两个与限位槽(191)相匹配的限位杆(192),两个所述安装条(14)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减震机构,所述支架减震机构包括有:支架(2)、第二弹簧(21)、滑块(22)与支脚(23),所述支架(2)与安装条(14)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另一端设有第二台阶孔(24),所述第二弹簧(21)装配在第二台阶孔(24)内,所述第二弹簧(21)下端与滑块(22)固定连接,所述支脚(23)一端伸入第二台阶孔(24)内与滑块(22)固定连接,处于同侧的两个支脚(23)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5),所述一个安装条(14)、两个支架减震机构与一个支撑杆(25)组成脚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救援无人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侧四角均装配有螺旋桨(11),所述机体(1)下侧装配有图像采集机构(12),所述机体(1)内置有中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左右两侧均设有放置槽(13),两个所述放置槽(13)内部均装配有安装条(14),两个所述安装条(14)下侧均设有第一台阶孔(15),两个所述第一台阶孔(15)内部均装配有第一弹簧(16),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6)下侧均装配有限位块(17),两个所述限位块(17)下侧均设有伸出第一台阶孔(15)的锁件(18),两个所述放置槽(13)底部均设有与锁件(18)相匹配的锁孔(181),所述机体(1)底部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锁孔(181)位置相匹配的塑料按压带(1811),所述塑料按压带(1811)固定连接有与锁孔(181)相匹配的顶件(1812),两个所述放置槽(13)外侧均设有与锁件(18)相匹配的斜槽(19),两个所述安装条(14)左右两侧均设有限位槽(191),两个所述放置槽(13)相靠近一侧内壁均设有两个与限位槽(191)相匹配的限位杆(192),两个所述安装条(14)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架减震机构,所述支架减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廖宇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