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采用多方位顶出的装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206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工件采用多方位顶出的装配机构,包括底座、装配工件,装配工件需要装配的密封接头包含有二个顶部密封接头及左右两侧的侧面密封接头;支撑竖板之间的间隙固定有横梁,横梁的底面设置朝向固定座型腔的双轴气缸,双轴气缸的压头正对于装配工件的顶部密封接头;滑动组件包含有迷你气缸、滑块,滑块一侧固定的顶块正对与装配工件的侧面密封接头,滑块在另一侧开设的缺口正对与迷你气缸的伸缩主轴,通过自动化装配方式来装配密封接头,解决人工作业的体力输出,加快的装配速度及效率,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采用多方位顶出的装配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工件采用多方位顶出的装配机构。
技术介绍
在制造业领域,有很多产品的零部件需要组装才能使用,装配是指将零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组装起来,并经过调试、检验使之成为合格产品的过程,装配始于装配图纸的设计。装配必须具备定位和夹紧两个基本条件,定位就是确定零件正确位置的过程,夹紧即将定位后的零件固定。装配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手工劳动量,满足装配周期的要求;提高装配效率。尽量降低装配成本。装起来并经过调试、检验使之成为合格产品的过程。常用的装配方式都是手工式装配和自动化装配。在图1所示的零件中,需要在左右两侧和上方安装密封接头,目前的方法是采用人工作业方式,将产品放置在定位底座上,然后将密封接头放在上面,再用手动小型压机将密封接头压进对应的孔位,完成装配作业。虽然人工作业也能完成零件的装配需求,但是手工安装速度慢,效率低,在手工操作压力受力不均,造成密封接头装配后密封效果欠佳,存在泄漏的状况,而且压力大小不一,容易损伤产品,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装配零件的稳定性。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工件采用多方位顶出的装配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工件采用多方位顶出的装配机构,设计新颖,通过自动化装配方式来装配密封接头,加快的装配速度及效率,且不会损伤产品,实用性能优,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工件采用多方位顶出的装配机构,包括底座、装配工件,装配工件需要装配的密封接头包含有二个顶部密封接头及左右两侧的侧面密封接头;底座表面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内部开设有和装配工件形状相同的型腔,固定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竖板,固定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动组件;支撑竖板之间的间隙固定有横梁,横梁的底面设置朝向固定座型腔的双轴气缸,双轴气缸的压头正对于装配工件的顶部密封接头;滑动组件包含有迷你气缸、滑块,滑块一侧固定的顶块正对与装配工件的侧面密封接头,滑块在另一侧开设的缺口正对与迷你气缸的伸缩主轴。进一步,所述滑动组件在固定座两端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支撑竖板固定于底座,支撑竖板在固定座两端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滑块套接于导柱,固定座内壁和滑块之间的导柱表面安装有弹簧,导柱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紧固螺丝。进一步,所述迷你气缸均通过脚架固定于底座。进一步,所述底座一侧的迷你气缸侧边设置有控制迷你气缸运动的第一换向阀,底座另一侧的迷你气缸侧边设置有控制双轴气缸运动的第二换向阀。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座的轴心和底座的轴心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通过自动化装配方式来装配密封接头,解决人工作业的体力输出,加快的装配速度及效率,气动操作方式比人工用力更加平稳,方向性强,装配效果好,密封位置处密封性强,无泄漏现象,且采供小型气缸往复运动,推力小不会损伤产品,实用性能优,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装配工件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方式结构图;图中100-底座;110-支撑竖板;120-横梁,130-双轴气缸,140-迷你气缸,150-脚架,160-第一换向阀,161-第二换向阀,170-固定座,180-滑块,190-导柱,200-弹簧,210-型腔,220-缺口,230-紧固螺丝,240-装配工件,250-顶部密封接头,260-侧面密封接头,270-顶块,300-滑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装配的工件的结构和安装孔位,装配工件240结构特点是在左右两侧有侧面密封接头260需要安装,在垂直方向有2个顶部密封接头250需要安装,安装要求用大小均匀的压力将密封接头压进产品对应的孔位处,而且受力方向要求与产品内孔方向保持一致,以防出现受力角度偏差,造成密封接头安装后密封效果不佳。参见图2所示,工件采用多方位顶出的装配机构,包括底座100,底座100表面设置有固定座170,固定座170的轴心和底座100的轴心重合,固定座170内部开设有和装配工件240形状相同的型腔210,固定座170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竖板110,固定座170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动组件300;支撑竖板110固定于底座100,支撑竖板110在固定座170两端对称设置,支撑竖板110之间的间隙固定有横梁120,横梁120的底面设置朝向固定座型腔的双轴气缸130,双轴气缸130的压头正对于装配工件170的顶部密封接头250;滑动组件300在固定座170两端对称设置,滑动组件300包含有迷你气缸130、滑块180,滑块180一侧固定的顶块270正对与装配工件170的侧面密封接头260,滑块180在另一侧开设的缺口220正对与迷你气缸130的伸缩主轴。参见图3所示,滑块180套接于导柱190,固定座170内壁和滑块180之间的导柱190表面安装有弹簧200,导柱190和固定座170之间设置有紧固螺丝230。装配过程中的运动方式是由左右两边的滑动顶出运动,将密封接头向前推进,最终完成装配动作,其中4根导柱分别装进底座左右两侧孔中,在每根导柱上还配有可压缩弹簧,导柱安装好后,需要在侧边拧上紧定螺丝,可以防止导柱出现松动现象。迷你气缸140均通过脚架150固定于底座100,底座100一侧的迷你气缸侧边设置有控制迷你气缸运动的第一换向阀160,底座100另一侧的迷你气缸侧边设置有控制双轴气缸运动的第二换向阀161,换向阀气管通过并联方式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整个装配流程为:a、先将密封接头插入装配产品对应的孔位,整体放入固定座的型腔中;b、开启第二换向阀,此时垂直方向的双轴气缸顶出,压紧产品固定不动;c、开启第一换向阀,左右两侧迷你气缸分别向里侧顶出,进而推动滑块运动,滑块中心位置的顶块刚好与密封接头位置对应,迷你气缸顶出过程中,滑块也推动了密封接头向内侧移动,经过多次往复运动,直到两边的侧面密封接头完全装进待装配产品的孔内。d、当左右两侧的密封接头装配完毕,保持迷你气缸顶出的状态。然后开始装配垂直方向的顶部密封接头,继续开启第二换向阀,使双轴气缸做往复运动,慢慢的将2个顶部密封接头装配到产品的竖直方向的孔中。e、全部安装完成之后,关闭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迷你气缸和双轴气缸全部后退,此时取出装配好的产品,完成整个装配流程。本技术先开启垂直方向的双轴气缸,保持顶出状态,固定产品不动,然后装配左右两侧的侧面密封接头;左右两侧迷你气缸是经过往复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工件采用多方位顶出的装配机构,包括底座、装配工件,装配工件需要装配的密封接头包含有二个顶部密封接头及左右两侧的侧面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n底座表面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内部开设有和装配工件形状相同的型腔,固定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竖板,固定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动组件;/n支撑竖板之间的间隙固定有横梁,横梁的底面设置朝向固定座型腔的双轴气缸,双轴气缸的压头正对于装配工件的顶部密封接头;/n滑动组件包含有迷你气缸、滑块,滑块一侧固定的顶块正对与装配工件的侧面密封接头,滑块在另一侧开设的缺口正对与迷你气缸的伸缩主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件采用多方位顶出的装配机构,包括底座、装配工件,装配工件需要装配的密封接头包含有二个顶部密封接头及左右两侧的侧面密封接头;其特征在于:
底座表面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内部开设有和装配工件形状相同的型腔,固定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支撑竖板,固定座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滑动组件;
支撑竖板之间的间隙固定有横梁,横梁的底面设置朝向固定座型腔的双轴气缸,双轴气缸的压头正对于装配工件的顶部密封接头;
滑动组件包含有迷你气缸、滑块,滑块一侧固定的顶块正对与装配工件的侧面密封接头,滑块在另一侧开设的缺口正对与迷你气缸的伸缩主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件采用多方位顶出的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在固定座两端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件采用多方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鑫邹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芮朔精密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