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导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188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备具有包层和被所述包层覆盖的芯层的薄膜,形成于薄膜的至少一面的粘合剂层,形成于粘合剂层的表面的、互相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突起部分的光波导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在光基板上设置的多个光学元件间通过光波导薄膜光学连接。 该光波导薄膜配置于光基板时,为了确保正确的光路,必须进行对光基板的精 密的定位。作为该光波导薄膜,例如提出了在有机硅基板上介以固化型粘合剂层由多层光配线层形成的光配线薄膜(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2-116334号公报)。 该提案中,首先将液状的固化型粘合剂层(未固化)涂布于光配线薄膜,然后介 以液状的固化型粘合剂层将光配线薄膜相对于有机硅基板定位,再通过固化形 成具有所希望的粘接力的固化型粘合剂层并同时将光配线薄膜固定于有机硅 基板。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日本专利特开2002-116334号公报的光配线薄膜对有机硅基板的固 定中,液状的固化型粘合剂层流动,到达光配线薄膜和光学元件的连接部分, 可能会对光配线层的光路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如果预先釆用具有高粘接力的片状的粘合剂层,则粘合剂层不 易流动,因此不存在妨碍光路的可能性,但由于粘合剂层的初始粘接力高,所 以如果使粘合剂层与光基板接触,则光波导薄膜马上被固定于光基板。因此, 在定位时很难调整光波导薄膜对光基板的配置。其结果是,难以进行光波导薄 膜对光基板的精度良好的定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定位时易剥离、可获得良好的定位精度、定位后可切 实地固定薄膜的连接可靠性高的。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的特征在于,具备薄膜,形成于所述薄膜的至少一面的粘合剂层,形成于所述粘合剂层的表面的、互相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突起部分;所述薄膜具备包层和被所述包层覆盖的芯层。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中,各所述突起部分被排列配置。 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中,所述粘合剂层由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中,所述粘合剂层的25"C的贮藏弹性率为 0.01 l細Pa。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0wm以上。 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中,所述粘合剂层的初始粘接力为0.5N/cm 以下。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中,形成有所述突起部分的粘合剂层的压接 后粘接力为1N/cm以上。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中,所述突起部分作为实质上不残存粘合性 的树脂而形成。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中,所述突起部分通过使突起前体固化而形 成,所述突起前体由含有固化性树脂和引发剂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这种 情况下,所述固化性树脂优选环氧树脂。较好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中,所述突起部分形成为近似圆形的形状。 这种情况下,所述突起部分互相隔开间隔配置,其最大厚度为10 100"m, 其直径为100 1000nm,它们的间隔为2 10mm。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形成具有包层和被所述 包层覆盖的芯层的薄膜的步骤,在所述薄膜的至少一面形成粘合剂层的步骤, 以及在所述粘合剂层的表面形成互相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突起部分的步骤。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在对被粘附体的初始 粘接中,由于使形成有突起部分的粘合剂层的表面与被粘附体接触,因此可使 初始粘接力下降。所以,易于实施定位时的剥离,可获得良好的定位精度。此外,在粘合剂层对被粘附体的初始粘接后的粘接中,利用从互相隔开间 隔配置的多个突起部分露出的粘合剂层的表面,可确保充分的粘接力,可使薄 膜切实地固定于被粘附体。另外,粘合剂层以其表面可支持突起部分的硬度形成,因此对被粘附体的 初始粘接中的粘合剂层的流动被抑制,可防止粘合剂层对芯层的光路的妨碍。所以,在定位时可反复进行薄膜对被粘附体的粘接和剥离,可在调整薄膜 对被粘附体的配置的同时以良好的定位精度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定位后可将 薄膜切实地固定于被粘附体,能够进一步确保良好的连接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的实施方式之一的沿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光波导薄膜的后视图。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光波导薄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a)为准备薄膜 的步骤,(b)为在下包层的下表面形成粘合剂层的步骤,(c)为在粘合剂层的表 面形成突起前体的步骤,(d)为使突起前体固化形成多个突起部分的步骤.图4为表示图l所示的光波导薄膜的薄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a)为准 备基材的步骤,(b)为在基材上形成下包层的步骤,(c)为在下包层上形成芯层 的步骤,(d)为在下包层上形成覆盖芯层的上包层的步骤,(e)为除去基材的步 骤。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光波导薄膜的实施方式之一的沿宽度方向(与长边方向正 交的方向)的剖视图,图2是图l所示的光波导薄膜的后视图,图3是表示图1 所示的光波导薄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图l所示的光波导薄膜的 薄膜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及图2中,该光波导薄膜l形成为在长边方向延伸的平带状,具备薄 膜2、粘合剂层3和多个突起部分4。薄膜2为光波导,且对应光波导薄膜l的外形形状形成。此外,薄膜2具 备作为包层的下包层5和上包层7、被下包层5及上包层7覆盖的芯层6。更 具体来说,薄膜2具备下包层5、形成于下包层5上的芯层6和在下包层5上 形成的覆盖芯层6的上包层7。芯层6在下包层5的上表面设置多个(3个),沿长边方向延伸,在宽度方 向互相隔开间隔并列配置。此外,芯层6的长边方向两端部形成为与多个光学 元件光学连接的连接部分。各芯层6形成为从截面看近似矩形的形状。粘合剂层3被设置于薄膜2的一面,更具体为下包层5的下表面。此外, 粘合剂层3以可支持突起部分的硬度形成。该粘合剂层3的25"C的贮藏弹性率例如为0.01 1.0MPa。 25。C的贮藏弹性率作为由在频率1Hz的扭转模式中以5 "C/分钟的速度从—2(TC升温至20(TC的动态粘弹性测定获得的25'C的扭转贮 藏弹性率G'求得。各突起部分4在粘合剂层3的表面,更具体是在粘合剂层3的表面(下表 面)形成。各突起部分4形成为后视近似圆形的形状,S卩,形成为从截面看越 向下越窄的近似半椭圆的形状。此外,各突起部分4在后视中互相隔开间隔被 排列配置。突起部分4例如作为粘合性(表面粘性)低于粘合剂层3的树脂而形 成,优选作为实质上不残存粘合性的树脂而形成。接着,参照图3及图4对该光波导薄膜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该方法如图3(a)所示,准备薄膜2。准备薄膜2如图4(a)所示,首先准备基材12。基材12形成为板状,作为 形成该基材12的材料,可例举例如有机硅、玻璃等陶瓷材料,例如铜、铝、 不锈钢、铁合金等金属材料,例如聚酰亚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酯(PET)等树脂材料。从后述的除去难易性考虑,优选金属材料。基材 12的厚度例如为100 5000u m,优选10 1500u m。接着,该方法如图4(b)所示,在基材12上形成下包层5。作为形成下包层5的材料,可例举例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有机 硅树脂、环氧树脂或它们的氟化树脂或氘化树脂,还可例举芴衍生物树脂等树 脂材料。这些树脂材料优选掺入感光剂作为感光性树脂使用。较好的可例举感 光性聚酰亚胺树脂(其原料为感光性聚酰胺酸树脂或感光性氟化聚酰胺酸树脂: 及感光性芴衍生物树脂(其原料为感光性芴衍生物)。在基材12上形成下包层5时,例如调制上述树脂清漆(树脂溶液),在基 材12上例如通过浇铸、旋涂等方式涂布该清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光波导薄膜,其特征在于,具备薄膜,形成于所述薄膜的至少一面的粘合剂层,形成于所述粘合剂层的表面的、互相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突起部分;所述薄膜具备包层和被所述包层覆盖的芯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疋田贵巳程野将行长崎国夫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