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186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圆盘;支撑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梁、纵梁和竖梁;圆盘为圆柱形框架结构,其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整体焊接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并与支撑架保持同轴,所述圆盘包括顶部圆筋、底部圆筋和连接在顶部圆筋与底部圆筋之间的支撑竖筋,顶部圆筋和底部圆筋均由一根钢筋弯曲成圆而形成,顶部圆筋与底部圆筋的直径相等并与支撑架上处于同一平面的两根横梁之间的距离相等;加强箍在制作时,将待加工钢筋绕着所述圆盘的外周弯曲直至待加工钢筋的两端贴合而形成一个圆圈。上述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能够保证加强箍制作的圆度,结构牢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建建设辅助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种土建建设都离不开桩基的施工,比如铁路桥梁的桩基础,基坑的防护桩,顶进框架桥的支撑桩,抗移桩以及城市桥梁的小直径柱形墩等等,而桩基的施工又都离不开钢筋笼的制作。钢筋笼的制作通常使用人力,钢筋笼设计中都含有圆形加强箍筋,用于保证整个钢筋笼的强度,在大量制作钢筋笼时,加强箍筋的制作尤为重要。目前,加强箍筋的制作方式有在铁板上焊接圆形卡具,由人工采用钢管在卡具上将钢筋弯曲成圆形;也有制作人员凭借感官及经验机械弯曲形成闭合的环。上述两种方式在制作加强箍筋时不易保证加强箍筋的圆度,从而直接影响到钢筋笼的质量;也不易控制加强箍筋下料的长度,浪费材料,增加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在制作加强箍筋时,不易保证加强箍筋圆度,容易增加制作成本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包括:支撑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梁、纵梁和竖梁;圆盘,为圆柱形框架结构,其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整体焊接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并与支撑架保持同轴,所述圆盘包括顶部圆筋、底部圆筋和连接在顶部圆筋与底部圆筋之间且呈圆周分布的支撑竖筋,顶部圆筋和底部圆筋均由一根钢筋弯曲成圆而形成,顶部圆筋与底部圆筋的直径相等并与支撑架上处于同一平面的两根横梁之间的距离相等;加强箍在制作时,将待加工钢筋绕着所述圆盘的外周弯曲直至待加工钢筋的两端贴合而形成一个圆圈。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采用上下等径的圆盘,通过呈圆周分布的支撑竖筋保证圆盘外周的圆度,在制作加强箍时使待加工的钢筋贴紧圆盘的外周进行弯折,直至待加工钢筋的两端贴合而形成圆圈,并将交接处焊接即可将加强箍制作好;制作过程中,由于圆盘与支撑架连接,提高了圆盘自身固定的牢靠性,在制作加强箍的过程中避免圆盘自身发生晃动,保证制作质量,减少返工,同时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高度,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整个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制作方便,操作简单,应用范围较以往更加宽广,可根据加强箍直径的要求更改加工圆盘的直径大小,并可重复使用,操作安全、方便、快捷、环保,使施工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的,支撑架的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根横梁之间的距离与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根纵梁之间的距离相等,底部圆筋同时与支撑架顶部的横梁和竖梁焊接固定。有益效果:将底部钢筋与支撑架上对应的横梁与竖梁均焊接,增加了圆盘与支撑架的连接点的数量,从而保证圆盘固定的牢靠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对角梁,对角梁设置在支撑架的四个侧面的对角线处。有益效果:提高支撑架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支撑架的支撑强度,避免支撑架发生变形。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圆筋上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横筋,支撑横筋的长度与底部圆筋的直径相等,支撑横筋沿底部圆筋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并且各个支撑横筋相交,各支撑横筋的交点位于圆盘的中心轴线上。有益效果:支撑横筋用以对整个圆盘进行支撑,由于各个支撑横筋的交点位于圆盘的中心轴线上,增加了圆盘在径向上的抗弯抗扭强度,从而在弯曲钢筋时保证圆盘不易发生变形。进一步的,处于支撑架顶部的两根横梁之间连接有加强横撑,处于支撑架顶部的两根纵梁之间连接有加强纵撑,加强横撑与加强纵撑垂直相交,并且交点处于圆盘的中心轴线上。有益效果:进一步保证支撑架对圆盘的支撑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支撑架自身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架底部的配重块,配重块用于在制作加强箍筋时避免支撑架发生晃动。有益效果:设置配重块能够增强整个制作装置的稳定性,在制作过程中保证不会发生晃动歪斜,提高加强箍筋的制作质量。进一步的,支撑竖筋上垂直连接有沿圆盘的径向外伸的支撑杆,支撑杆沿圆盘的周向均匀分布。有益效果:制作加强箍筋时,可将待加工钢筋放在支撑杆上支撑,由于支撑杆在圆盘周向均布,这样在弯折钢筋时,能最大程度保证箍筋的圆度。进一步的,支撑竖筋上沿上下方向平行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根支撑杆,上下相邻两根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与待加工钢筋的直径适配。有益效果:在弯曲钢筋的过程中,避免钢筋发生错位,从而进一步保证制作的箍筋的圆度。进一步的,任意上下相邻的两根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不相等。有益效果:能够进行多种不同直径的箍筋的弯制,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的其他实施例中圆盘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2-圆盘,3-顶部圆筋,4-底部圆筋,5-支撑竖筋,6-支撑横筋,7-顶部横梁,8-底部横梁,9-顶部纵梁,10-底部纵梁,11-竖梁,12-对角梁,13-加强横撑,14-加强纵撑,15-配重块,16-连接横撑,101-顶部圆筋,102-底部圆筋,103-支撑竖筋,104-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上的圆盘2。其中,支撑架1呈长方体框架结构,包括垂直连接在一起的顶部横梁7和顶部纵梁9、垂直连接在一起的底部横梁8和底部纵梁10、以及连接在对应横梁与纵梁连接处的竖梁11。其中,顶部横梁7、顶部纵梁9、底部横梁8和底部纵梁10这四者的长度相等。支撑架1还包括对角梁12,对角梁12相当于加强梁,设置在支撑架1的侧面的对角线上,同时也设置在支撑架1顶面的对角线上,用于提高整个支撑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的侧面指的是顶部横梁7、底部横梁8与竖梁11之间以及顶部纵梁7、底部纵梁8与竖梁11之间围成的平面,顶面指的是顶部横梁与顶部纵梁围成的平面。支撑架1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的对角梁12呈空间上的交叉,支撑架1的顶面的两个对角梁垂直交叉,并且交点位于圆盘2的中心轴线上。圆盘2呈圆柱形框架结构,其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整体焊接固定在支撑架1的顶部并与支撑架1保持同轴。圆盘2包括顶部圆筋3、底部圆筋4和连接在顶部圆筋3与底部圆筋4之间的支撑竖筋5。顶部圆筋3和底部圆筋4均是由一根钢筋弯曲成圆而形成,具有标准的圆度,顶部圆筋3与底部圆筋4的直径相等,并且与支撑架的各横梁以及各纵梁的长度相等。底部圆筋4同时与顶部横梁7和顶部纵梁9焊接固定,以保证圆盘2与支撑架1之间的连接强度。底部圆筋4上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横筋6,支撑横筋6的长度与底部圆筋4的直径相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梁、纵梁和竖梁;/n圆盘,为圆柱形框架结构,其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整体焊接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并与支撑架保持同轴,所述圆盘包括顶部圆筋、底部圆筋和连接在顶部圆筋与底部圆筋之间且呈圆周分布的支撑竖筋,顶部圆筋和底部圆筋均由一根钢筋弯曲成圆而形成,顶部圆筋与底部圆筋的直径相等并与支撑架上处于同一平面的两根横梁之间的距离相等;/n加强箍在制作时,将待加工钢筋绕着所述圆盘的外周弯曲直至待加工钢筋的两端贴合而形成一个圆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横梁、纵梁和竖梁;
圆盘,为圆柱形框架结构,其中心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整体焊接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并与支撑架保持同轴,所述圆盘包括顶部圆筋、底部圆筋和连接在顶部圆筋与底部圆筋之间且呈圆周分布的支撑竖筋,顶部圆筋和底部圆筋均由一根钢筋弯曲成圆而形成,顶部圆筋与底部圆筋的直径相等并与支撑架上处于同一平面的两根横梁之间的距离相等;
加强箍在制作时,将待加工钢筋绕着所述圆盘的外周弯曲直至待加工钢筋的两端贴合而形成一个圆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的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根横梁之间的距离与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两根纵梁之间的距离相等,底部圆筋同时与支撑架顶部的横梁和竖梁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对角梁,对角梁设置在支撑架的四个侧面的对角线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筋笼加强箍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圆筋上连接有若干个支撑横筋,支撑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辉艾斌朱建平李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