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78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在自动分料仓储机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取放装置与第二取放装置,采用横向运输及分层储存的技术,提供欲检测的钻针,以及检测后收藏的钻针,能缩小设备空间,当整体检测工作完成后,将所有收藏的钻针一齐输送到另一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特别指一种用以收纳多个料盘,且料盘可上下循环移动的分层收纳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加工工料所使用的钻针,因钻针针头过于微小,无法直接以肉眼辨别针头尺寸作分类,故而于使用后,都是直接将各种不同尺寸的钻针放置于同一盒置料盒中,当钻针需要进行尺寸分类时,系以人工方式将钻针置入辨识装置进行辨识,并将辨识后的钻针分类收藏,因此,必须同时摆放多个置料盒于辨识装置侧方,供辨识装置将不同的尺寸的钻针分类放置,目前的作法是,在辨识装置侧方设置一输送带来摆放置料盒,此种方式为具有下列缺失:1、钻针的尺寸种类越多,置料盒就越多,且输送带必须保留置料盒前后位移的空间,导致输送带会占用非常大的空间。2、部分置料盒装满时,无法直接输出输送带,装满的置料盒必须等待侧方的置料盒装满时才能由输送带送出,且由于输送带较长,输出的时间也需较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改善上述的缺点,采用横向运输及分层储存的技术,提供钻针分类收藏,能缩小设备空间,并可针对个别料盘输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机体、至少一第一取放装置以及至少一第二取放装置;前述的机体包含有一第一输送带模块与一第二输送带模块,所述的第一输送带模块用于运输至少一料盘,又该第一输送带模块能够沿着一第一方向输送该料盘进行检测,该第二输送带模块能够沿着一第二方向运送该料盘储存;又,该第一输送带模块与该第二输送带模块以上、下层分层设置,并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为相反的运送方向;前述的第一取放装置设置在该机体的一侧,该第一取放装置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一第一活动座以及一第一线性单元,前述的第一固定座固定在该机体的侧边,该第一固定座与该第一活动座凭借该第一线性单元连接,该第一线性单元带动该第一活动座对该第一固定座产生线性移动;该第一活动座包含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前述的第一位置对应该第二输送带模块的一第二出料端,所述的第二位置对应该第一输送带模块的第一入料端;前述的第二取放装置设置在该机体相对该第一取放装置的一侧,该第二取放装置包含有一第二固定座、一第二活动座以及一第二线性单元,前述的第二固定座固定在该机体相对该第一取放装置的侧边,该第二固定座与该第二活动座凭借该第二线性单元连接,该第二线性单元能够带动该第二活动座对该第二固定座产生线性移动;该第二活动座包含有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前述的第三位置对应该第一输送带模块的一第一出料端,所述的第四位置对应该第二输送带模块的第二入料端。所述的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其中,该至少一料盘从第二输送带模块的第二出料端出料,该第一取放装置的第一活动座移动到该第一位置,接着由该第一线性单元推顶该第一活动座朝该第二位置移动,接续该第一输送带模块带动该料盘前往一检测设备检测,或者由一夹持装置将钻针放在该料盘,接续该料盘从该第一输送带模块的第一出料端送往该第二取放装置的第二活动座,所述的第二活动座位于该第三位置,利用该第二线性单元将该第二活动座下移到第四位置,由该第二输送带模块的第二入料端将该料盘加以收纳储存。所述的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其中,该料盘用于收纳钻针。所述的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其中,该第一活动座与该第二活动座都设有一输送带模块。所述的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其中,该第一线性单元与该第二线性单元是油压伸缩缸。所述的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其中,还包含有一闸门装置及一输送带模块,储存收纳的料盘利用该闸门装置及该输送带模块送往其他加工设备加工。本技术的结构是利用设置在机体两侧的第一取放装置及第二取放装置不间断的检测与收纳料盘,且整体结构的体积小,提高空间的利用,不受到场所面积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3是第一取放装置或第二取放装置的立体图;图4料盘进行检测示意图;图5是第一输送带模块运送料盘到第二取放装置示意图;图6是第二取放装置运送料盘到第二输送带模块示意图;图7是第一输送带模块运送料盘到第二取放装置示意图;图8是第一取放装置运送料盘到第一输送带模块示意图;以及图9是本技术更换自动仓储机的动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体;11-第一输送带模块;11A-第一入料端;11B-第一出料端;12-第二输送带模块;12A-第二入料端;12B-第二出料端;2-第一取放装置;21-第一固定座;22-第一活动座;221-输送带模块;23-第一线性单元;3-第二取放装置;31-第二固定座;32-第二活动座;321-输送带模块;33-第二线性单元;4-检测设备;5-闸门装置;6-输送带模块;1A-第一位置;1B-第二位置;2A-第三位置;2B-第四位置;A-料盘;A1-第一方向;A2-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包含有:一机体1、至少一第一取放装置2、至少一第二取放装置3所构成。如图1、图2所示,前述的机体1包含有一第一输送带模块11与一第二输送带模块12,所述的第一输送带模块11用于运输至少一料盘A,又该第一输送带模块11系沿着一第一方向A1输送该料盘A进行检测,该第二输送带模块12系沿着一第二方向A2运送该料盘A储存;又,该第一输送带模块11与该第二输送带模块12以上、下层分层设置,并且该第一方向A1与该第二方向A2为相反的运送方向。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输送带模块11与该第二输送带模块12是利用目前的皮带型输送带运送该料盘A。请参阅图1至图3,前述的第一取放装置2设置在该机体1的一侧,该第一取放装置2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21、一第一活动座22、一第一线性单元23,前述的第一固定座21乃固定在该机体1的侧边,该第一固定座21与该第一活动座22凭借该第一线性单元23连接,该第一线性单元23带动该第一活动座22对该第一固定座21产生线性移动;又,该第一活动座22包含有一第一位置1A及一第二位置1B,前述的第一位置1A系对应该第二输送带模块12的一第二出料端12B,所述的第二位置1B系对应该第一输送带模块11的第一入料端11A。请参阅图3,为了方便料盘A运送,该第一活动座22设有一输送带模块221。请参阅图1至图3,基本上该第二取放装置3与该第一取放装置2为相同的机构,差别仅在组装于该机体1的位置及运送方向,请参阅图1至图3,前述的第二取放装置3设置在该机体1相对该第一取放装置11的一侧,该第二取放装置3包含有一第二固定座31、一第二活动座32、一第二线性单元33,前述的第二固定座31乃固定在该机体1相对该第一取放装置2的侧边,该第二固定座31与该第二活动座32凭借该第二线性单元33连接,该第二线性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机体、至少一第一取放装置以及至少一第二取放装置;/n前述的机体包含有一第一输送带模块与一第二输送带模块,所述的第一输送带模块用于运输至少一料盘,又该第一输送带模块能够沿着一第一方向输送该料盘进行检测,该第二输送带模块能够沿着一第二方向运送该料盘储存;又,该第一输送带模块与该第二输送带模块以上、下层分层设置,并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为相反的运送方向;/n前述的第一取放装置设置在该机体的一侧,该第一取放装置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一第一活动座以及一第一线性单元,前述的第一固定座固定在该机体的侧边,该第一固定座与该第一活动座凭借该第一线性单元连接,该第一线性单元带动该第一活动座对该第一固定座产生线性移动;该第一活动座包含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前述的第一位置对应该第二输送带模块的一第二出料端,所述的第二位置对应该第一输送带模块的第一入料端;/n前述的第二取放装置设置在该机体相对该第一取放装置的一侧,该第二取放装置包含有一第二固定座、一第二活动座以及一第二线性单元,前述的第二固定座固定在该机体相对该第一取放装置的侧边,该第二固定座与该第二活动座凭借该第二线性单元连接,该第二线性单元能够带动该第二活动座对该第二固定座产生线性移动;该第二活动座包含有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前述的第三位置对应该第一输送带模块的一第一出料端,所述的第四位置对应该第二输送带模块的第二入料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分层收纳输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机体、至少一第一取放装置以及至少一第二取放装置;
前述的机体包含有一第一输送带模块与一第二输送带模块,所述的第一输送带模块用于运输至少一料盘,又该第一输送带模块能够沿着一第一方向输送该料盘进行检测,该第二输送带模块能够沿着一第二方向运送该料盘储存;又,该第一输送带模块与该第二输送带模块以上、下层分层设置,并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为相反的运送方向;
前述的第一取放装置设置在该机体的一侧,该第一取放装置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一第一活动座以及一第一线性单元,前述的第一固定座固定在该机体的侧边,该第一固定座与该第一活动座凭借该第一线性单元连接,该第一线性单元带动该第一活动座对该第一固定座产生线性移动;该第一活动座包含有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前述的第一位置对应该第二输送带模块的一第二出料端,所述的第二位置对应该第一输送带模块的第一入料端;
前述的第二取放装置设置在该机体相对该第一取放装置的一侧,该第二取放装置包含有一第二固定座、一第二活动座以及一第二线性单元,前述的第二固定座固定在该机体相对该第一取放装置的侧边,该第二固定座与该第二活动座凭借该第二线性单元连接,该第二线性单元能够带动该第二活动座对该第二固定座产生线性移动;该第二活动座包含有一第三位置及一第四位置,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嘉莉范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百利精密刀具南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