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67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包括交流电机、动力辊、搅拌杆、储油箱、过液管、吸气板以及环绕导热管,反应罐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环绕导热管,反应罐上端面中间位置装配有交流电机,交流电机下端面连接有动力辊,动力辊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搅拌杆,反应罐内部右侧固定有吸气板,吸气版上端面焊接有过液管,反应罐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储油箱,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反应塔酯化反应效率低,使用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甲醇与油脂进行搅拌反应,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
本技术是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属于生物柴油生产

技术介绍
生物柴油是指植物油、动物油、废弃油脂或微生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经酯转化而形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生物柴油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具有环保性能好、发动机启动性能好、燃料性能好,原料来源广泛、可再生等特性。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能源替代、减轻环境压力、控制城市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采用甲醇与废弃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在反应时需要用到反应塔进行酯化反应,但传统的反应塔不能连续进行酯化反应,这就使反应效率变低,现有的反应塔构造复杂,使用成本高,并且操作复杂,实用性较低,现在急需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甲醇与油脂进行搅拌反应,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包括进料管、反应罐、温度计、进气管、支撑脚、排料管、搅拌反应机构以及催化管,所述反应罐环形侧面左侧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反应罐内部左侧插装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下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反应罐下端面左侧焊接有支撑脚,所述反应罐下端面中间位置连接有排料管,所述反应罐内部下侧设置有搅拌反应机构,所述反应罐上端面右侧连接有催化管,所述搅拌反应机构包括交流电机、动力辊、搅拌杆、蜗杆阀、储油箱、过液管、吸气板以及环绕导热管,所述反应罐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环绕导热管,所述反应罐上端面中间位置装配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下端面连接有动力辊,所述动力辊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搅拌杆,所述反应罐内部右侧固定有吸气板,所述吸气板上端面焊接有过液管,所述反应罐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储油箱,所述排料管环形侧面右侧安装有蜗杆阀。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罐内壁左侧焊接有卡座,且卡座与温度计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辊环形侧面上侧卡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为密封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箱右端面下侧连接有出油管。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通过管道与外界甲醇油脂预处理罐相连接,所述催化管通过管道与外界氢氧化钠存储罐相连接,所述进气管通过管道与外界蒸汽气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环绕导热管上下两侧对称焊接有连接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因本技术添加了交流电机、动力辊、搅拌杆、蜗杆阀、储油箱、过液管、吸气板以及环绕导热管,该设计方便做连续酯化反应,解决了原有反应塔酯化反应效率低,使用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搅拌反应效果。因反应罐内壁左侧焊接有卡座,且卡座与温度计相匹配,方便对温度计进行卡装定位,因储油箱右端面下侧连接有出油管,方便将储油箱中甘油排出到外界存放池中,因进料管通过管道与外界甲醇油脂预处理罐相连接,催化管通过管道与外界氢氧化钠存储罐相连接,进气管通过管道与外界蒸汽气源相连接,方便反应罐做酯化反应,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甲醇与油脂进行搅拌反应,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中搅拌反应机构的正视剖面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图中:1-进料管、2-反应罐、3-温度计、4-进气管、5-支撑脚、6-排料管、7-搅拌反应机构、8-催化管、31-卡座、71-交流电机、72-动力辊、73-搅拌杆、74-蜗杆阀、75-储油箱、76-过液管、77-吸气板、78-环绕导热管、721-轴承座、751-出油管、781-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包括进料管1、反应罐2、温度计3、进气管4、支撑脚5、排料管6、搅拌反应机构7以及催化管8,反应罐2环形侧面左侧连接有进料管1,反应罐2内部左侧插装有温度计3,温度计3下侧连接有进气管4,反应罐2下端面左侧焊接有支撑脚5,反应罐2下端面中间位置连接有排料管6,反应罐2内部下侧设置有搅拌反应机构7,反应罐2上端面右侧连接有催化管8。搅拌反应机构7包括交流电机71、动力辊72、搅拌杆73、蜗杆阀74、储油箱75、过液管76、吸气板77以及环绕导热管78,反应罐2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环绕导热管78,反应罐2上端面中间位置装配有交流电机71,交流电机71下端面连接有动力辊72,动力辊72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搅拌杆73,反应罐2内部右侧固定有吸气板77,吸气板77上端面焊接有过液管76,反应罐2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储油箱75,排料管6环形侧面右侧安装有蜗杆阀74,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反应塔酯化反应效率低,使用成本高的问题。反应罐2内壁左侧焊接有卡座31,且卡座31与温度计3相匹配,方便对温度计3进行卡装定位,动力辊72环形侧面上侧卡装有轴承座721,且轴承座721为密封结构,轴承座721提高了动力辊72转动稳定性,储油箱75右端面下侧连接有出油管751,方便将储油箱75中甘油排出到外界存放池中,进料管1通过管道与外界甲醇油脂预处理罐相连接,催化管8通过管道与外界氢氧化钠存储罐相连接,进气管4通过管道与外界蒸汽气源相连接,方便反应罐2做酯化反应,环绕导热管78上下两侧对称焊接有连接管781,连接管781提高了环绕管之间连接贯通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将进料管1通过管道与外界甲醇油脂预处理罐相连接,把催化管8通过管道与外界氢氧化钠存储罐相连接,再将进气管4通过管道与外界蒸汽气源相连接,然后把出油管751通过管道与外界存放池相连接,最后将排料管6通过管道与外界重力沉淀罐相连接,此时把适量预处理后的甲醇与油脂通过进料管1注入到反应罐2内部,再通过催化管8向反应罐2内部注入少量氢氧化钠进行催化,进气管4通气使环绕导热管78产生热量,环绕导热管78发热对反应罐2进行加热,与此同时,操作人员根据温度计3显示控制反应罐2内部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醇化反应效率。交流电机71通电转动带动动力辊72转动,动力辊72带动搅拌杆73同步转动,进而对反应罐2内部甲醇与油脂进行搅拌,使醇化反应更快,由于甲醇与油脂在醇化反应时会产生甘油,甘油遇到高温会蒸发,此时甘油会进入吸气板77,而后进入过液管76,经过过液管76进入储油箱75中,最后通过连接管781进入外界存放池中进行存放,避免甘油影响反应罐2酯化反应连续性,当酯化反应完成后甲醇和油脂会生成甲酯,此时关闭交流电机71和外界蒸汽气源,打开蜗杆阀74,甲酯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包括进料管、反应罐、温度计、进气管、支撑脚、排料管、搅拌反应机构以及催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环形侧面左侧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反应罐内部左侧插装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下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反应罐下端面左侧焊接有支撑脚,所述反应罐下端面中间位置连接有排料管,所述反应罐内部下侧设置有搅拌反应机构,所述反应罐上端面右侧连接有催化管;/n所述搅拌反应机构包括交流电机、动力辊、搅拌杆、蜗杆阀、储油箱、过液管、吸气板以及环绕导热管,所述反应罐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环绕导热管,所述反应罐上端面中间位置装配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下端面连接有动力辊,所述动力辊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搅拌杆,所述反应罐内部右侧固定有吸气板,所述吸气板上端面焊接有过液管,所述反应罐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储油箱,所述排料管环形侧面右侧安装有蜗杆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柴油连续酯化反应塔,包括进料管、反应罐、温度计、进气管、支撑脚、排料管、搅拌反应机构以及催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环形侧面左侧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反应罐内部左侧插装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下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反应罐下端面左侧焊接有支撑脚,所述反应罐下端面中间位置连接有排料管,所述反应罐内部下侧设置有搅拌反应机构,所述反应罐上端面右侧连接有催化管;
所述搅拌反应机构包括交流电机、动力辊、搅拌杆、蜗杆阀、储油箱、过液管、吸气板以及环绕导热管,所述反应罐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环绕导热管,所述反应罐上端面中间位置装配有交流电机,所述交流电机下端面连接有动力辊,所述动力辊环形侧面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搅拌杆,所述反应罐内部右侧固定有吸气板,所述吸气板上端面焊接有过液管,所述反应罐环形侧面右侧焊接有储油箱,所述排料管环形侧面右侧安装有蜗杆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梅郑礼张无敌尹芳刘士清杨斌柳静杨红赵兴玲吴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