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助力手摇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45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助力手摇轮椅,中部骨架通过连接节与驱动轴支架的一端连接,主动轴的一端利用轴承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轴的另一端穿过驱动轴支架的另一端与飞轮连接。前支架连接把架并通过六角螺纹与万向轮连接。底座骨架的短边与左悬架连接,底座骨架的长边穿过换向杆的两端与中部骨架连接,换向杆固定在护木支架与横杆上,手把与换向杆连接实现轮椅的前进与后退。飞轮与链条啮合实现轮椅的前后移动,飞轮与弹簧链条啮合,弹簧链条的一端通过固定环与底座骨架的长边连接,弹簧链条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实现往复运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于固定杆和中部骨架连接。本装置实用性更强,价格低廉,经济效益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助力手摇轮椅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稳定高精度辅脚圆规。
技术介绍
轮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是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系统,减轻了使用者的体力消耗。智能轮椅在电动轮椅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位移动、站立移动、遥控移动以及相关互联网辅助生活。目前市场的手摇轮椅存在轮椅平进和后退驱动吃力、上坡难、单手残疾人无法驱动轮椅移动的问题;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手摇轮椅的行驶速度缓慢,电动轮椅虽然不需要人力驱动,但需不断充电,价格昂贵,并不能连续长时间的使用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实用性更强,价格低廉,经济效益明显的机械助力手摇轮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助力手摇轮椅,包括推手护木(1)、推杆(2)、主动轮(3)、轴承(4)、下支架(5)、前支架(6)、把架(7)、万向轮(8)、左悬架(9)、横杆(10)、方形连接口(11)、中部骨架(12)、护栏(13)、手把(14)、坐垫(15)、靠背(16)、驱动轴支架(17)、连接节(18)、主动轴(19)、飞轮(20)、链条(21)、弹簧链条(22)、弹簧(23)、固定杆(24)、底座骨架(25)、换向杆(26);两个推杆(2)的顶端各套装一个推手护木(1),两个推杆(2)平行对称设置在靠背(16)的两端,所述推杆(2)与所述中部骨架(1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中部骨架(12)通过所述连接节(18)与所述驱动轴支架(17)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轴(19)的一端利用所述轴承(4)与所述主动轮(3)连接,所述主动轴(1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驱动轴支架(17)的另一端与所述飞轮(20)连接;所述前支架(6)连接所述把架(7)并通过六角螺纹与所述万向轮(8)连接;所述下支架(5)通过所述方形连接口(11)与所述中部骨架(12)连接,所述中部骨架(12)上套设所述坐垫(15),两个护栏(13)位于所述坐垫(15)的两侧并与所述中部骨架(12)连接;所述底座骨架(25)呈L型,所述底座骨架(25)的短边与所述左悬架(9)连接,所述底座骨架(25)的长边穿过所述换向杆(26)的两端与所述中部骨架(12)连接,所述换向杆(26)呈U型,所述换向杆(26)固定在护木支架与所述横杆(10)上,所述手把(14)与所述换向杆(26)连接;所述飞轮(20)与所述链条(21)啮合,所述飞轮(20)与所述弹簧链条(22)啮合,所述弹簧链条(22)的一端通过固定环与所述底座骨架(25)的长边连接,所述弹簧链条(22)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23)连接,所述弹簧(23)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24)的一端连接固定位置所述,固定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部骨架(12)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装置运用可拆卸推杆、推杆系统、链条、换挡机构、飞轮与复位弹簧等系统,使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单手驱动轮椅前进,利用了换挡机构、飞轮与复位弹簧等系统,使轮椅在实际的过程中节省体力,可拆卸推杆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轮椅的高度等。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轴测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执行构件轴测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链条、换挡机构、飞轮与复位弹簧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机械助力手摇轮椅,包括推手护木1、推杆2、主动轮3、轴承4、下支架5、前支架6、把架7、万向轮8、左悬架9、横杆10、方形连接口11、中部骨架12、护栏13、手把14、坐垫15、靠背16、驱动轴支架17、连接节18、主动轴19、飞轮20、链条21、弹簧链条22、弹簧23、固定杆24、底座骨架25、换向杆26。两个推杆2的顶端各套装一个推手护木1,两个推杆2平行对称设置在靠背16的两端,推杆2与中部骨架12通过焊接连接。中部骨架12通过连接节18与驱动轴支架17的一端连接,主动轴19的一端利用轴承4与主动轮3连接,主动轴19的另一端穿过驱动轴支架17的另一端与飞轮20连接。前支架6连接把架7并通过六角螺纹与万向轮8连接,实现轮椅转向;下支架5通过方形连接口11与中部骨架12连接,中部骨架12上套设坐垫15,两个护栏13位于坐垫15的两侧并与中部骨架12连接,起到保护作用。底座骨架25呈L型,底座骨架25的短边与左悬架9连接,底座骨架25的长边穿过换向杆26的两端与中部骨架12连接,换向杆26呈U型,换向杆26固定在护木支架与横杆10上,手把14与换向杆26连接实现轮椅的前进与后退。飞轮20与链条21啮合实现轮椅的前后移动,飞轮20与弹簧链条22啮合,弹簧链条22的一端通过固定环与底座骨架25的长边连接,弹簧链条22的另一端与弹簧23连接实现往复运动、弹簧23的另一端与固定杆24的一端连接固定位置,固定杆24的另一端与中部骨架12连接。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单手实现轮椅的前后移动以及转向,利用把手往复运动来为轮椅提供原始动力,飞(棘)轮与链条的配合,使轮椅前进或后退、轻松行驶等;链条顺时针转动时,飞轮带动后轮转动;当链条与复位弹簧回转时,主动轮不会随之运动,来回推拉推杆,轮椅只会单向移动,使用者可以通过换向杆改变行驶方向。本装置主要包括轮椅大体骨架,可拆卸推杆,推杆系统,链条、换挡机构、飞轮与复位弹簧系统等组成。在实际使用中,只需推动手推杆从而带动弹簧与链条做往复运动,随之飞轮(棘轮)转动,带动主动轮驱动轮椅前进或者后退,通过换向杆改变行驶方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助力手摇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手护木(1)、推杆(2)、主动轮(3)、轴承(4)、下支架(5)、前支架(6)、把架(7)、万向轮(8)、左悬架(9)、横杆(10)、方形连接口(11)、中部骨架(12)、护栏(13)、手把(14)、坐垫(15)、靠背(16)、驱动轴支架(17)、连接节(18)、主动轴(19)、飞轮(20)、链条(21)、弹簧链条(22)、弹簧(23)、固定杆(24)、底座骨架(25)、换向杆(26);/n两个推杆(2)的顶端各套装一个推手护木(1),两个推杆(2)平行对称设置在靠背(16)的两端,所述推杆(2)与所述中部骨架(1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中部骨架(12)通过所述连接节(18)与所述驱动轴支架(17)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轴(19)的一端利用所述轴承(4)与所述主动轮(3)连接,所述主动轴(1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驱动轴支架(17)的另一端与所述飞轮(20)连接;所述前支架(6)连接所述把架(7)并通过六角螺纹与所述万向轮(8)连接;所述下支架(5)通过所述方形连接口(11)与所述中部骨架(12)连接,所述中部骨架(12)上套设所述坐垫(15),两个护栏(13)位于所述坐垫(15)的两侧并与所述中部骨架(12)连接;所述底座骨架(25)呈L型,所述底座骨架(25)的短边与所述左悬架(9)连接,所述底座骨架(25)的长边穿过所述换向杆(26)的两端与所述中部骨架(12)连接,所述换向杆(26)呈U型,所述换向杆(26)固定在护木支架与所述横杆(10)上,所述手把(14)与所述换向杆(26)连接;所述飞轮(20)与所述链条(21)啮合,所述飞轮(20)与所述弹簧链条(22)啮合,所述弹簧链条(22)的一端通过固定环与所述底座骨架(25)的长边连接,所述弹簧链条(22)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23)连接,所述弹簧(23)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24)的一端连接固定位置所述,固定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部骨架(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助力手摇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手护木(1)、推杆(2)、主动轮(3)、轴承(4)、下支架(5)、前支架(6)、把架(7)、万向轮(8)、左悬架(9)、横杆(10)、方形连接口(11)、中部骨架(12)、护栏(13)、手把(14)、坐垫(15)、靠背(16)、驱动轴支架(17)、连接节(18)、主动轴(19)、飞轮(20)、链条(21)、弹簧链条(22)、弹簧(23)、固定杆(24)、底座骨架(25)、换向杆(26);
两个推杆(2)的顶端各套装一个推手护木(1),两个推杆(2)平行对称设置在靠背(16)的两端,所述推杆(2)与所述中部骨架(12)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中部骨架(12)通过所述连接节(18)与所述驱动轴支架(17)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动轴(19)的一端利用所述轴承(4)与所述主动轮(3)连接,所述主动轴(19)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驱动轴支架(17)的另一端与所述飞轮(20)连接;所述前支架(6)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别雨峰伍英周旭刘郑源李龙雷璩鑫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