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座椅腿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34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办公座椅腿托,包括安装部件、通过连杆组件与安装部件连接的支撑组件、以及驱动连杆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下支撑板和滑动安装在下支撑板上侧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之间安装有联动机构,所述连杆组件运动时,联动机构迫使上支撑板在下支撑板上滑动;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前连杆和后连杆,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的两端均分别铰接在安装部件和下支撑板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前连杆或后连杆绕着安装部件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性能好,能够支撑用户更远处的足部,并能够增大腿托的支撑面积,舒适性好,富有高级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办公座椅腿托
本技术涉及一种腿托,具体涉及一种办公座椅腿托。
技术介绍
为缓解上班族久坐的疲惫感,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配置有腿托的办公座椅,腿托是一种安装在座椅前部的功能性机构,主要用于支撑用户腿部。在现有技术中,办公座椅腿托的结构设计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结构过分单一,支撑可靠性差;2、腿托支撑点位过于靠近座椅,不能很好的支撑较远处的足部;3、采用手动抽拉的方式展开,缺乏高级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办公座椅腿托,以解决现有腿托支撑性能差、舒适性欠缺等技术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办公座椅腿托,其关键在于:包括安装部件、通过连杆组件与安装部件连接的支撑组件、以及驱动连杆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下支撑板和滑动安装在下支撑板上侧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之间安装有联动机构,所述连杆组件运动时,联动机构迫使上支撑板相对于下支撑板滑动;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前连杆和后连杆,所述前连杆和后连杆的两端均分别铰接在安装部件和下支撑板上,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前连杆或后连杆绕安装部件转动。采用上述结构,连杆组件采用四连杆机构设置在腿托两侧,支撑组件展开使用后具有可靠的支撑性能。支撑组件由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滑动装配组成,使用时在联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自动展开,使得上支撑板滑动至更远的位置,以确保腿托能够支撑用户更远处的足部,同时这样也能够增大腿托的支撑面积,有效地提升了用户使用舒适性,富有高级感。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部件上的转轴和相对于安装部件固定的电机,其中电机经减速组件驱动转轴转动,所述后连杆固套在转轴上。采用上述结构,电机工作即可驱动连杆组件运动,从而实现支撑组件的自动展开和收折。作为优选:所述下支撑板的上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柱,上支撑板上设有与导向柱滑动连接的条形孔。采用上述结构,便于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的滑动装配。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板的长度大于下支撑板的长度。采用上述结构,既能进一步增加腿托的支撑使用面积,又能确保在收折状态下,上支撑板完全覆盖住下支撑板,使产品外观质量更美观。作为优选: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连动部件、第二连动部件、第三连动部件和第四连动部件,其中第四连动部件远离第三连动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上支撑板的下侧,第三连动部件的中部转动连接在下支撑板的下侧,第二连动部件在对应与第三连动部件转动连接的位置设有联动直槽,且第三连动部件相对第二连动部件的转动中心线与第一连动部件相对第二连动部件的转动中心线垂直,所述第一连动部件远离第二连动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部件上。采用上述结构,电机经减速组件、转轴、连杆组件驱动支撑组件翻转展开或者收回的过程中,下支撑板与安装部件之间的夹角改变,使得第三连动部件的端部在第二连动部件的联动直槽内移动,从而迫使第三连动部件绕着其与下支撑板的铰接点转动,进而驱动上支撑板在下支撑板上前后滑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连动部件在与第二连动部件转动连接的位置设有装配销,下支撑板对应联动直槽的位置设有弧形槽,所述装配销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联动直槽和弧形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弧形槽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机构运动更加可靠。作为优选:所述上支撑板在与第四连动部件转动连接的位置设有转动销,所述下支撑板的前端设有让位槽。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防止上支撑板收回时,转动销碰撞在下支撑板的前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办公座椅腿托,以电驱动方式控制腿托的收折,操控便利,富有高级感,连杆组件采用四连杆机构设置在腿托两侧,支撑组件展开使用后具有可靠的支撑性能。支撑组件由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滑动装配组成,使用时在联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自动展开,使得上支撑板滑动至更远的位置,以确保腿托能够支撑用户更远处的足部,同时这样也能够增大腿托的支撑面积,有效地提升了用户使用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腿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腿托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底侧朝上视角);图3为图2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第二连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腿托应用在座椅上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办公座椅腿托,其结构包括安装部件1,安装部件1通过连杆组件2翻转连接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即用于支撑用户腿部的部分,其包括下支撑板3a和滑动安装在下支撑板3a上侧的上支撑板3b,下支撑板3a与上支撑板3b之间安装有联动机构5,支撑组件3相对安装部件1向上翻转使用时,联动机构5可以迫使上支撑板3b在下支撑板3a上滑动,使得上支撑板3b滑动至更远的位置,从而确保腿托能够支撑用户更远处的足部,并增大腿托的支撑面积。安装部件1与支撑组件3连接位置的两侧均设有连杆组件2,连杆组件2包括前连杆2a和后连杆2b,前连杆2a和后连杆2b的两端均分别铰接在安装部件1和下支撑板3a上,安装部件1上还设有驱动组件4,驱其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部件1上的转轴4b和相对于安装部件1静止的电机4a,其中电机4a经减速组件4c驱动转轴4b转动,转轴4b与后连杆2b花键固接,启动上述电机4a,电机4a的输出动力经减速组件4c和转轴4b传递给连杆组件2的后连杆2b,从而驱动支撑组件3相对于安装部件1向上翻转,实现腿托的展开。如图5所示,腿托应用在座椅A上时,安装部件1可以直接固定在座椅A的前端,也可以是座椅A前端的一个部件。如图2所示,为便于上支撑板3b与下支撑板3a的滑动装配,下支撑板3a的上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柱3c,上支撑板3b上设有与导向柱3c滑动连接的条形孔3d。为进一步增加腿托的支撑使用面积,并确保在收折状态下,上支撑板3b完全覆盖住下支撑板3a,本实施例中,上支撑板3b的长度大于下支撑板3a的长度。再如图2、3和4所示,联动机构5的具体结构布置如下所述:联动机构5由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连动部件5a、第二连动部件5b、第三连动部件5c和第四连动部件5d组成,其中上支撑板3b的前端下侧设有转动销3b1,第四连动部件5d远离第三连动部件5c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销3b1上,第三连动部件5c的中部转动安装在下支撑板3a的下侧中间位置,第三连动部件5c远离第四连动部件5d的一端设有装配销5e,第二连动部件5b上设有联动直槽5b1,下支撑板3a对应联动直槽5b1的位置设有弧形槽3a1,装配销5e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联动直槽5b1和弧形槽3a1内,第二连动部件5b上还设有与联动直槽5b1所处平面相垂直的侧翼部5b2,第一连动部件5a一端转动连接在侧翼部5b2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部件1上,侧翼部5b2的设置可保证第三连动部件5c相对第二连动部件5b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于第一连动部件5a相对第二连动部件5b的转动中心线,电机4a驱动支撑组件3翻转展开或者收回的过程中,下支撑板3a与安装部件1之间的夹角改变,使得装配销5e在联动直槽5b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办公座椅腿托,其特征在于:/n包括安装部件(1)、通过连杆组件(2)与安装部件(1)连接的支撑组件(3)、以及驱动连杆组件(2)运动的驱动组件(4);/n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下支撑板(3a)和滑动安装在下支撑板(3a)上侧的上支撑板(3b),下支撑板(3a)与上支撑板(3b)之间安装有联动机构(5),所述连杆组件(2)运动时,联动机构(5)迫使上支撑板(3b)相对于下支撑板(3a)滑动;/n所述连杆组件(2)包括前连杆(2a)和后连杆(2b),所述前连杆(2a)和后连杆(2b)的两端均分别铰接在安装部件(1)和下支撑板(3a)上,所述驱动组件(4)能够驱动前连杆(2a)或后连杆(2b)绕安装部件(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办公座椅腿托,其特征在于:
包括安装部件(1)、通过连杆组件(2)与安装部件(1)连接的支撑组件(3)、以及驱动连杆组件(2)运动的驱动组件(4);
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下支撑板(3a)和滑动安装在下支撑板(3a)上侧的上支撑板(3b),下支撑板(3a)与上支撑板(3b)之间安装有联动机构(5),所述连杆组件(2)运动时,联动机构(5)迫使上支撑板(3b)相对于下支撑板(3a)滑动;
所述连杆组件(2)包括前连杆(2a)和后连杆(2b),所述前连杆(2a)和后连杆(2b)的两端均分别铰接在安装部件(1)和下支撑板(3a)上,所述驱动组件(4)能够驱动前连杆(2a)或后连杆(2b)绕安装部件(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办公座椅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部件(1)上的转轴(4b)和相对于安装部件(1)固定的电机(4a),其中电机(4a)经减速组件(4c)驱动转轴(4b)转动,所述后连杆(2b)固套在转轴(4b)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办公座椅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3a)的上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柱(3c),上支撑板(3b)上设有与导向柱(3c)滑动连接的条形孔(3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办公座椅腿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3b)的长度大于下支撑板(3a)的长度。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吉强苟华刚惠海岗辛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延锋安道拓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