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发光器件、具有该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及制造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具有该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和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这里,称为LED)即使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也表现出相对令人满意的耐久性,并且在寿命和亮度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近来,已经积极地进行了用于将这样的LED应用于各种显示装置的研究。作为这样的研究的一部分,已经开发了一种使用无机晶体结构(例如,其中生长氮化物基半导体的结构)来制造小到微米或纳米级程度的微条型LED的技术。例如,条型LED可以制造为足够小的尺寸以构成自发光显示装置等的像素。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条型LED的发光器件、一种具有该发光器件的显示装置和一种该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基底,包括多个单位发光区域;以及第一绝缘层至第四绝缘层,顺序设置在基底上,其中,每个单位发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上,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位于基底上,并且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彼此间隔开;第一反射电极和第二反射电极,第一反射电极位于第一分隔壁上,第二反射电极位于第二分隔壁上;第一接触电极,位于第一反射电极上,第一接触电极连接第一反射电极和发光元件的第一端部;第二接触电极,位于第二反射电极上,第二接触电极连接第二反射电极和发光元件的第二端部;以及导电图案,设置在第一绝缘层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n基底,包括多个单位发光区域;以及/n第一绝缘层至第四绝缘层,顺序设置在所述基底上,/n其中,所述多个单位发光区域中的每个包括:/n至少一个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在其长度方向上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n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位于所述基底上,所述第一分隔壁和所述第二分隔壁彼此间隔开;/n第一反射电极和第二反射电极,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分隔壁上,所述第二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分隔壁上;/n第一接触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上,所述第一接触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和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n第二接触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反射电极上,所述第二接触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反射电极和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部;以及/n导电图案,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之间,当在平面上观看时,所述导电图案围绕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和所述第二反射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5 KR 10-2018-00480791.一种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
基底,包括多个单位发光区域;以及
第一绝缘层至第四绝缘层,顺序设置在所述基底上,
其中,所述多个单位发光区域中的每个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在其长度方向上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位于所述基底上,所述第一分隔壁和所述第二分隔壁彼此间隔开;
第一反射电极和第二反射电极,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分隔壁上,所述第二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分隔壁上;
第一接触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上,所述第一接触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和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
第二接触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反射电极上,所述第二接触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反射电极和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部;以及
导电图案,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之间,当在平面上观看时,所述导电图案围绕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和所述第二反射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导电图案设置在对应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单位发光区域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多个单位发光区域中的每个还包括:
第一连接线,连接到所述第一反射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线在所述基底的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
第二连接线,连接到所述第二反射电极,所述第二连接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包括第1-1反射电极和第1-2反射电极,所述第1-1反射电极和所述第1-2反射电极从所述第一连接线分支出以彼此间隔开,且所述第二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1-1反射电极与所述第1-2反射电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当在平面上观看时,所述导电图案与所述第1-1反射电极和所述第1-2反射电极部分地叠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基底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以及所述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设置在所述基底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所述第一绝缘层支撑所述发光元件,并且设置在所述导电图案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之间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保护所述第一反射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
第一覆盖层,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上以覆盖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以及
第二覆盖层,位于所述第二反射电极上以覆盖所述第二反射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之上,以使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暴露,
所述第三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之上,以保护所述第一接触电极,并且
所述第四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接触电极之上,以保护所述第二接触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
第一导电半导体层,掺杂有第一导电掺杂剂;
第二导电半导体层,掺杂有第二导电掺杂剂;以及
活性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半导体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具有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圆柱状发光二极管或多边形柱状发光二极管。
1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
像素电路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所述像素电路层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以及
显示元件层,包括顺序地设置在所述像素电路层上的第一绝缘层至第四绝缘层以及从其发射光的多个单位发光区域,
其中,所述多个单位发光区域中的每个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在其长度方向上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第一分隔壁和第二分隔壁,位于所述像素电路层上,所述第一分隔壁和所述第二分隔壁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
第一反射电极和第二反射电极,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分隔壁上,所述第二反射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分隔壁上;
第一接触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上,所述第一接触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和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端部;
第二接触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反射电极上,所述第二接触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反射电极和所述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二端部;以及
导电图案,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之间,当在平面上观看时,所述导电图案围绕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和所述第二反射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电图案设置在对应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单位发光区域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单位发光区域中的每个还包括:
第一连接线,连接到所述第一反射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线在所述基底的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
第二连接线,连接到所述第二反射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大贤,赵显敏,任铉德,姜锺赫,宋根圭,李周悦,林白铉,赵诚赞,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