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及套件技术

技术编号:26610526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用于通过对由对象的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导致的疾病标志物的采集量的变动进行校正来取得准确地反映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信息、从而辅助诊断对象的健康状态的方法,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前述方法中,使用膜联蛋白A2作为前述参照标志物,将能与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贴附在前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从前述皮肤表面剥离,对附着于前述片材的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测定,基于将所测定的前述疾病标志物的量用所测定的前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而得到的值,取得与前述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及套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及套件(kit)、以及为了辅助对象中的疾病的诊断而从对象采集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的方法及套件。
技术介绍
以往,利用能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而非侵入性地经皮采集存在于对象间质液中的白蛋白的方法是已知的(专利文献1)。另外,已知作为疾病的指标的疾病标志物可经皮采集(非专利文献1~15)。另一方面,皮肤从表层起依次分为表皮及真皮。表皮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分为乳头层及网状层。在皮肤的下层存在皮下脂肪组织,在很多部位中,在皮下脂肪组织的下层存在骨骼肌。阻止水分或电解质的漏出、异物的侵入等的皮肤屏障功能主要是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角质层的角质细胞间脂质、颗粒层的紧贴结合等担负的。如上所述,皮肤具有屏障功能,因此,在经皮采集在位于对象皮肤表面的下方的层的间质液中存在的疾病标志物(特别是在位于比担负皮肤屏障功能的层(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表皮的角质层、颗粒层等)更靠下方的位置的层(例如选自表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的间质液中存在的疾病标志物)的情况下,会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而导致所采集的疾病标志物的量发生变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48984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Minematsu等人,ADVANCESINSKIN&WOUNDCARE2014;27:272-9非专利文献2:Ogai等人,InternationalJournalofCosmeticScience,2015,27,425-432非专利文献3:Ogai等人,InternationalJournalofCosmeticScience,2016,38,462-469非专利文献4:Kishi等人,BiologicalResearchforNursing2015,Vol.17(2)135-141非专利文献5:Koyano等人,InternationalWoundJournal,2016,Vol.13(2)189-97非专利文献6:Tamai等人,JournalofNursingScienceandEngineering,2017,Vol.4(2)116-120非专利文献7:Kaneko等人,WoundRepairandRegeneration,2015,Vol.23,657-663非专利文献8:Kanazawa等人,PLOSONE,2014,Vol.9(8)1-11非专利文献9:木村,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系研究科健康科学护理学专业硕士论文,2016非专利文献10:木村等人,第46次日本创伤治愈学会讲谈抄录非专利文献11:中井,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系研究科健康科学护理学专业硕士论文,2018非专利文献12:祢屋等人,第70次日本体力医学会大会抄录非专利文献13:祢屋等人,第72次日本体力医学会大会抄录非专利文献14:Sari等人,WOUNDS,2010,Vol.22(2),44-51非专利文献15:峰松等人,第19次日本临床毛发学会抄录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经皮采集在位于对象皮肤表面的下方的层(例如选自表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的间质液中存在的疾病标志物的情况下,会由于对象的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而导致疾病标志物的采集量发生变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所采集的疾病标志物的量有可能并未准确地反映对象的实际健康状态。例如,在对象中,皮肤屏障功能较之健康时而言降低的情况下,与健康时相比,疾病标志物变得更容易通过皮肤屏障,因此,经皮采集到的疾病标志物量增大,采集到的疾病标志物量将不能准确地反映对象的实际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在对象中,皮肤屏障功能较之健康时而言增强的情况下,疾病标志物变得难以通过皮肤屏障,因此,与健康时相比,经皮采集到的疾病标志物量降低,采集到的疾病标志物量将不能准确地反映对象的实际健康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通过对由对象的皮肤屏障功能的变动导致的疾病标志物的采集量的变动进行校正来取得准确地反映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信息、从而辅助诊断对象的健康状态的方法及套件;以及,为了辅助诊断对象的健康状态而从对象采集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的方法及套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有如下发现,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若将能与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贴附在对象的皮肤表面,则在片材、与在位于皮肤表面的下方的层(例如选自表皮的有棘层及基底层、真皮、皮下脂肪、骨骼肌等中的1个或2个以上的层)中存在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对象的间质液中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从对象的表皮通过并被吸引至片材,附着于片材表面;若将片材从皮肤表面剥离,则在片材被从皮肤表面剥离的同时,附着于片材表面的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以附着于片材的状态被采集;通过以膜联蛋白A2作为参照标志物,并将采集到的疾病标志物的量用采集到的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从而能获得与仅基于疾病标志物的量得到的健康状态的信息相比更准确地反映了实际健康状态的信息,诊断的准确性提高;等等。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专利技术。[1]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前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工序(a),准备能与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工序(b),将前述片材贴附在前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前述皮肤表面剥离;工序(c),对附着于前述片材的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测定;以及工序(d),基于将工序(c)中测定的前述疾病标志物的量用工序(c)中测定的前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而得到的值,取得与前述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前述方法中,前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2]为了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而从前述对象采集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的方法,前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工序(a),准备能与前述疾病标志物及前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以及工序(b),将前述片材贴附在前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前述皮肤表面剥离,前述方法中,前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3]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疾病标志物为选自由细胞因子、酶、胞外基质蛋白、血浆蛋白质、热休克蛋白及受体蛋白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或渗压剂(osmolyte)。[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疾病标志物为选自由TNFα、IL1α、NGFβ、VEGF-C、TGFβ1、BMP1、PAI1、MMP2、肌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n工序(a),准备能与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n工序(b),将所述片材贴附在所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所述皮肤表面剥离;/n工序(c),对附着于所述片材的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测定;以及/n工序(d),基于将工序(c)中测定的所述疾病标志物的量用工序(c)中测定的所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而得到的值,取得与所述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n所述方法中,所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9 JP 2018-0806661.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准备能与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
工序(b),将所述片材贴附在所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所述皮肤表面剥离;
工序(c),对附着于所述片材的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测定;以及
工序(d),基于将工序(c)中测定的所述疾病标志物的量用工序(c)中测定的所述参照标志物的量进行校正而得到的值,取得与所述对象的疾病相关的信息,
所述方法中,所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


2.为了使用疾病标志物及参照标志物来辅助对象的疾病的诊断而从所述对象采集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准备能与所述疾病标志物及所述参照标志物之间产生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片材;以及
工序(b),将所述片材贴附在所述对象的皮肤表面之后,从所述皮肤表面剥离,
所述方法中,所述参照标志物为膜联蛋白A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标志物为选自由细胞因子、酶、胞外基质蛋白、血浆蛋白质、热休克蛋白及受体蛋白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或渗压剂。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标志物为选自由TNFα、IL1α、NGFβ、VEGF-C、TGFβ1、BMP1、PAI1、MMP2、肌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COL4、纤连蛋白、白蛋白、HSP90α及NOTCH1组成的组中的蛋白质、或牛磺酸。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片材在其表面具有极性官能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极性官能团为硝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片材为硝化纤维素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硝化纤维素膜的硝化率为30%以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极性官能团为阳离子性官能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峰松健夫真田弘美玉井奈绪平田善彦尾田友香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莎罗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