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成型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93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4
提供了一种成型带,利用该成型带,能够容易且稳定地抑制在与车窗玻璃(5)进行滑动接触时的异常噪音的产生。各个成型带(10、100)沿着车门(1)的车窗开口(3)的下缘装接,并且与在车窗开口(3)中升降的车窗玻璃(5)进行滑动接触。各个成型带(10、100)包括:本体部(15、150),其被构造为装接到车门(1)的门面板(11、110);和密封部(16、16a、160、160a),其被构造为与车窗玻璃(5)进行弹性接触。密封部(16、16a、160、160a)分别在被构造为与车窗玻璃(5)接触的部分处包括接触部(24、24a、240、240a)。接触部(24、24a、240、240a)分别具有通过附接多个纤维所形成的纤维层(25、25a、250、250a)。纤维层(25、25a、250、250a)的纤维附接密度为100‑600纤维/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成型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成型带,其沿着车门的车窗开口的下缘装接。
技术介绍
车窗开口设置在用于打开和关闭车身的开口的车门中。车窗玻璃(窗玻璃)安装在车窗开口中,从而能够上下移动。长的成型带装接到车窗开口的下缘。成型带与车窗玻璃进行弹性接触(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的压力接触),以在车身面板与车窗玻璃之间密封。当车窗玻璃升降时,成型带以弹性接触状态摩擦车窗玻璃(与车窗玻璃进行滑动接触)。以这种方式,车窗玻璃的表面上的水和灰尘等被擦除。这种类型的成型带具有:本体部,其装接到车门的门面板;以及密封部,其与车窗玻璃弹性接触。密封部与车窗玻璃弹性接触,或者与车窗玻璃进行滑动接触。在成型带与车窗玻璃之间的摩擦阻力高的情况下,当成型带与车窗玻璃进行滑动接触时产生异常噪音。因此,传统地,已经研发了在密封部的与车窗玻璃的接触部处附接有诸多细纤维的成型带。以这种方式,减小了密封部与车窗玻璃之间的摩擦阻力,并且抑制了异常噪音的产生。然而,通过仅简单地在与车窗玻璃的接触部处附接纤维而减小摩擦阻力是不足够的。因此,在传统的成型带中,经常产生异常噪音。因此,JP-U-Hei.5-44637和JP-A-2014/054757中公开了用于抑制这样的异常噪音的产生的成型带。在JP-U-Hei.5-44637中,在密封部的与车窗玻璃的接触部处设置的诸多纤维体被低摩擦剂覆盖。在JP-A-2014/054757中,由于多个密封部中的每个密封部所需求的功能和效果等彼此不同,所以与各个部分对应地附接不同材料、长度或厚度的纤维。以这种方式,能够使各个部分的弹性接触状态优化,并且能够抑制异常噪音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在JP-U-Hei.5-44637中,由于各个纤维被低摩擦剂覆盖,所以由于制造处理或者制造成本等的增大而导致成本增大。此外,存在被覆磨损并且减摩擦效果随着时间而降低的问题。作为当纤维附接在接触处时产生异常噪音的原理,包括由于摩擦阻力的情况和由于粘-滑现象的情况。在纤维相对于车窗玻璃竖立(几乎不变形)的状态下产生粘-滑现象。具体地,纤维的末端在伸展的状态下钩挂到车窗玻璃的表面,车窗玻璃在该状态下进一步升降,并且该钩挂超过极限而解除,并重复。此外,每次解除纤维的钩挂时都产生异常噪音。因此,当纤维处于弯曲状态下时,较不可能发生粘-滑现象。鉴于此,虽然专利文献1意在减小摩擦系数,但是专利文献1没有关注于粘-滑现象的产生,即,各个纤维的弯曲的容易性。在JP-A-2014/054757中,也考虑到弯曲的容易性而使密封部的各个部分的弹性接触状态优化。因此,能够稳定地预期抑制异常噪音的产生的效果。然而,针对每个部分而改变纤维材料、纤维厚度等是繁琐的,并且也存在生产率的问题。因此,已经做出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用成型带,该车辆用成型带在与车窗玻璃进行滑动接触时能够容易且稳定地抑制异常噪音的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成型带沿着车门的车窗开口的下缘装接,并且与在所述车窗开口中升降的车窗玻璃进行滑动接触。所述车辆用成型带包括:本体部,其被构造为装接到车门的门面板;以及密封部,其被构造为与车窗玻璃弹性接触。所述密封部在被构造为与所述车窗玻璃进行接触的部分处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通过附接多个纤维而形成。所述纤维的附接密度是100至600纤维/mm2。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接触”是通用术语(上位概念),包括滑动接触、弹性接触、压力接触、抵接等。优选地,其中预先附接有纤维的条状(细长)板部件贴附到接触部。当形成有多个密封部时,在各个所述密封部处的所述纤维的附接密度可以彼此不同。专利技术的优势效果当纤维在接触部处的附接密度被设定在预定范围内时,纤维适度地处于密集状态下。即,由于附接的纤维以一定程度密集地堆积,所以能够通过附接纤维而确保原本的抑制异常噪音的产生的效果。此外,由于附接的纤维以一定程度密集地堆积,所以基部件(密封部)的外表面(表皮表面)呈现为被纤维覆盖而不露出。以这种方式,能够防止外观劣化。另一方面,附接的纤维不被太密封地堆积。从而,有足够的空间以使得纤维能够在成型带(的密封部)以弹性接触状态与车窗玻璃滑动接触时适当地弯曲。因此,不太可能发生粘-滑现象,并且能够抑制异常噪音的产生。此外,由于附接的纤维不被太密集地堆积,所以也抑制了成型带与车窗玻璃之间的静电的产生。而且鉴于此,能够有效地降低异常噪音的产生。此外,不需要使用具有不同长度和材料等的多种类型的纤维。本专利技术由于这些因素而能够容易且稳定地抑制异常噪音的产生。当其中预先附接有纤维的条状板部件结合到接触部时,对在附接纤维时的基部件的形状没有影响。因此,附接的纤维的数量变化小并且均一,并且易于调整附接密度。在形成有多个密封部的情况下,在各个密封部中与车窗玻璃的弹性接触状态和滑动接触条件不必须相同。因此,即使在密封部之中,也存在可能产生异常噪音的部位以及不太可能产生异常噪音的部位。从而,能够通过与这样的异常噪音的产生的容易性相对应地改变纤维的附接密度,而更有效地抑制异常噪音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车门的侧视图。图2示出了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参考标记列表1车门3车窗开口5车窗玻璃10外成型带11外门面板12/120车辆外侧壁部13/130车辆内侧壁部14/140连接部15/150本体部16/16a/160/160a密封部18/180凸缘部19/190接合部20/200保持唇22/22a/220/220a密封本体部24/24a/240/240a接触部25/25a/250/250a纤维层100内成型带110内门面板具体实施方式后文中,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首先,通常地,成型带被构造为沿着车门的车窗开口的下缘装接。车窗玻璃安装在车窗开口中,使得车窗玻璃能够升降。成型带被构造为与车窗玻璃弹性接触。当车窗玻璃在车窗开口中升降时,成型带与车窗玻璃进行滑动接触。成型带包括:本体部,其被构造为装接到车门的门面板;以及密封部,其被构造为与车窗玻璃弹性接触。成型带在密封部中的被构造为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通过与车窗玻璃接触的部分处装接诸多纤维而形成。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成型带能够应用到传统的已经存在的所有成型带中,只要其具有如上所述的本体部、密封部和接触部即可。即,成型带的具体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本体部、密封部和接触部即可。特别地,在稍后的实施例中示例了具有两个密封部的成型带,然而密封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成型带也被称为成型带、密封条(weatherstrip)、擦水密封件。成型带包括:外成型带,其设置在车窗玻璃的车辆外侧;以及内成型带,其设置在车窗玻璃的车内侧。如图1所示,成型带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装接到车门1的车窗开口3的下缘。由于图1是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成型带,所述成型带被构造为沿着车门的车窗开口的下缘装接,并且与在所述车窗开口中升降的车窗玻璃进行滑动接触,所述成型带包括:/n本体部,该本体部被构造为装接到所述车门的门面板;和/n密封部,该密封部被构造为与所述车窗玻璃进行弹性接触,/n其中,所述密封部在被构造为与所述车窗玻璃进行接触的部分处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通过附接多个纤维而形成,并且/n其中,所述纤维的附接密度是100至600纤维/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6 JP 2018-0851191.一种车辆用成型带,所述成型带被构造为沿着车门的车窗开口的下缘装接,并且与在所述车窗开口中升降的车窗玻璃进行滑动接触,所述成型带包括:
本体部,该本体部被构造为装接到所述车门的门面板;和
密封部,该密封部被构造为与所述车窗玻璃进行弹性接触,
其中,所述密封部在被构造为与所述车窗玻璃进行接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洋介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兴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