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84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轨道,包括:型腔,所述型腔上设置有电源分接器,所述型腔上端沿所述型腔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型腔内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火线导体和零线导体,所述火线导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设置第二开口,所述零线导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设置第三开口,所述型腔内位于第一开口正下方安装有地线导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轨道,通过新的设计结构,将电源设置于型腔结构内,同时设置电源分接器从型腔内取电,从而实现电源的分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轨道
本技术涉及电源的分配分接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轨道。
技术介绍
传统的低压电气取电主要依靠插座或拖线板来实现。插座由于需要预先设置,可能造成取电位置错误和取电点的数量不足。拖线板由于其结构简单,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开放的结构,电源转换点暴露在外,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轨道,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中至少一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轨道,包括:型腔,所述型腔上设置有电源分接器,所述型腔上端沿所述型腔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型腔内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火线导体和零线导体,所述火线导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设置第二开口,所述零线导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设置第三开口,所述型腔内位于第一开口正下方安装有地线导体。优选的,所述型腔内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壁分别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火线导体,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零线导体,所述型腔底部内壁设置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地线导体。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上端设置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保护胶条,所述保护胶条一端与所述第四凹槽连接,所述保护胶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下方并将所述第一开口密封。优选的,所述地线导体上设置有多个形状一致的第四开口或第五凹槽。优选的,所述地线导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面设置为平面,所述平面的背面设置若干凸爪结构。优选的,所述地线导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面设置为凸面,所述凸面的背面设置若干凸爪结构。优选的,所述地线导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面设置为凹面,所述凹面的背面设置若干凸爪结构。优选的,所述地线导体与所述第一开口呈一定夹角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一体化设计形成核心导体壳体,所述型腔内设置与所述核心导体壳体轮廓一致的核心导体外壳,所述核心导体壳体安装在所述核心导体外壳内,所述核心导体壳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电源分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基座伸出体,所述基座伸出体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底部;导电插片,所述导电插片包括火线插片、零线插片与地线插片,所述火线插片与所述零线插片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基座伸出体两侧,所述地线插片设置在所述基座伸出体底部,所述火线插片插入所述第二开口内,所述零线插片插入所述第三开口内,所述地线插片插入所述地线导体的所述第四开口或第五凹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宽度大于所述基座伸出体宽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轨道,包括:型腔,所述型腔上设置有电源分接器,所述型腔上端沿所述型腔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型腔内沿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壁分别设置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火线导体,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零线导体,所述火线导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设置第二开口,所述零线导体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一侧设置第三开口,所述型腔底部内壁设置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地线导体,所述地线导体正对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地线导体呈设置为多种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轨道,通过新的设计结构,将电源设置于型腔结构内,同时设置电源分接器从型腔内取电,从而实现电源的分接,电源分接点可以在多点任意位置上实现,同时可以避免任何物体直接接触电源,利用不同的外观结构便于安装到实际用电位置上,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装置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内部结构图一;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内部结构图二;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整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立体图一;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立体图二;图6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火线导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平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平面含有横向长方开口图;图9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平面含有纵向长方开口图;图10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平面含有圆形开口图;图1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平面含有第五凹槽图;图1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平面含凸爪结构图一;图1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平面含凸爪结构图二;图1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平面含凸爪结构图三;图1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平面含凸爪结构图四;图16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平面含凸爪结构图五;图17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凸面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凸面含有第五凹槽图;图19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凸面含凸爪结构图一;图20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凸面含凸爪结构图二;图2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凸面含凸爪结构图三;图2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凸面含凸爪结构图四;图2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凹面示意图;图2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凹面含凸爪结构图一;图2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凹面含凸爪结构图二;图26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凹面含凸爪结构图三;图27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地线导体凹面含凸爪结构图四;图28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核心导体壳体示意图;图29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核心导体外壳示意图;图30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核心导体壳体穿入核心导体外壳后示意图;图3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电源分接器示意图;图3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力轨道电源分接器插入型腔后示意图。如下:1-型腔、2-电源分接器、3-第一开口、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火线导体、7-零线导体、8-第二开口、9-第三开口、10-第三凹槽、11-地线导体、12-第四凹槽、13-保护胶条、14-第四开口、15-第五凹槽、16-平面、17-凸面、18-凹面、19-核心导体壳体、20-核心导体外壳、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n型腔(1),所述型腔(1)上设置有电源分接器(2),所述型腔(1)上端沿所述型腔(1)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开口(3);/n所述型腔(1)内位于所述第一开口(3)的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火线导体(6)和零线导体(7),所述火线导体(6)朝向所述第一开口(3)一侧设置第二开口(8),所述零线导体(7)朝向所述第一开口(3)一侧设置第三开口(9),所述型腔(1)内位于第一开口(3)正下方安装有地线导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型腔(1),所述型腔(1)上设置有电源分接器(2),所述型腔(1)上端沿所述型腔(1)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开口(3);
所述型腔(1)内位于所述第一开口(3)的两侧壁分别安装有火线导体(6)和零线导体(7),所述火线导体(6)朝向所述第一开口(3)一侧设置第二开口(8),所述零线导体(7)朝向所述第一开口(3)一侧设置第三开口(9),所述型腔(1)内位于第一开口(3)正下方安装有地线导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1)内位于所述第一开口(3)的两侧壁分别设置第一凹槽(4)与第二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4)内设置火线导体(6),所述第二凹槽(5)内设置零线导体(7),所述型腔(1)底部内壁设置第三凹槽(10),所述第三凹槽(10)内设置地线导体(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4)上端设置第四凹槽(12),所述第四凹槽(12)内设置保护胶条(13),所述保护胶条(13)一端与所述第四凹槽(12)连接,所述保护胶条(13)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3)下方并将所述第一开口(3)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导体(11)上设置有多个形状一致的第四开口(14)或第五凹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导体(11)朝向所述第一开口(3)一面设置为平面(16),所述平面(16)的背面设置若干凸爪结构(26)。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江
申请(专利权)人:酷闪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