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滑脱的电池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82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滑脱的电池弹片,包括电池弹片主体、第一压合部、第三连接部、连接耳、固定螺栓和锡焊凹槽,所述电池弹片主体一端设置有第一压合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由于中心尺寸小,利用成型刀具做中心模先成型一半然后刀具后退利用悬空角度再成型一半,利用分开成型的方法,成功克服了成型难点;通过更改设计,第一支撑部增加几排凸包,同时通过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间通过限位块安装有弹簧增大压紧的反作用力,解决了电池使用时滑动的问题;同时连接耳的锡焊凹槽与导线锡焊连接,通过固定螺栓将连接耳固定在第三连接部的螺纹孔上,便于操作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滑脱的电池弹片
本技术涉及电池弹片
,具体为一种用于防滑脱的电池弹片。
技术介绍
池弹片属于五金冲压,电子五金材料类目中,又名电池连接片,充电器端子,电池连接接触片,电池弹簧片,五金电池片,电池扣等,是电池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铜,铁,不锈钢等材料制成,安装在导电膜上的电池弹片受到按压时,弹片中心点接触PCB板形成回路,电流通过;它具有导通性强、手感佳等特点。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弹片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产品体积小,常规冲压成型方法难以满足其尺寸及结构要求;产品使用时装入电池时会出现接触不灵敏现象;同时电池弹片通过锡焊与导线直接连接,实际操作过程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滑脱的电池弹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滑脱的电池弹片,包括电池弹片主体、第一压合部、凸包、第一支撑部、第二压合部、第一连接部、第三压合部、弹簧、限位块、第二支撑部、第四压合部、第二连接部、第五压合部、螺纹孔、第三连接部、连接耳、固定螺栓和锡焊凹槽,所述电池弹片主体一端设置有第一压合部,所述第一压合部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凸包,所述第一支撑部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合部,所述第二压合部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设置有第三压合部,所述第三压合部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第二支撑部一侧设置有第四压合部,所述第四压合部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一侧设置有第五压合部,所述第五压合部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三连接部顶部且位于螺纹孔顶部设置有连接耳,所述固定螺栓贯穿于螺纹孔和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一侧顶部开设有锡焊凹槽。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弹片主体为一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合部压合角度为121度,所述第二压合部压合角度为165度,所述第三压合部压合角度为43度,所述第四压合部压合角度为13度,所述第五压合部压合角度为135度。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弹片主体通过分开成型方法制作。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栓和螺纹孔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该电池弹片体积小,尺寸和角度多,因为后角太短把成型凹模改为伸缩确保后角尺寸,由于中心尺寸小,利用成型刀具做中心模先成型一半然后刀具后退利用悬空角度再成型一半,利用分开成型的方法,成功克服了成型难点;通过更改设计,第一支撑部增加几排凸包,同时通过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间通过限位块安装有弹簧增大压紧的反作用力,解决了电池使用时滑动的问题;同时连接耳的锡焊凹槽与导线锡焊连接,通过固定螺栓将连接耳固定在第三连接部的螺纹孔上,便于操作连接。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电池弹片主体;2、第一压合部;3、凸包;4、第一支撑部;5、第二压合部;6、第一连接部;7、第三压合部;8、弹簧;9、限位块;10、第二支撑部;11、第四压合部;12、第二连接部;13、第五压合部;14、螺纹孔;15、第三连接部;16、连接耳;17、固定螺栓;18、锡焊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滑脱的电池弹片,包括电池弹片主体1、第一压合部2、凸包3、第一支撑部4、第二压合部5、第一连接部6、第三压合部7、弹簧8、限位块9、第二支撑部10、第四压合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五压合部13、螺纹孔14、第三连接部15、连接耳16、固定螺栓17和锡焊凹槽18,电池弹片主体1一端设置有第一压合部2,第一压合部2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部4,第一支撑部4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凸包3,第一支撑部4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合部5,第二压合部5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第一连接部6一侧设置有第三压合部7,第三压合部7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部10,第二支撑部10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块9,限位块9外侧套接有弹簧8,第二支撑部10一侧设置有第四压合部11,第四压合部11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一侧设置有第五压合部13,第五压合部13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5,第三连接部15一侧开设有螺纹孔14,第三连接部15顶部且位于螺纹孔14顶部设置有连接耳16,固定螺栓17贯穿于螺纹孔14和连接耳16,连接耳16一侧顶部开设有锡焊凹槽18。进一步的,电池弹片主体1为一体结构,便于限位防滑落。进一步的,第一压合部2压合角度为121度,第二压合部5压合角度为165度,第三压合部7压合角度为43度,第四压合部11压合角度为13度,第五压合部13压合角度为135度,便于分开成型完成制作。进一步的,电池弹片主体1通过分开成型方法制作,便于克服成型难点。进一步的,固定螺栓17和螺纹孔14配合使用,便于安装和拆卸。工作原理:该电池弹片主体1体积小,尺寸和角度多,因为后角太短把成型凹模改为伸缩确保后角尺寸,由于中心尺寸小,利用成型刀具做中心模先成型一半然后刀具后退利用悬空角度再成型一半,利用分开成型的方法,第一压合部2压合角度为121度,第二压合部5压合角度为165度,第三压合部7压合角度为43度,第四压合部11压合角度为13度,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部4、第一连接部6、第二支撑部10、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部15,成功克服了成型难点;通过更改设计,第一支撑部4增加几排凸包3,同时通过在第一支撑部4和第二支撑部10间通过限位块9安装有弹簧8增大压紧的反作用力,解决了电池使用时滑动的问题;同时连接耳16的锡焊凹槽18与导线锡焊连接,通过固定螺栓17将连接耳16固定在第三连接部15的螺纹孔14上,便于操作连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滑脱的电池弹片,包括电池弹片主体(1)、第一压合部(2)、凸包(3)、第一支撑部(4)、第二压合部(5)、第一连接部(6)、第三压合部(7)、弹簧(8)、限位块(9)、第二支撑部(10)、第四压合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五压合部(13)、螺纹孔(14)、第三连接部(15)、连接耳(16)、固定螺栓(17)和锡焊凹槽(1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弹片主体(1)一端设置有第一压合部(2),所述第一压合部(2)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部(4),所述第一支撑部(4)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凸包(3),所述第一支撑部(4)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合部(5),所述第二压合部(5)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所述第一连接部(6)一侧设置有第三压合部(7),所述第三压合部(7)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部(10),所述第二支撑部(10)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外侧套接有弹簧(8),所述第二支撑部(10)一侧设置有第四压合部(11),所述第四压合部(11)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一侧设置有第五压合部(13),所述第五压合部(13)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5),所述第三连接部(15)一侧开设有螺纹孔(14),所述第三连接部(15)顶部且位于螺纹孔(14)顶部设置有连接耳(16),所述固定螺栓(17)贯穿于螺纹孔(14)和连接耳(16),所述连接耳(16)一侧顶部开设有锡焊凹槽(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滑脱的电池弹片,包括电池弹片主体(1)、第一压合部(2)、凸包(3)、第一支撑部(4)、第二压合部(5)、第一连接部(6)、第三压合部(7)、弹簧(8)、限位块(9)、第二支撑部(10)、第四压合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五压合部(13)、螺纹孔(14)、第三连接部(15)、连接耳(16)、固定螺栓(17)和锡焊凹槽(1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弹片主体(1)一端设置有第一压合部(2),所述第一压合部(2)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部(4),所述第一支撑部(4)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凸包(3),所述第一支撑部(4)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合部(5),所述第二压合部(5)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6),所述第一连接部(6)一侧设置有第三压合部(7),所述第三压合部(7)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部(10),所述第二支撑部(10)顶部中心处设置有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外侧套接有弹簧(8),所述第二支撑部(10)一侧设置有第四压合部(11),所述第四压合部(11)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一侧设置有第五压合部(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轩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