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数据中心复合型热回收双源热管理系统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暖通空调及信息网络交叉领域,尤其涉及了分布式数据中心复合型热回收双源热管理系统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处理数据量指数式增长,作为数据存储/交换枢纽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DataCenterIDC)发展快速。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数据中心数量已超50万个,机柜数超600万个,数据中心数量和面积都已跃居世界第二。数据中心发展十分快速,市场潜力巨大。而传统集中式数据中心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数据中心通常是将所有的电子设备集中放置,使得设备的散热量过大且集中(单位面积散热量达1000W/m2),散热困难,制冷能耗高。此外,大量清洁、高品位热量(温度>30℃)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仅热量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高品位能量的浪费,而且易于形成局部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微气候;2)传统模式下,数据中心负责整个网络的数据处理,数据中心到用户之间的传输距离较远,部分用户由于节点多且复杂可能会导致响应速度慢、不稳定等问题;3)传统模式通常是单点保障,某一点发生问题就可能造成全网瘫痪,可靠性不足;4)由于数据中心的设备很多,且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通常会进行多重备份,使得所需的建设面积大、建设和运营费用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建筑规模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持续走高,已占社会总能耗30%以上,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清洁、高效、可再生的建筑供热方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数据中心热回收供热通过将分布式服务器放置于用户家中,为本 ...
【技术保护点】
1.分布式数据中心复合型热回收双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式机柜(1)、服务器(2)、取热支路、热回收供热/散热模块(3),其中热回收供热/散热模块(3)包括风冷蒸发器(301)、蓄热支路和风冷换热支路;/n服务器(2)、风冷蒸发器(301)设置在封闭式机柜(1)中,所述取热支路包括两条支路,所述支路上均设置阀门,分别连接风冷蒸发器(301)的输入、输出端;/n风冷蒸发器(301)通过所述取热支路并联所述蓄热支路和风冷换热支路,通过控制所述取热支路上的阀门,控制所述蓄热支路和风冷换热支路与风冷蒸发器(301)连接或者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分布式数据中心复合型热回收双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式机柜(1)、服务器(2)、取热支路、热回收供热/散热模块(3),其中热回收供热/散热模块(3)包括风冷蒸发器(301)、蓄热支路和风冷换热支路;
服务器(2)、风冷蒸发器(301)设置在封闭式机柜(1)中,所述取热支路包括两条支路,所述支路上均设置阀门,分别连接风冷蒸发器(301)的输入、输出端;
风冷蒸发器(301)通过所述取热支路并联所述蓄热支路和风冷换热支路,通过控制所述取热支路上的阀门,控制所述蓄热支路和风冷换热支路与风冷蒸发器(301)连接或者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复合型热回收双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支路包括蓄热支路第一阀门(304)、蓄热水箱(305)、水冷盘管冷凝器(306)、蓄热支路第二阀门(307),水冷盘管冷凝器(306)设置在蓄热水箱(305)内部,蓄热支路第一阀门(304)和蓄热支路第二阀门(307)设置在水冷盘管冷凝器(306)两端;
所述风冷换热支路由第一三通阀(308)B端、风冷换热器(309)、第二三通阀(310)B端依次连接组成;
所述取热支路包括由取热支路第一阀门(302)和压缩机(311)组成的第一取热支路,以及取热支路第二阀门(303)和节流装置(312)组成的第二取热支路;
风冷蒸发器(301)的输出端、取热支路第一阀门(302)、压缩机(311)、蓄热支路第一阀门(304)依次连接,其中,第一三通阀(308)A端连接压缩机(311)进口,同时C端与取热支路第一阀门(302)连接;
蓄热支路第二阀门(307)、节流装置(312)的入口,取热支路第二阀门(303)、风冷蒸发器(301)的输入端依次连接,其中,第二三通阀(310)A端连接节流装置(312)的入口,同时C端与取热支路第二阀门(30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复合型热回收双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水冷盘管冷凝器(306)和风冷换热器(309)的水平位置高于风冷蒸发器(3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数据中心复合型热回收双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柜(1)内设置循环风扇(11)。
5.分布式数据中心复合型热回收双源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磊,陈航,陈维建,刘书庭,赖柄竹,王宁悦,刘梓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