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74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路转换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包括底座、同步件、压板以及盖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插针,所述同步件设置于底座内,所述压板活动连接于底座的外侧,所述盖板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同步件与压板抵接,所述同步件设置有用于自身在受到压板的抵接按压作用而触发接通插针而实现铃声功能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同步件卡接,所述同步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动触头复位并接通插针而实现通话功能的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叠加式组装结构,结构层次分明,组装稳固便捷,有效提高无声叉簧开关与线路板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线路转换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无声叉簧开关是话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主要用于在话机中通话、铃声电路的导通转换。无声叉簧开关主要由插针后的底座、同步件、簧片、压板、盖板组成,主要用于电话机收线以及门禁开关。常规的组装方式是首先将簧片卡接在底座的五金端子上,接着套接上同步件,最后放上压板再盖上盖板,进而完成这种穿插结构的组装工作。但是簧片卡接在底座的五金端子时,簧片会绕着五金端子发生旋转,使同步件的安装位置得不到良好的固定作用而造成脱落,导致无法实现线路切换功能,引起无声叉簧开关报废,而且该穿插结构的组装工作繁琐复杂,组装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采用叠加式组装结构,结构层次分明,组装稳固便捷,有效提高无声叉簧开关与线路板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包括底座、同步件、压板以及盖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插针,所述同步件设置于底座内,所述压板活动连接于底座的外侧,所述盖板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同步件与压板抵接,所述同步件设置有用于自身在受到压板的抵接按压作用而触发接通插针而实现铃声功能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同步件卡接,所述同步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动触头复位并接通插针而实现通话功能的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动触头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同步件设置有与卡接孔匹配的卡接柱,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簧片与第二簧片,所述安装座与第一簧片、第二簧片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第一簧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所述第二簧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接头与第四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三接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接头与第四接头相对设置,所述同步件的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簧片、第二簧片移动行程的限位块。优选的,所述插针设置有三对且分别为连接电源的正负极插针、连接通话线路的通话插针以及连接铃声线路的铃声插针,所述正负极插针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接头、第三接头连接的连接孔,所述通话插针、铃声插针分别位于第二接头与第四接头的上方和下方。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同步件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同步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复位弹簧的容纳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所述同步件的外侧设置有铰接轴,所述底座设置有与铰接轴连接的铰接孔。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定位块与抵接板,所述底座设置有与定位块连接的定位槽,所述抵接板与同步件抵接。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若干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插接槽,所述正负极插针、通话插针、铃声插针分别与多个插接槽匹配插接。优选的,所述盖板设置有卡扣槽,所述底座设置有与卡扣槽连接的卡扣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包括底座、同步件、压板以及盖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插针,所述同步件设置于底座内,所述压板活动连接于底座的外侧,所述盖板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同步件与压板抵接,所述同步件设置有用于自身在受到压板的抵接按压作用而触发接通插针而实现铃声功能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同步件卡接,所述同步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动触头复位并接通插针而实现通话功能的复位弹簧。首先把动触头卡接组装在同步件内,再将同步件安装在装配有插针的底座内,在同步件与底座之间连接复位弹簧,压板活动连接在底座的外侧,压板绕着底座上下摆动,再将盖板盖置在底座上,进而完成无声叉簧开关的叠加式组装工作,有效取代常规的穿插结构组装工作。当话机处于待机状态时,话筒按压着无声叉簧开关,压板受到外力压迫而抵接按压同步件并驱使同步件向下运动,进而使动触头连接导通其中两对插针而接通铃声线路,实现话机的铃声呼叫功能;当来电响铃时,用户拿起话筒,此时压板没有受到外力压迫,同步件在复位弹簧的驱动下自动复位而向上移动,进而使动触头连接导通另外两对插针而接通通话线路,使通话线路接通的同时断开铃声线路,实现话机的通话交流功能,进而完成话机的铃声线路与通话线路之间的快捷导通切换。本技术采用叠加式组装结构,结构层次分明,组装稳固便捷,有效提高无声叉簧开关与线路板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隐藏盖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同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底座11——第一连接柱12——铰接孔13——定位槽14——插接槽15——卡扣块2——同步件21——卡接柱22——限位块23——第二连接柱24——容纳腔25——铰接轴3——压板31——定位块32——抵接板4——盖板41——卡扣槽5——插针51——正负极插针52——通话插针53——铃声插针54——连接孔6——动触头61——第一簧片611——第一接头612——第二接头62——第二簧片621——第三接头622——第四接头63——卡接孔64——安装座7——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包括底座1、同步件2、压板3以及盖板4,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若干个插针5,所述同步件2设置于底座1内,所述压板3活动连接于底座1的外侧,所述盖板4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同步件2与压板3抵接,所述同步件2设置有用于自身在受到压板3的抵接按压作用而触发接通插针5而实现铃声功能的动触头6,所述动触头6与同步件2卡接,所述同步件2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动触头6复位并接通插针5而实现通话功能的复位弹簧7。首先把动触头6卡接组装在同步件2内,再将同步件2安装在装配有插针5的底座1内,在同步件2与底座1之间连接复位弹簧7,压板3活动连接在底座1的外侧,压板3绕着底座1上下摆动,再将盖板4盖置在底座1上,进而完成无声叉簧开关的叠加式组装工作,有效取代常规的穿插结构组装工作。当话机处于待机状态时,话筒按压着无声叉簧开关,压板3受到外力压迫而抵接按压同步件2并驱使同步件2向下运动,进而使动触头6连接导通其中两对插针5而接通铃声线路,实现话机的铃声呼叫功能;当来电响铃时,用户拿起话筒,此时压板3没有受到外力压迫,同步件2在复位弹簧7的驱动下自动复位而向上移动,进而使动触头6连接导通另外两对插针5而接通通话线路,使通话线路接通的同时断开铃声线路,实现话机的通话交流功能,进而完成话机的铃声线路与通话线路之间的快捷导通切换。本技术采用叠加式组装结构,结构层次分明,组装稳固便捷,有效提高无声叉簧开关与线路板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如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动触头6包括安装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包括底座、同步件、压板以及盖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插针,所述同步件设置于底座内,所述压板活动连接于底座的外侧,所述盖板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件与压板抵接,所述同步件设置有用于自身在受到压板的抵接按压作用而触发接通插针而实现铃声功能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同步件卡接,所述同步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动触头复位并接通插针而实现通话功能的复位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包括底座、同步件、压板以及盖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若干个插针,所述同步件设置于底座内,所述压板活动连接于底座的外侧,所述盖板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件与压板抵接,所述同步件设置有用于自身在受到压板的抵接按压作用而触发接通插针而实现铃声功能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同步件卡接,所述同步件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动触头复位并接通插针而实现通话功能的复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卡接孔,所述同步件设置有与卡接孔匹配的卡接柱,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簧片与第二簧片,所述安装座与第一簧片、第二簧片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簧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所述第二簧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接头与第四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第三接头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接头与第四接头相对设置,所述同步件的内壁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簧片、第二簧片移动行程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声叉簧开关卡入式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光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深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