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固定装置、压缩机和电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510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子固定装置、压缩机和电机,定子固定装置包括:壳体和定子,壳体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包括沿轴向延伸开设的轴向槽结构和沿周向延伸开设的周向槽结构;定子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在定子装配进入壳体的过程中,凸起结构先沿轴向卡入轴向槽结构中、再沿周向卡入周向槽结构中,以形成对定子的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的固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时实现了易装配和拆卸且有效固定定子的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周向位置的效果,并且有效保证了定子铁芯外圆与壳体内圆之间的同轴度,且将定子装入机壳后无需再安装其他紧固零件,简化了压缩机定子安装流程,提高了装机效率,降低了人工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子固定装置、压缩机和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定子固定装置、压缩机和电机。
技术介绍
螺杆压缩机又称螺旋式压缩机,其以运行比较平稳、内部构成零件少、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性能优势,在聚合物的合成、制冷与气体分离、气体传输等三个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螺杆压缩机的结构设计及改进也是近几年来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热门关注的课题。与电机类似,螺杆压缩机机组中实现电能向机械能转化的关键零部件为定子和转子,其各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对压缩机性能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方便机组发生故障时能进行拆机检查,定转子在机组中的装配应考虑可拆卸的结构设计。而工业用的螺杆压缩机往往体积较大,定子整体重量较重、尺寸较大,装配时一般需要借助吊运工装。为保证结构强度以及控制运行时的振动问题,机壳与定子外圆往往采取过盈配合,即采用冷压热套等方式安装定子,这样不仅安装难度较大,也不便对其进行拆卸,一旦发生运行故障,将很难进行拆机检查,通常都会采用破坏性拆卸的方法,影响机组的维修,不易于故障的分析检测。如定子与机壳采用间隙配合,可以实现定子可拆卸,但为防止定子轴向窜动且保证安装紧密性,传统装配方式在定子入机壳后需额外安装紧固工装,整机装配的工序较多,装机步骤繁琐。同时,压缩机作为一个密闭的结构,运行过程中定子绕组通过电流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定子温度会快速上升,过高的温度不仅会使得金属器件发生形变影响安装精度,同时还会影响绝缘材料性能,缩短绝缘材料使用寿命。通常压缩机中定子散热通过容器内的冷却液流通实现,增大冷却液的流通面积,加快冷却液的流通,可以增强定子的散热能力。专利CN209805524U公布了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可以实现转子铁芯分段装配并通过转子轴与转子铁芯内圆间定位部配合,实现转子铁芯轴向定位。但该专利中设计定位部配合仅实现铁芯轴向固定,周向易窜动,配合不紧密,另需锁紧件进行径向定位,装配工艺较为复杂。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通常压缩机中装配定子采用间隙或者过盈的方式,过盈装配一般将定子压入压缩机壳,配合较为紧密,但是安装之后较难实现定子部分的拆卸;间隙配合可以实现定子从压缩机组的拆卸以方便维修,间隙量较大,配合较松,一般定子入机壳后还需要额外安装压紧工装实现轴向和径向位置固定,且容易导致定子与机壳的同轴度差异;压缩机为一个密闭结构,定子散热全靠冷却液的流通,一般在机壳内圆去除部分材料,与定子外圆之间留有一定面积大小的流通孔,为了保证机壳的结构强度,其与定子外圆间的流通孔较小,冷却液流通面积较小,不利于定子充分散热等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定子固定装置、压缩机和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中定子装配结构要么采用过盈装配而导致定子难以拆卸,要么采用间隙装配而导致定子入机壳后轴向和径向位置无法有效固定,存在无法同时解决难拆卸和轴向和径向位置有效固定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定子固定装置、压缩机和电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子固定装置,其包括:壳体和定子,壳体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凹槽结构,凹槽结构包括沿轴向延伸开设的轴向槽结构和沿周向延伸开设的周向槽结构;定子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在定子装配进入壳体的过程中,凸起结构先沿轴向卡入轴向槽结构中、再沿周向卡入周向槽结构中,以形成对定子的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的固定。优选地,凹槽结构包括沿轴向延伸开设的第一凹槽、沿周向延伸开设的第二凹槽和沿轴向延伸开设的第三凹槽,第一凹槽包括位于其轴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凹槽包括位于其周向两端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凹槽包括位于其轴向两端的第五端和第六端,且第一凹槽的第一端位于壳体的轴向一端面处、第一凹槽的第二端与第二凹槽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凹槽的第四端与第三凹槽的第五端连接;在定子装配进入壳体的过程中,凸起结构从壳体的轴向一端沿轴向卡入第一凹槽中,在凸起结构到达第二凹槽的位置后沿周向转动定子、使其在第二凹槽中沿周向运动,在凸起结构转动到达第三凹槽的位置时沿轴向移动定子使其卡入第三凹槽中。优选地,第三凹槽的轴向一端为第五端,第三凹槽的轴向另一端为第六端,且第六端位于壳体的两个轴向端面之间的位置;和/或,第三凹槽的第六端与第一凹槽的第一端位于相对于第二凹槽的轴向同一侧。优选地,第二凹槽沿周向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凸起结构沿周向方向的长度的2.5倍;和/或,第三凹槽沿轴向方向的长度等于0.5~1倍凸起结构沿轴向方向的长度。优选地,凸起结构为多个,且在定子的外周壁上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凹槽结构也为多个,且在壳体的内周壁上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且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优选地,定子的外周壁上沿轴向方向还开设有凹面结构,凹面结构的外表面径向高度低于定子的外周壁的径向高度,以允许冷却流体从凹面结构中通过。优选地,凹面结构设置于定子的外周壁上的未设置凸起结构的位置处;和/或,当凸起结构为多个时,凹面结构也为多个、且也沿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凹面结构设置于相邻两个凸起结构之间。优选地,还包括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能够在定子装入壳体中为定子提供轴向的弹性力,使得定子在轴向方向被卡紧。优选地,弹性部件提供的弹性力朝着定子装入壳体的轴向方向的相反方向。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固定于壳体上,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件上、另一端能够对定子施加弹性力。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滚动组件,滚动组件设置于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且第一连接组件能够在定子装配进入壳体的过程中与定子形成连接,第二连接组件与弹性部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优选地,滚动组件包括内圈、外圈和滚珠,滚珠设置于内圈和外圈之间,且第一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四凹槽,第二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五凹槽,滚珠的部分位于第四凹槽中进行滚动,滚珠的另外部分位于第五凹槽中滚动;和/或,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和滚动组件均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优选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卡爪,多个卡爪能够卡住定子的定子铁芯于多个卡爪形成的内部空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前任一项的定子固定装置。优选地,压缩机为螺杆压缩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前任一项的定子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定子固定装置、压缩机和电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内周壁上开设的凹槽结构和在定子外周壁上开设的凸起结构,并且凹槽结构包括轴向延伸的轴向槽结构和沿周向延伸的周向槽结构,能够使得定子先沿轴向卡入轴向槽结构中、再沿周向卡入周向槽结构中,从而形成对定子的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的有效固定,并且本专利技术并非通过定子与壳体之间过盈配合,即采用的间隙配合,有效解决了定子在装配完成后不易拆卸的问题,便于发生故障时定子拆卸检修,即有效的同时实现了易装配和拆卸且有效固定定子的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周向位置的效果,并且有效保证了定子铁芯外圆与壳体内圆之间的同轴度,且将定子装入机壳后无需再安装其他紧固零件,简化了压缩机定子安装流程,提高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1)和定子(102),壳体(101)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凹槽结构(30),凹槽结构(30)包括沿轴向延伸开设的轴向槽结构和沿周向延伸开设的周向槽结构;/n定子(102)的外周壁(201)上设置有凸起结构(202),在定子(102)装配进入壳体(101)的过程中,凸起结构(202)先沿轴向卡入轴向槽结构中、再沿周向卡入周向槽结构中,以形成对定子(102)的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的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1)和定子(102),壳体(101)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凹槽结构(30),凹槽结构(30)包括沿轴向延伸开设的轴向槽结构和沿周向延伸开设的周向槽结构;
定子(102)的外周壁(201)上设置有凸起结构(202),在定子(102)装配进入壳体(101)的过程中,凸起结构(202)先沿轴向卡入轴向槽结构中、再沿周向卡入周向槽结构中,以形成对定子(102)的轴向位置和径向位置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定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凹槽结构(30)包括沿轴向延伸开设的第一凹槽(301)、沿周向延伸开设的第二凹槽(302)和沿轴向延伸开设的第三凹槽(303),第一凹槽(301)包括位于其轴向两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凹槽(302)包括位于其周向两端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凹槽(303)包括位于其轴向两端的第五端和第六端,且第一凹槽(301)的第一端位于壳体(1)的轴向一端面处、第一凹槽(301)的第二端与第二凹槽(302)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凹槽(302)的第四端与第三凹槽(303)的第五端连接;
在定子(102)装配进入壳体(101)的过程中,凸起结构(202)从壳体(101)的轴向一端沿轴向卡入第一凹槽(301)中,在凸起结构(202)到达第二凹槽(302)的位置后沿周向转动定子(102)、使其在第二凹槽(302)中沿周向运动,在凸起结构(202)转动到达第三凹槽(303)的位置时沿轴向移动定子(102)使其卡入第三凹槽(30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定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三凹槽(303)的轴向一端为第五端,第三凹槽(303)的轴向另一端为第六端,且第六端位于壳体(101)的两个轴向端面之间的位置;和/或,
第三凹槽(303)的第六端与第一凹槽(301)的第一端位于相对于第二凹槽(302)的轴向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定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凹槽(302)沿周向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凸起结构(202)沿周向方向的长度的2.5倍;和/或,第三凹槽(303)沿轴向方向的长度等于0.5~1倍凸起结构(202)沿轴向方向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定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凸起结构(202)为多个,且在定子(102)的外周壁上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凹槽结构(30)也为多个,且在壳体(101)的内周壁上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且凸起结构(202)和凹槽结构(30)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定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定子(102)的外周壁上沿轴向方向还开设有凹面结构(203),凹面结构(203)的外表面径向高度低于定子(102)的外周壁(201)的径向高度,以允许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松卢素华刘思苑沈静文赖涛韩允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