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编码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中盖板和下盖板,位于上盖板和中盖板之间并列设置有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位于中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置有电位器,在第一编码器和电位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轴,第一控制轴穿过第一编码器和电位器的旋钮连接,在第二编码器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轴,第一控制轴的上端设置有转杆,转杆的两端设置有棘爪,第二控制轴的上端设置有棘轮,在电位器旋钮上开设有用于第一控制轴下端插入的传动槽,传动槽内设置有与第一控制轴相抵的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编码器组合开关,具有占用空间小、具有组合功能、操作简洁、线路连接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码器组合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开关,特别涉及一种编码器组合开关。
技术介绍
编码器和电位器是测控仪器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目前两种电子元件都是单独使用,通过线路连接实现相互关联。但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测控仪器仪表板较小或者内部装配空间不足的时候,传统使用编码器和电位器的缺点明显:1.占用仪表板面积较大,两个元件均需要较大的面板表面区域;2.操作功能单一,每个旋钮只能实现单一功能,往往无法较好地实现预想功能;3.操作不便,两个旋钮需要多重操作;4.线路连接麻烦,两个元件的位置影响到连接线路,造成线路连接的复杂。因此,传统的使用方法相应也要求测控仪器提供足够的平面尺寸,因而制约了测控仪器的小型化和便携化。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204927151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码器电位器组合开关》,包括通过底盖、顶盖和壳体所组成的密闭空腔,密闭空腔中从上至下分别通过上层编码器电路板和下层编码器电路板分隔成三部分,上层编码器电路板上设置有上层编码器,下层编码器电路板上设置有下层编码器,底盖的底部设置有电位器,上层编码器连接有伸出顶盖的外轴,外轴内套设有一端连接下层编码器,另一端伸出外轴的中轴,中轴内套设有一端连接电位器,另一端伸出中轴的内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具有组合功能、操作简洁、线路连接方便的编码器电位器组合开关元件。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编码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中盖板和下盖板,位于上盖板和中盖板之间并列设置有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位于中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置有电位器,在第一编码器和电位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轴,第一控制轴穿过第一编码器和电位器的旋钮连接,在第二编码器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轴,第二控制轴的上端设置有棘轮,第一控制轴的上端设置有转杆,转杆的中部设置有安装腔,第一控制轴转动设置于安装腔,在第一控制轴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在安装腔内设置有摩擦块,摩擦块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槽内,摩擦块的另一端和安装腔的内侧壁接触,转杆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棘轮传动配合的短棘爪,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棘轮传动配合的长棘爪,在电位器旋钮上开设有用于第一控制轴下端插入的传动槽,传动槽内设置有与第一控制轴相抵的弹簧。作为改进,所述传动槽为方槽结构,所述第一控制轴的下端形成有与方槽相适配的方轴部,在所述电位器旋钮的端面上开设有尺寸大于传动槽且与传动槽相通的限位孔。当弹簧顶起第一控制轴时,第一控制轴下端离开传动槽进入限位孔内,第一控制轴无法带动电位器旋钮;当第一控制轴下压时,弹簧被压缩,第一控制轴下端插入传动槽内,第一控制轴带动电位器旋钮转动,实现第一控制轴对电位器的控制。再改进,所述第一控制轴滑动设置于第一编码器之上,在第一控制轴上位于与第一编码器传动的部位形成有花键轴部或者切口,第一编码器上形成有与花键轴部或者切口相适配的传动孔,通过设置花键轴部或者切口,在不影响第一控制轴轴向滑动的前提下,第一控制轴还能带动第一编码器。再改进,所述第一控制轴上位于花键轴部或者切口的上端形成有第一限位部,第一控制轴上位于花键轴部或者切口的下端形成有第二限位部,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实现了对第一控制轴的轴向移动距离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控制轴被拔出。再改进,所述摩擦块的数量具有两块,分别设置于第一控制轴的相对外侧壁之上,摩擦块上与转杆安装腔内侧壁接触的外侧壁形状与安装腔内侧壁形状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操作过程中,逆时针旋转第一控制轴,由于摩擦块随着第一控制轴的转动,失去对转杆安装腔内侧壁的作用力,第一控制轴无法带动转杆转动,第二编码器无法工作,只有第一编码器工作;顺时针旋转第一控制轴时,在第一控制轴旋转的过程中,摩擦块带动转杆转动,转杆上的短棘爪和长棘爪交替间歇推动棘轮,在转杆顺向转动过程中,均保持有一个棘爪与棘轮接触,使得第二编码器和第一编码器同步工作;旋转第二控制轴,第二编码器工作;另外,当需要电位器同时工作时,需要按压第一控制轴并同时旋转第一控制轴,此时,第一编码器和电位器同时工作,如果按压第一控制轴的同时,同时顺时针旋转第一控制轴,则使得第一编码器、第二编码器和电位器同时工作,实现了组合开关的多种组合功能,同时,本专利技术三个开关元件集合于同一开关内,具有占用空间小、操作简便和线路连接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编码器组合开关的布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编码器组合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双棘爪驱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杆和第一控制轴之间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编码器组合开关,包括上盖板11、中盖板12、下盖板13、第一编码器21、第二编码器22、电位器4、短棘爪51、长棘爪52、棘轮6、弹簧7和转杆8。1、其中,第一编码器21和第二编码器22并列设置于上盖板11和中盖板12之间,电位器4设置于中盖板12和下盖板13之间,在第一编码器21和电位器4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轴31,第一控制轴31穿过第一编码器21和电位器4的旋钮41连接,在第二编码器22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轴32,第二控制轴32的上端设置有棘轮6,第一控制轴31的上端设置有转杆8,转杆8的中部设置有安装腔81,第一控制轴31转动设置于安装腔81,在第一控制轴3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312,在安装腔81内设置有摩擦块311,摩擦块311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槽312内,摩擦块311的另一端和安装腔81的内侧壁接触,优选地,摩擦块311的数量具有两块,分别设置于第一控制轴31的相对外侧壁之上,摩擦块311上与转杆8安装腔81内侧壁接触的外侧壁形状与安装腔81内侧壁形状相适配,转杆8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棘轮6传动配合的短棘爪51,转杆8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棘轮6传动配合的长棘爪52,在电位器4旋钮41上开设有用于第一控制轴31下端插入的传动槽411,传动槽411内设置有与第一控制轴31相抵的弹簧7,具体地,传动槽411为方槽结构,第一控制轴31的下端形成有与方槽相适配的方轴部,在电位器4旋钮41的端面上开设有尺寸大于传动槽411且与传动槽411相通的限位孔,当弹簧7顶起第一控制轴31时,第一控制轴31下端离开传动槽411进入限位孔内,第一控制轴41无法带动电位器4旋钮41;当第一控制轴31下压时,弹簧7被压缩,第一控制轴31下端插入传动槽411内,第一控制轴31带动电位器4旋钮41转动,实现第一控制轴31对电位器4的控制。另外,第一控制轴31滑动设置于第一编码器21之上,在第一控制轴31上位于与第一编码器21传动的部位形成有花键轴部或者切口,第一编码器21上形成有与花键轴部或者切口相适配的传动孔,通过设置花键轴部或者切口,在不影响第一控制轴31轴向滑动的前提下,第一控制轴31还能带动第一编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码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1)、中盖板(12)和下盖板(13),位于上盖板(11)和中盖板(12)之间并列设置有第一编码器(21)和第二编码器(22),位于中盖板(12)和下盖板(13)之间设置有电位器(4),在第一编码器(21)和电位器(4)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轴(31),第一控制轴(31)穿过第一编码器(21)和电位器(4)的旋钮连接,在第二编码器(21)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轴(32),第二控制轴(32)的上端设置有棘轮(6),第一控制轴(31)的上端设置有转杆(8),转杆(8)的中部设置有安装腔(81),第一控制轴(31)转动设置于安装腔(81),在第一控制轴(3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312),在安装腔(81)内设置有摩擦块(311),摩擦块(311)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槽(312)内,摩擦块(311)的另一端和安装腔(81)的内侧壁接触,转杆(8)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棘轮(6)传动配合的短棘爪(51),转杆(8)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棘轮(6)传动配合的长棘爪(52),在电位器(4)旋钮(41)上开设有用于第一控制轴(31)下端插入的传动槽(411),传动槽(411)内设置有与第一控制轴(31)相抵的弹簧(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码器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1)、中盖板(12)和下盖板(13),位于上盖板(11)和中盖板(12)之间并列设置有第一编码器(21)和第二编码器(22),位于中盖板(12)和下盖板(13)之间设置有电位器(4),在第一编码器(21)和电位器(4)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轴(31),第一控制轴(31)穿过第一编码器(21)和电位器(4)的旋钮连接,在第二编码器(21)上设置有第二控制轴(32),第二控制轴(32)的上端设置有棘轮(6),第一控制轴(31)的上端设置有转杆(8),转杆(8)的中部设置有安装腔(81),第一控制轴(31)转动设置于安装腔(81),在第一控制轴(3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312),在安装腔(81)内设置有摩擦块(311),摩擦块(311)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槽(312)内,摩擦块(311)的另一端和安装腔(81)的内侧壁接触,转杆(8)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棘轮(6)传动配合的短棘爪(51),转杆(8)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用于与棘轮(6)传动配合的长棘爪(52),在电位器(4)旋钮(41)上开设有用于第一控制轴(31)下端插入的传动槽(411),传动槽(411)内设置有与第一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岳,
申请(专利权)人:黄伟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