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包张力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26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绕包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包带夹盘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包带夹盘装置,包括包带夹盘,包带安装在包带夹盘上;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可转动地安装外空管,外空管的一端安装有皮带轮,另一端具有内齿盘;内齿盘通过限位部件安装在外空管上;外空管内部安装有内空管,在外空管外,内空管的一端安装有调节杆,另一端安装有外齿盘,内齿盘、外齿盘上的齿相互啮合;在基座与内齿盘之间,外空管上具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向内齿盘施加力,使内齿盘向外齿盘靠近,并在内齿盘移动后使其恢复原状;皮带轮上连接有皮带,皮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皮带中部围绕带轮的皮带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绕包张力自动调节,保持包带张力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包张力调节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包张力调节机构,在电缆生产的绕包工作时,用于调节绕包张力。
技术介绍
电缆在生产过程中,多数会采用各类包带进行绕包。绕包机可分为同心式绕包机、切片式绕包机、半切片式绕包机等,绕包机多采用电磁张力或皮带张力控制。绕包机目前采用皮带张力为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包带逐层环绕在中心环上,包带在使用过程中,无论是电磁张力还是皮带张力,绕包机张力恒定不变。事实上,随着包带消耗,圆周半径越来越小,由于绕包机张力恒定,造成包带张力过大,导致包带绕包在电缆上出现褶皱缺陷,甚至出现包带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包张力调节机构,实现绕包张力自动调节,保持包带张力稳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绕包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包带夹盘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所述包带夹盘装置,包括包带夹盘,所述包带夹盘具有带轮,所述包带夹盘通过包带轴承安装在绕包杆上,包带安装在包带夹盘上;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外空管,所述外空管可转动地(优选,外空管通过轴承安装在基座上)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外空管的一端安装有皮带轮,所述外空管的另一端具有内齿盘;所述内齿盘通过限位部件安装在外空管上,所述限位部件使内齿盘在外空管上可沿轴向移动,并使内齿盘跟随外空管转动;所述外空管内部安装有内空管,在外空管外,所述内空管的一端安装有调节杆,所述内空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外齿盘,内齿盘、外齿盘靠近时,内齿盘、外齿盘上的齿相互啮合;在所述基座与内齿盘之间,所述外空管上具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向内齿盘施加力,使内齿盘向外齿盘靠近,并在内齿盘移动后使其恢复原状;所述皮带轮上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皮带中部围绕带轮的皮带槽中。绕包张力调节机构还包括张力选择装置,所述张力选择装置包括张力底座,所述张力底座上安装有若干弹簧张力计,所述弹簧张力计的量程不同;所述皮带的另一端与弹簧张力计固定连接,实现根据不同包带种类和电缆线径的变化选择最合适的弹簧张力计。为了减少摩擦,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导轮。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外空管上的限位片和内齿盘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片沿外空管的轴向分布,所述限位片位于限位槽内,所述内齿盘沿着限位片在轴向移动,所述限位片限制内齿盘沿外空管转动,使内齿盘跟随外空管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使用时,首先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合适量程的弹簧张力计,皮带一头由S形铁钩与弹簧张力计相连接。皮带另一头是固定安装在皮带轮上。皮带中部(并非严格的中间位置)绕在带轮的皮带槽中。此时,弹簧张力计处于拉伸状态,包带夹盘带有一定张力,调节杆处于最接近绕包杆位置。将整盘包带安装在包带夹盘绕包杆上,包带夹盘(2片)牢牢固定包带,将调节杆逆时针旋转抬起靠在包带表面,同时带动内空管逆时针转动,由于在弹簧的作用下,内齿盘、外齿盘保持啮合状态;内空管带动外空管逆时针转动,外空管上的皮带轮均逆时针转动,拉紧皮带,张力增大。此时调节杆具有明显张力,比调节杆靠近绕包杆位置张力大。张力微调:绕包张力主要调节在于弹簧张力计的选择。微调是在已选择弹簧张力计的前提下,在其最大量程范围内进行调节。在完成整个包带安装后,内空管上的调节杆靠在包带上,起到一个力的支点,此时内空管位置保持固定不变。用手按压外空管上的内齿盘,使得弹簧(弹性装置)进一步压缩,与外齿盘分离;或者内齿盘保持不动,将内空管向外拔出,同样使得内齿盘、外齿盘分离。此时,用手逆时针拧动内齿盘,使得皮带张力增大,在相连的弹簧张力计上可显示读取数值;确定好张力值后,内齿盘、外齿盘啮合,可维持确定好的张力值,包带原始张力值就此确定好。随着包带消耗,调节杆随着包带减小(厚度减少,即圆周半径不断减小)而顺时针转动,调节杆顺时针(向靠近绕包杆方向)带动内空管旋转。内空管与外空管由两齿盘相啮合,外空管随内空管顺时针转动,带动连接有皮带的皮带轮转动,从而实现张力减小。本专利技术实现绕包张力自动调节,保持包带张力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2为张力调节装置部件图。图3为张力调节装置结构图。图4为外空管上皮带轮、内齿盘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绕包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所述张力调节装置1,包括基座10,所述基座10上安装有外空管12,所述外空管12通过轴承11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10上。所述外空管12的一端安装有皮带轮13,所述外空管12的另一端具有内齿盘14;所述内齿盘14通过限位部件安装在外空管12上,所述限位部件使内齿盘14在外空管12上可沿轴向(外空管12的轴向)移动,并使内齿盘14跟随外空管12转动。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外空管12上的限位片23和内齿盘14上的限位槽22,所述限位片23沿外空管12的轴向分布,所述限位片23位于限位槽22内,所述内齿盘14沿着限位片23在轴向移动,所述限位片23限制内齿盘14沿外空管12转动,使内齿盘14跟随外空管12转动。所述外空管12内部安装有内空管16,在外空管12外,所述内空管16的一端安装有调节杆20(弯刀状),调节杆20的端部设置有导轮21,所述内空管16的另一端安装有外齿盘17,内齿盘14、外齿盘17靠近时,内齿盘14、外齿盘17上的齿(分别为内齿盘14上的齿15、外齿盘17上的齿18)相互啮合;在所述基座10与内齿盘14之间,所述外空管12上具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向内齿盘14施加力,使内齿盘14向外齿盘17靠近,并在内齿盘14移动后使其恢复原状,具体地,所述弹性装置优选为弹簧19。-张力选择装置2,所述张力选择装置2包括张力底座,所述张力底座上安装有若干弹簧张力计4,所述弹簧张力计4的量程不同。张力底座与张力轴承相连,可实现结构自由圆周旋转。-包带夹盘装置3,包括两片包带夹盘7,所述包带夹盘7具有带轮8,所述包带夹盘7通过包带轴承9安装在绕包杆上,包带安装在包带夹盘7上。所述皮带轮13上连接有皮带6(皮带轮13与皮带6一端连接),所述皮带6的另一端通过S形铁钩5与弹簧张力计4固定连接,所述皮带6中部围绕带轮8的皮带槽中。同时,可以根据不同包带种类和电缆线径的变化选择最合适的弹簧张力计4。使用时,首先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合适量程的弹簧张力计4,皮带6一头由S形铁钩5与弹簧张力计4相连接。皮带6另一头是固定安装在皮带轮13上。皮带6中部绕在带轮8的皮带槽中。此时,弹簧张力计4处于拉伸状态,包带夹盘7带有一定张力,调节杆20处于最接近绕包杆位置。将整盘包带安装在包带夹盘7的绕包杆上,包带夹盘7(2片)牢牢固定包带,将调节杆20逆时针旋转抬起靠在包带表面,同时带动内空管16逆时针转动,由于在弹簧19的作用下,内齿盘14、外齿盘17保持啮合状态;内空管16带动外空管12逆时针转动,外空管12上的皮带轮13均逆时针转动,拉紧皮带6,张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绕包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带夹盘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所述包带夹盘装置,包括包带夹盘,所述包带夹盘具有带轮,所述包带夹盘通过包带轴承安装在绕包杆上,包带安装在包带夹盘上;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外空管,所述外空管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外空管的一端安装有皮带轮,所述外空管的另一端具有内齿盘;所述内齿盘通过限位部件安装在外空管上,所述限位部件使内齿盘在外空管上可沿轴向移动,并使内齿盘跟随外空管转动;所述外空管内部安装有内空管,在外空管外,所述内空管的一端安装有调节杆,所述内空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外齿盘,内齿盘、外齿盘靠近时,内齿盘、外齿盘上的齿相互啮合;在所述基座与内齿盘之间,所述外空管上具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向内齿盘施加力,使内齿盘向外齿盘靠近,并在内齿盘移动后使其恢复原状;所述皮带轮上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皮带中部围绕带轮的皮带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绕包张力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带夹盘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所述包带夹盘装置,包括包带夹盘,所述包带夹盘具有带轮,所述包带夹盘通过包带轴承安装在绕包杆上,包带安装在包带夹盘上;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外空管,所述外空管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外空管的一端安装有皮带轮,所述外空管的另一端具有内齿盘;所述内齿盘通过限位部件安装在外空管上,所述限位部件使内齿盘在外空管上可沿轴向移动,并使内齿盘跟随外空管转动;所述外空管内部安装有内空管,在外空管外,所述内空管的一端安装有调节杆,所述内空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外齿盘,内齿盘、外齿盘靠近时,内齿盘、外齿盘上的齿相互啮合;在所述基座与内齿盘之间,所述外空管上具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向内齿盘施加力,使内齿盘向外齿盘靠近,并在内齿盘移动后使其恢复原状;所述皮带轮上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皮带中部围绕带轮的皮带槽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荣杨帅郭壮张照阳张锐李志远陆志刚王思元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