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扳机自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21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枪支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扳机自锁器,包括外壳,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舵机、舵臂和插销;舵机固定在外壳内,舵机包括输出轴;插销包括一体成型的宽端和窄端,插销宽端还开有插孔;外壳内壁开有滑槽,滑槽靠近扳机的一端开有通孔;插销位于滑槽内,插销的窄端穿过通孔而伸出外壳外;舵臂一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舵臂另一端形成凸起,凸起插入插销的插孔内;舵臂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插销的滑动平面;舵臂用于在摆动时带动插销在滑槽内往复滑动;其中,当外壳固定在枪支扳机处时,插销的窄端插入扳机后侧;舵臂摆动时,能带动插销的宽端滑出通孔,插入扳机后侧。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扳机自锁器能够实现稳固的锁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扳机自锁器
本技术涉及枪支锁
,特别涉及一种扳机自锁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国军队、警察等的实弹射击训练中,都存在着少数具有心理疾患和思想问题的人员使用枪支进行自杀或其他极端行为的安全隐患。现有的扳机锁装置,都只能实现枪支的静态管理,当需要使用枪支时,扳机锁会与枪支分离,无法实现在射击训练时对于可能发生的极端行为对扳机进行实时锁闭,也就是无法实现动态管理。为有效遏制在射击训练时的极端行为的发生,有效减少枪弹事故,申请人申请了公开号为CN110926261A的一种实弹射击时预防极端行为的扳机锁及其工作方法的专利。该装置包括锁体、电源模块、红外感应装置、无线遥控装置和省电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红外感应检测枪口前是否有近距离障碍物和远程无线遥控的双重控制机制,实现对枪支扳机迅速自动锁闭和开启。但是,使用上述方案中的锁体,当射手用力扣住扳机,有一定的概率使传动杆扭曲或者使整个装置向后移动导致脱落,进而无法实现正常的锁闭。为此,为了提高锁闭的效果,需要一种能稳固锁闭的扳机自锁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扳机自锁器,能够实现稳固的锁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扳机自锁器,包括固定在枪支扳机处的外壳,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舵机、舵臂和插销;舵机固定在外壳内,舵机包括输出轴;插销包括一体成型的宽端和窄端,插销宽端还开有插孔;外壳内壁开有滑槽,滑槽靠近扳机的一端开有通孔;插销位于滑槽内,插销的窄端穿过通孔而伸出外壳外;舵臂一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舵臂另一端形成凸起,凸起插入插销的插孔内;舵臂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插销的滑动平面;舵臂用于在摆动时带动插销在滑槽内往复滑动;其中,当外壳固定在枪支扳机处时,插销的窄端插入扳机后侧;舵臂摆动时,能带动插销的宽端滑出通孔,插入扳机后侧。基础方案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中,需要锁闭扳机时,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舵臂摆动,由于舵臂一端的凸起插入插销的插孔,舵臂摆动带动插销在滑槽内滑动,插销的宽端滑出通孔,插入扳机后侧,卡住扳机,使得扳机被锁闭。将扳机的锁闭方式改为插销方式大大增加整个装置使用的可靠性,采用滑槽控制插销的运动,插销即使在受到阻力时也不会发生翻转扭曲,也不会使整个装置向后滑动脱落,能够实现稳固的锁闭。同时该插销式设计还可以大大减小整个装置体积和重量,简化装置的机械传动。而且自锁器只需要安装在枪支的一侧即可,与枪支两侧都加装设备相比,体积更小,也不会影响枪支的摆放。进一步,所述外壳还包括固定耳,当外壳位于枪支扳机处时,固定耳与扳机护围接触;还包括卡榫件,卡榫件为U形;卡榫件用于夹持固定耳与扳机护围。通过卡榫件和固定耳的配合,能将整个自锁器稳固的固定在枪支上,而且,安装方便。进一步,还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耳上开有第一螺纹孔;卡榫件上一端面开有第二螺纹孔;当卡榫件夹持耳与扳机护围时,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对齐;固定螺钉用于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螺钉进行连接,需要配合螺丝刀才能进行拆卸,使得整个自锁器不能随意的被取下。进一步,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外壳内,控制电路板与舵机电连接。便于通过控制电路板控制舵机的运动。进一步,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固定在外壳内,外壳内还一体成型有隔板,隔板位于电源模块与舵机之间,电源模块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电连接。将电源模块固定在外壳内,能避免通过破坏电源的方式阻止整个自锁器的运行。进一步,外壳朝向枪支一侧的表面开有凹槽;还包括开关,开关固定在凹槽内,开关电连接在电源模块与电路板之间。当外壳安装当枪支上后,开关被遮挡,无法进行操作,使用者也就不能随意的操作开关。进一步,所述卡榫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折边、连接边和第二折边,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正对,连接边分别与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垂直。连接边分别与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垂直,能更好的匹配扳机护围的形状。进一步,所述插销为扁平状,当外壳固定在枪支扳机处时,插销的窄端插入扳机后侧的顶部。插销置于扳机后侧顶部,占用空间小,插销在使用者正常射击状态下不会影响射手手指的正常扣动,而且整个装置都巧妙的避开了可能产生的对射手手部握枪、扳机扣动和视觉瞄准上的影响。进一步,还包括红外感应器、直杆和插头;直杆的一端与红外感应器固定连接,直杆的另一端与插头固定连接;直杆中空,红外线感应器通过穿过直杆内部的导线与插头电连接。外壳上还设有插孔,插孔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插头能插入插孔内。通过插头和插孔的配合,实现了直杆整体上和外壳的可拆卸连接。与直杆直接固定在外壳上相比,能方便将直杆与外壳进行分开存放。如果不是可拆卸式连接,由于直杆过长,存取,搬运时容易导致直杆弯折。如果采用软管或者弹簧线连接红外感应器与外壳,软管或弹簧线由于较柔软,容易下坠,会触碰握枪的手,影响射击体验。如果采用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模块重量集中在枪口,导致枪口物体过重,影响射击效果,综上,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直杆效果最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扳机自锁器实施例一安装后的俯视图;图2为一种扳机自锁器实施例一俯视的横剖图;图3为一种扳机自锁器实施例一插销的正视图;图4为一种扳机自锁器实施例一的仰视图;图5为一种扳机自锁器实施例一卡榫件的立体图;图6为一种扳机自锁器实施例一卡榫件初始状态的正视图;图7为一种扳机自锁器实施例一锁闭后的正视图;图8为一种扳机自锁器实施例一舵臂的立体图;图9为一种扳机自锁器实施例一舵臂与插销配合的正视图;图10为一种扳机自锁器实施例二直杆的正视图;图11为一种扳机自锁器实施例二直杆与外壳连接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外壳1、舵机2、电源模块3、插销4、插孔5、滑槽6、通孔7、舵臂8、扳机9、凹槽10、开关11、控制电路板12、固定耳13、扳机护围14、第一螺纹孔15、卡榫件16、第二螺纹孔17、第一折边18、连接边19、第二折边20、隔板21、凸起22、红外感应器23、直杆24、插头25、固定螺纹孔26。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扳机自锁器,包括用于固定在枪支扳机9处的外壳1,如图2所示,还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的舵机2、舵臂8、插销4、控制电路板12、电源模块3、开关11和卡榫件16。外壳1内一体成型有隔板21,隔板21将外壳1分隔为左、右两个部分;电源模块3粘接在外壳1内的左部,舵机2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1内的右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3采用锂电池,舵机2采用具有静态自锁功能的舵机;当舵机2停止后,插销不能再移动,能有效避免锁闭后,使用者通过推动插销的方式人为解除锁闭。舵机2还包括输出轴。如图3所示,插销4为扁平状,包括一体成型的宽端和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扳机自锁器,包括固定在枪支扳机处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舵机、舵臂和插销;/n舵机固定在外壳内,舵机包括输出轴;/n插销包括一体成型的宽端和窄端,插销宽端还开有插孔;外壳内壁开有滑槽,滑槽靠近扳机的一端开有通孔;插销位于滑槽内,插销的窄端穿过通孔而伸出外壳外;/n舵臂一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舵臂另一端形成凸起,凸起插入插销的插孔内;舵臂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插销的滑动平面;舵臂用于在摆动时带动插销在滑槽内往复滑动;/n其中,当外壳固定在枪支扳机处时,插销的窄端插入扳机后侧;舵臂摆动时,能带动插销的宽端滑出通孔,插入扳机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扳机自锁器,包括固定在枪支扳机处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的舵机、舵臂和插销;
舵机固定在外壳内,舵机包括输出轴;
插销包括一体成型的宽端和窄端,插销宽端还开有插孔;外壳内壁开有滑槽,滑槽靠近扳机的一端开有通孔;插销位于滑槽内,插销的窄端穿过通孔而伸出外壳外;
舵臂一端与输出轴固定连接,舵臂另一端形成凸起,凸起插入插销的插孔内;舵臂的摆动平面平行于插销的滑动平面;舵臂用于在摆动时带动插销在滑槽内往复滑动;
其中,当外壳固定在枪支扳机处时,插销的窄端插入扳机后侧;舵臂摆动时,能带动插销的宽端滑出通孔,插入扳机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机自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固定耳,当外壳位于枪支扳机处时,固定耳与扳机护围接触;还包括卡榫件,卡榫件为U形;卡榫件用于夹持固定耳与扳机护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机自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耳上开有第一螺纹孔;卡榫件上一端面开有第二螺纹孔;当卡榫件夹持耳与扳机护围时,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对齐;固定螺钉用于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机自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俊杰梁天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普洱支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