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包括底板、滚轮、卡接机构、基体和推送门,所述底板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底板外侧壁的两端皆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基体,所述基体的顶端设置有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杆、内杆、管体、卡接块、支架、卡接弹簧以及固定板,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杆,且内杆的表面缠绕有管体,所述管体一侧的内杆套装有卡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便于卡接的功能,实现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管体便于收放的功能,而且实现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使用时的防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地源热泵
,具体为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源热泵的使用范围也随之不断的扩大,其中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传统的此类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在使用时由于其卡接不便,使得在使用时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麻烦;(2)传统的此类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在使用时由于其管体不便收放,使得在使用时实用性低下;(3)传统的此类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在使用时由于其防护缓冲功能低下,使得在使用时使用寿命短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装置卡接不便、管体不便收放以及防护缓冲功能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包括底板、滚轮、卡接机构、基体和推送门,所述底板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底板外侧壁的两端皆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基体,且基体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基体的侧壁上铰接有推送门,且推送门的侧壁上皆固定铰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一侧的基体侧壁上皆固定有卡接板,且卡接板与卡块相互配合,所述基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基体远离推杆的一侧安装连接有连接口,所述基体的顶端设置有收线机构,所述收线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杆、内杆、管体、卡接块、支架、卡接弹簧以及固定板,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杆,且内杆的表面缠绕有管体,且管体的一端皆与连接口相连通,所述管体一侧的内杆套装有卡接块,且卡接块一侧的内杆表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固定有卡接弹簧,且卡接弹簧的另一端皆与卡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一侧的内杆表面皆设置有支架,且支架的底端皆与基体的底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接钩、内槽、复位弹簧、连接块以及推块,所述内槽的内壁上皆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侧的内槽内部皆设置有卡接钩,且卡接钩皆延伸至内槽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内槽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一侧延伸至内槽并与卡接钩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外壁上皆固定有推块。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底块、防护弹簧、支撑杆以及板体,所述底块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板体,且相邻板体之间皆固定连接有防护弹簧,所述防护弹簧之间皆设置有支撑杆。优选的,所述板体在底块的顶端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支撑杆皆与防护弹簧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卡接块呈同心圆分布,且相邻支架之间的夹角为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不仅实现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便于卡接的功能,实现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管体便于收放的功能,而且实现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使用时的防护功能;(1)通过推动推块,其会在连接块的作用下,将卡接钩拉至合适的位置处,在将底板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处,此时松开推块,其会在内槽内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卡接钩推出,进而将底板进行卡接,实现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便于卡接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使用时的便捷程度;(2)通过将卡接块拉至一侧,再将管体缠绕在内杆的表面,在其完全缠绕结束后,松开卡接块,其会在卡接弹簧的作用下,将管体卡紧,避免了管体在使用时出现散落的现象,实现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管体便于收放的功能,从而提高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使用时的实用性;(3)通过基体底端的防护弹簧会在支撑杆的表面进行弹性缓冲,避免了基体直接与底板冲撞,进而对基体的内部进行防护,实现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使用时的防护功能,从而延长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收线机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接机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机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滚轮;3、卡接机构;301、卡接钩;302、内槽;303、复位弹簧;304、连接块;305、推块;4、基体;5、卡接板;6、推杆;7、卡块;8、收线机构;801、连接杆;802、内杆;803、管体;804、卡接块;805、支架;806、卡接弹簧;807、固定板;9、推送门;10、连接口;11、防护机构;1101、底块;1102、防护弹簧;1103、支撑杆;1104、板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包括底板1、滚轮2、卡接机构3、基体4和推送门9,底板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滚轮2,底板1外侧壁的两端皆设置有卡接机构3;卡接机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接钩301、内槽302、复位弹簧303、连接块304以及推块305,内槽302的内壁上皆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303,复位弹簧303一侧的内槽302内部皆设置有卡接钩301,且卡接钩301皆延伸至内槽302的外部;内槽30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块304,且连接块304的一侧延伸至内槽302并与卡接钩301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块304的外壁上皆固定有推块305;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推动推块305,其会在连接块304的作用下,将卡接钩301拉至合适的位置处,在将底板1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处,此时松开推块305,其会在内槽302内部复位弹簧303的弹力作用下,将卡接钩301推出,进而将底板1进行卡接;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基体4,且基体4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置有防护机构11;防护机构11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底块1101、防护弹簧1102、支撑杆1103以及板体1104,底块1101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板体1104,且相邻板体1104之间皆固定连接有防护弹簧1102,防护弹簧1102之间皆设置有支撑杆1103;板体1104在底块1101的顶端呈等间距分布,支撑杆1103皆与防护弹簧1102相互配合;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基体4底端的防护弹簧1102会在支撑杆1103的表面进行弹性缓冲,避免了基体4直接与底板1冲撞,进而对基体4的内部进行防护,延长了该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基体4的侧壁上铰接有推送门9,且推送门9的侧壁上皆固定铰接有卡块7,卡块7一侧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包括底板(1)、滚轮(2)、卡接机构(3)、基体(4)和推送门(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滚轮(2),所述底板(1)外侧壁的两端皆设置有卡接机构(3),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基体(4),且基体(4)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置有防护机构(11),所述基体(4)的侧壁上铰接有推送门(9),且推送门(9)的侧壁上皆固定铰接有卡块(7),所述卡块(7)一侧的基体(4)侧壁上皆固定有卡接板(5),且卡接板(5)与卡块(7)相互配合,所述基体(4)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6),所述基体(4)远离推杆(6)的一侧安装连接有连接口(10),所述基体(4)的顶端设置有收线机构(8),所述收线机构(8)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杆(801)、内杆(802)、管体(803)、卡接块(804)、支架(805)、卡接弹簧(806)以及固定板(807),所述连接杆(8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杆(802),且内杆(802)的表面缠绕有管体(803),且管体(803)的一端皆与连接口(10)相连通,所述管体(803)一侧的内杆(802)套装有卡接块(804),且卡接块(804)一侧的内杆(802)表面固定有固定板(807),所述固定板(807)的侧壁上固定有卡接弹簧(806),且卡接弹簧(806)的另一端皆与卡接块(80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807)一侧的内杆(802)表面皆设置有支架(805),且支架(805)的底端皆与基体(4)的底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土壤源换热器,包括底板(1)、滚轮(2)、卡接机构(3)、基体(4)和推送门(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固定连接有滚轮(2),所述底板(1)外侧壁的两端皆设置有卡接机构(3),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基体(4),且基体(4)底端的拐角位置处皆设置有防护机构(11),所述基体(4)的侧壁上铰接有推送门(9),且推送门(9)的侧壁上皆固定铰接有卡块(7),所述卡块(7)一侧的基体(4)侧壁上皆固定有卡接板(5),且卡接板(5)与卡块(7)相互配合,所述基体(4)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杆(6),所述基体(4)远离推杆(6)的一侧安装连接有连接口(10),所述基体(4)的顶端设置有收线机构(8),所述收线机构(8)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杆(801)、内杆(802)、管体(803)、卡接块(804)、支架(805)、卡接弹簧(806)以及固定板(807),所述连接杆(8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内杆(802),且内杆(802)的表面缠绕有管体(803),且管体(803)的一端皆与连接口(10)相连通,所述管体(803)一侧的内杆(802)套装有卡接块(804),且卡接块(804)一侧的内杆(802)表面固定有固定板(807),所述固定板(807)的侧壁上固定有卡接弹簧(806),且卡接弹簧(806)的另一端皆与卡接块(804)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807)一侧的内杆(802)表面皆设置有支架(805),且支架(805)的底端皆与基体(4)的底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江波,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