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涉扭力强化式枢轴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机械
,尤其是涉及干涉扭力强化式枢轴器。
技术介绍
以平板电脑为例,此类平面式电子设备可随身携带使用,透过触控显示屏幕的操作,使用者可直接在面板区域进行各种资料的传输控制。但是,平板电脑在使用时,要么需用双手持握,要么需借助双膝支撑,这不仅容易产生疲累感,还容易发生晃动滑移的现象。为改善前述问题,最常见的方式是在此类平面式电子设备上装设支撑脚架,通过支撑脚架对电子设备一定角度的支撑,即可进行较为方便及省力的操控状态。现有用于连接平板电脑与支撑脚架的连接结构具有相对旋转的效果,如此可便于使用者进行开合,然而,现有的连接结构经常会出现扭力不足的问题,进而会造成连接结构不能恢复预定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干涉扭力强化式枢轴器,通过第一扭力组件和第二扭力组件的设置,加上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及第三连接板的设置,可针对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产生相对干涉扭力,使得枢轴装置产生平稳的转动作用。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干涉扭力强化式枢轴器,包括第一枢轴、与第一枢轴平行设置的第二枢轴、传动连接组件、第一扭力组件及第二扭力组件;连动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套设在第一枢轴上且与第一枢轴连动设置的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二枢轴上且与第二枢轴连动设置的第二齿轮、用于传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中间齿轮,第一连接板的上下两端部分别扣接于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上,第二连接板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套设于第一枢轴和第二 ...
【技术保护点】
1.干涉扭力强化式枢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枢轴(10)、与第一枢轴(10)平行设置的第二枢轴(20)、传动连接组件(30)、第一扭力组件(40)及第二扭力组件(50);/n传动连接组件(30)包括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套设在第一枢轴(10)上且与第一枢轴(10)连动设置的第一齿轮(33)、套设在第二枢轴(20)上且与第二枢轴(20)连动设置的第二齿轮(34)、用于传动第一齿轮(33)与第二齿轮(34)的中间齿轮,第一连接板(31)的上下两端部分别扣接于第一枢轴(10)和第二枢轴(20)上,第二连接板(32)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套设于第一枢轴(10)和第二枢轴(20)上,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32)分别位于第一齿轮(33)或者第二齿轮(34)的两侧,中间齿轮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上;/n第一扭力组件(40)包括若干个第一扭力片(41),第一扭力片(41)的上端部设置有能与第一枢轴(10)扣接的第一扭力包夹孔(411),第一扭力片(41)的下端部设置有能与第二枢轴(20)扣接的第二扭力包夹孔(412);/n第二扭力组件(50)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干涉扭力强化式枢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枢轴(10)、与第一枢轴(10)平行设置的第二枢轴(20)、传动连接组件(30)、第一扭力组件(40)及第二扭力组件(50);
传动连接组件(30)包括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套设在第一枢轴(10)上且与第一枢轴(10)连动设置的第一齿轮(33)、套设在第二枢轴(20)上且与第二枢轴(20)连动设置的第二齿轮(34)、用于传动第一齿轮(33)与第二齿轮(34)的中间齿轮,第一连接板(31)的上下两端部分别扣接于第一枢轴(10)和第二枢轴(20)上,第二连接板(32)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套设于第一枢轴(10)和第二枢轴(20)上,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32)分别位于第一齿轮(33)或者第二齿轮(34)的两侧,中间齿轮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板(31)和第二连接板(32)上;
第一扭力组件(40)包括若干个第一扭力片(41),第一扭力片(41)的上端部设置有能与第一枢轴(10)扣接的第一扭力包夹孔(411),第一扭力片(41)的下端部设置有能与第二枢轴(20)扣接的第二扭力包夹孔(412);
第二扭力组件(50)包括与第一枢轴(10)干涉配合的第二上扭力组和与第二枢轴(20)干涉配合的第二下扭力组,第二上扭力组包括若干个套设于第一枢轴(10)上的第二上扭力片(51),第二下扭力组包括若干个套设于第二枢轴(20)上的第二下扭力片(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涉扭力强化式枢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轴(10)和所述第二枢轴(20)均包括有突起部(11)和与突起部(11)一端部衔接的且杆径小于突起部(11)的杆身部(12),杆身部(12)的端部还设置有止挡部(13);
所述传动连接组件(30)、第一扭力组件(40)及第二扭力组件(50)依次设置在杆身部(12)上,所述传动连接组件(30)抵接在突起部(11)的一端部,且所述第二扭力组件(50)抵接在止挡部(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涉扭力强化式枢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轴(10)的所述突起部(11)的另一端部衔接有第一连接件(14);
所述第二枢轴(20)的所述突起部(11)的另一端部衔接有第二连接件(15)。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连刚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