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64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设于轨道与活动扇的框架之间,包括密封胶板及彼此磁力相吸的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伸向所述轨道并与所述轨道部分层叠,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安装于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处,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安装于所述轨道上,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借助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的磁力相吸而抵压于所述轨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具有密封效果好和耐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密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以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而移动阳光房就是诸多消费品中的一种。众所周知,如图1所示,移动阳光房200主要是由活动扇210和固定扇220组成。固定扇220与地面固定连接,活动扇210借助滑轮230安装于轨道240上,以使得活动扇210借助滑轮230而在轨道240上移动,从而实现活动扇210与固定扇220之间的开合。由于活动扇210的安装与地面之间存在高度差,现有的移动阳光房200的密封一般使用胶板或毛刷250(见图2)进行密封填补。但是,由于胶板固定在活动扇的框架(如下框)处,在长期移动开合过程中因与地面的摩擦而容易磨损,故不耐用。而毛刷因长期暴露在外表面而容易受风化、腐蚀等现象,同样不耐用;同时,由于毛刷靠自身的重力进行密封,在毛刷下垂至地面时,毛刷形态稀疏,故密封效果差。因此,急需要一种密封效果好且耐用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且耐用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设于轨道与活动扇的框架之间,包括密封胶板及彼此磁力相吸的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伸向所述轨道并与所述轨道部分层叠,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安装于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处,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安装于所述轨道上,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借助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的磁力相吸而抵压于所述轨道上。较佳地,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与所述轨道在侧向呈部分层叠。较佳地,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及第二磁吸结构的中一者为磁条,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及第二磁吸结构中的另一者为铁磁性体。较佳地,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各位于所述轨道与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磁吸结构沿所述密封胶板与轨道两者的叠层方向与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彼此并排和对齐。较佳地,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及第二磁吸结构中至少一者沿所述轨道的导向方向延伸。较佳地,本技术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还包括装配于所述轨道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沿所述轨道的导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或者,所述安装座形成所述第二磁吸结构。较佳地,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轨道的面对所述密封胶板之第二端的侧壁处,所述第一磁吸结构位于所述密封胶板的面对所述轨道的侧壁处。较佳地,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上。较佳地,所述紧固件为螺钉。较佳地,本技术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叠设于所述密封胶板之第一端上,以使所述密封胶板之第一端夹持于所述压板和框架之间,所述紧固件穿置于所述压板、框架及密封胶板的第一端处。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胶板及彼此磁力相吸的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使得密封胶板的第二端借助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的磁力相吸而抵压于轨道上,形成一个半闭环的腔体,无论活动扇移动到那个位置,腔体的形态不变,有效保持紧密的密封作用,故密封效果好;同时,密封胶板的第二端借助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的磁力相吸而抵压于轨道上,使得密封胶板脱离与地面接触,有效地避免了地面对密封胶板的磨损,起到持久耐用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移动阳光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应用于移动阳光房上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3,本技术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100设于轨道240与活动扇210的框架211之间,具体是设于轨道240与活动扇210的下框211a之间,包括密封胶板10及彼此磁力相吸的第一磁吸结构20和第二磁吸结构30。密封胶板10的第一端10a安装于框架211(具体是安装于框架211的下框211a)上,较优的是,密封胶板10的第一端10a通过紧固件50安装于框架211上(具体是安装于下框211a上),以便于密封胶板10与框架211之间的拆装操作;密封胶板10的第二端10b伸向轨道240并与轨道240部分层叠,较佳地,密封胶板10的第二端10b在侧向与轨道240呈部分层叠,这样能避免密封胶板10的第二端10b因做成在上方与轨道240部分层叠时而需要被折弯,故使得密封胶板10的制造更容易;第一磁吸结构20安装于密封胶板10的第二端10b处,较优的是,第一磁吸结构20通过贴附固定方式安装于密封胶板10的第二端10b处,当然,也可以采用嵌入固定方式将第一磁吸结构20安装于密封胶板10的第二端10b处,故不以此举例为限;第二磁吸结构30安装于轨道240上,具体是间接安装于轨道240上,即本技术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100还包括装配于轨道240上的安装座40,安装座40沿轨道240的导向方向(即图1中箭头B所指方向及相反方向)延伸,第二磁吸结构30安装于安装座40上,以使得第二磁吸结构30通过安装座40安装于轨道240处;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将安装座40进行删除,此时的第二磁吸结构30则是直接地安装于轨道240处,而第二磁吸结构30可采用吸附固定方式或嵌入固定方式安装于轨道240处,故不以上述的举例为限。其中,密封胶板10的第二端10b借助第一磁吸结构20和第二磁吸结构30的磁力相吸而抵压于轨道240上。更具体地,如下:如图3所示,第一磁吸结构20和第二磁吸结构30各位于轨道240与密封胶板10的第二端10b之间,较优的是,第一磁吸结构20沿密封胶板10与轨道240两者的叠层方向(即箭头A所指方向及相反方向)与第二磁吸结构30彼此并排和对齐,使得此时的密封胶板10的第二端10b是间接抵压于轨道240,即是密封胶板10的第二端10b与轨道240的密封靠第一磁吸结构20与第二磁吸结构30之间紧密封贴合而达到密封的目的。具体地,第一磁吸结构20及第二磁吸结构30两者沿轨道240的导向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提高第一磁吸结构20与第二磁吸结构30两者之间的密封贴合效果,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第一磁吸结构20为磁条,第二磁吸结构30为铁磁性体,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使第一磁吸结构20为铁磁性体而第二磁吸结构30为磁条,一样达到使第一磁吸结构20与第二磁吸结构30彼此磁力相吸的目的。可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于密封胶板10之第二端10b处的第一磁吸结构20与安装于轨道240或安装座40处的第二磁吸结构30可以不接触,只要第一磁吸结构20和第二磁吸结构30之间的磁吸力使得密封胶板10的第二端20b与安装座40或轨道240抵压即可,故不以此为限;另,当本技术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100还包含安装座40时,此时的第二磁吸结构30可以是由安装座40所形成,即,安装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设于轨道与活动扇的框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胶板及彼此磁力相吸的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伸向所述轨道并与所述轨道部分层叠,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安装于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处,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安装于所述轨道上,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借助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的磁力相吸而抵压于所述轨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设于轨道与活动扇的框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胶板及彼此磁力相吸的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框架上,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伸向所述轨道并与所述轨道部分层叠,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安装于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处,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安装于所述轨道上,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借助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的磁力相吸而抵压于所述轨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与所述轨道在侧向呈部分层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及第二磁吸结构的中一者为磁条,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及第二磁吸结构中的另一者为铁磁性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阳光房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结构和第二磁吸结构各位于所述轨道与所述密封胶板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磁吸结构沿所述密封胶板与轨道两者的叠层方向与所述第二磁吸结构彼此并排和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团结李杰威胡善耀陈进辉
申请(专利权)人:赛尔特建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