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淑香专利>正文

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的铜丝卷盘搬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08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线电缆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的铜丝卷盘搬运机构,包括移动底座、连接杆、撬杆、U形叉及配重,利用杠杆原理,通过设置撬杆并调整配重的力臂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轻松将待转运的铜丝卷盘抬起,再通过滚轮将其移动到指定位置。整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的铜丝卷盘搬运机构
本技术属于电线电缆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的铜丝卷盘搬运机构。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是指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上讲,其可以简称为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线电缆的导线主材多为铜丝,在电线电缆的生产过程中,被卷成盘状的铜丝作为生产原料需要从仓库运送到生产车间中参与生产过程。为了加快生产速度,从仓库运送进车间的铜丝卷盘通常先被堆放在生产区域附近,待需要使用时再由工人转运到指定位置。由于铜丝卷盘很重,在人工转运的过程中非常费力且会花费较长时间,对生产进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的铜丝卷盘搬运机构,旨在解决人工难以转运铜丝卷盘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的铜丝卷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连接杆、撬杆、U形叉及配重;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面安装有滚轮;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移动底座的顶面,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形成有双耳座;所述撬杆中部的两侧对称形成有销轴,所述销轴安装在所述双耳座中,所述撬杆的水平段形成有滑槽;所述U形叉垂直安装在所述撬杆的竖直段的底端;所述配重包括滑块和配重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安装在所述滑槽中,所述滑块的底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滚轮与所述移动底座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滚轮的数量为3-6个,所述滚轮为万向轮。更进一步地,所述撬杆水平段的右端形成有握把,所述握把上形成有防滑纹。更进一步地,所述U形叉与所述撬杆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U形叉上包裹有橡胶层。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所述配重块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杠杆原理,通过设置撬杆并调整配重的力臂大小,本技术可以轻松将待转运的铜丝卷盘抬起,再通过滚轮将其移动到指定位置。整体而言,本技术原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撬杆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配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3,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的铜丝卷盘搬运机构,包括移动底座1、连接杆2、撬杆3、U形叉4及配重5;移动底座1为板状物,移动底座1的底面安装有滚轮101;连接杆2的底端固定在移动底座1的顶面,连接杆2与移动底座1垂直,连接杆2的顶端形成有双耳座201;撬杆3中部的两侧对称形成有销轴301,销轴301安装在双耳座201中,撬杆3可绕销轴301的中心轴线旋转;撬杆3的水平段形成有滑槽302,滑槽302沿竖直方向贯通撬杆3的水平段,滑槽302的截面成倒“凸”字型;U形叉4垂直安装在撬杆3的竖直段的底端;配重5包括滑块501和配重块502,滑块501的顶端安装在滑槽302中,滑块501的底端穿出撬杆3与配重块501连接。滚轮101与移动底座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当滚轮101损坏时方便拆下维修或更换;滚轮101的数量为3-6个,可维持本技术的整体平衡,且保证受力合理;滚轮101为万向轮,可以更加灵活地旋转、移动,方便操作。撬杆3水平段的右端形成有握把303,使用者在握持时更加方便且省力;握把303上形成有防滑纹,增大与使用者手部的摩擦,防滑的同时提升使用者握持的舒适度。U形叉4与撬杆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当待转运的铜丝卷盘6的尺寸发生变化时,可以更换不同尺寸的U形叉以适配铜丝卷盘6。U形叉4上包裹有橡胶层,可增加U形叉4的顶面与铜丝卷盘6的上侧挡板601之间的摩擦,避免铜丝卷盘6在转运过程中滑落,同时也可以起到缓冲减震作用,避免U形叉4碰撞铜丝造成损坏。滑块501与配重块50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当待转运的铜丝卷盘6的重量发生变化时,可以相应更换配重块502,以满足平衡。在使用本技术转运铜丝卷盘6时,首先根据待转运的铜丝卷盘6的尺寸和重量选择并安装合适的U形叉4和配重块502,将滑块501移动到滑槽302靠近销轴301的一端,抬高握把303使U形叉4向下倾斜,推动握把303使U形叉4的顶面位于待转运的铜丝卷盘6的上侧挡板601的下方。移动滑块501使铜丝卷盘6与配重5平衡,此时U形叉4上翘,铜丝卷盘6被抬离地面,操控握把303移动铜丝卷盘6到指定位置,上抬握把303,铜丝卷盘6被放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杠杆原理,通过设置撬杆3并调整配重5的力臂大小,本技术可以轻松将待转运的铜丝卷盘6抬起,再通过滚轮101将其移动到指定位置。整体而言,本技术原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的铜丝卷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连接杆(2)、撬杆(3)、U形叉(4)及配重(5);/n所述移动底座(1)的底面安装有滚轮(101);/n所述连接杆(2)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移动底座(1)的顶面,所述连接杆(2)的顶端形成有双耳座(201);/n所述撬杆(3)中部的两侧对称形成有销轴(301),所述销轴(301)安装在所述双耳座(201)中,所述撬杆(3)的水平段形成有滑槽(302);/n所述U形叉(4)垂直安装在所述撬杆(3)的竖直段的底端;/n所述配重(5)包括滑块(501)和配重块(502),所述滑块(501)的顶端安装在所述滑槽(302)中,所述滑块(501)的底端与所述配重块(50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的铜丝卷盘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连接杆(2)、撬杆(3)、U形叉(4)及配重(5);
所述移动底座(1)的底面安装有滚轮(101);
所述连接杆(2)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移动底座(1)的顶面,所述连接杆(2)的顶端形成有双耳座(201);
所述撬杆(3)中部的两侧对称形成有销轴(301),所述销轴(301)安装在所述双耳座(201)中,所述撬杆(3)的水平段形成有滑槽(302);
所述U形叉(4)垂直安装在所述撬杆(3)的竖直段的底端;
所述配重(5)包括滑块(501)和配重块(502),所述滑块(501)的顶端安装在所述滑槽(302)中,所述滑块(501)的底端与所述配重块(50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电缆生产用的铜丝卷盘搬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淑香
申请(专利权)人:詹淑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