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防小动物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94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建筑的百叶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雨防小动物百叶窗,包括窗框和与窗框连接的相互之间依次连接的中百叶;中百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通风隔板、本体部和第一连接部;中百叶相互之间通过通风隔板和第一连接部进行连接;位于窗框上部的中百叶通过本体部与窗框连接,位于窗框下部的中百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窗框连接;通风隔板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保证通风效果,满足设备运行环境要求,在满足了防雨、通风、防护的功能要求前提下,更能有效防止蛇、鼠等动物的侵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雨防小动物百叶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建筑的百叶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雨防小动物百叶窗。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在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普通百叶窗一般具有采光、防雨、通风等作用,但多采用单层百叶防护结构以保证其使用性能。在变电站设备室的百叶窗设计中,不仅需要有通风效果满足散发由设备运行产大量的热量,同时应遮挡阳光避免电器设备长时间受光照影响使其老化简短使用寿命,最后还应防止南方地区的强台风天气,避免雨水灌入设备房损坏设备等要求,而若采用自动排风系统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想要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自动排风系统则需长期启用,也将会加大通风设备故障率、不利于人员检修等问题,且自动排风系统的运行直接加大建造成本和使用期间的整体维护成本,最后一般大型变电站多建设在郊区、山区等较为偏远的位置,由于蛇、鼠等小动物经变电站配电室、变压器室、主控室的门窗中爬入室内,对设备室的电器经常造成损坏,如CN204031647U公开的百叶窗结构及具有百叶窗结构的机柜,百叶窗结构为依次排列的多根窗条,多根窗条之间设有间隙,并不能起到防雨防小动物的动能,故普通百叶窗设计不能满足以上功能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普通百叶窗防水防雨通风能力有限、不能有效防止蛇鼠等动物进入设备区域损坏设备、防护防盗功能有限等问题,提供一种防雨防小动物百叶窗,可有效解决变电站中百叶窗通风、采光、漏雨、小动物进入损坏电器设备等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雨防小动物百叶窗,其中,包括窗框和与窗框连接的中百叶;中百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通风隔板、本体部和第一连接部;中百叶相互之间通过通风隔板和第一连接部进行连接;位于窗框上部的中百叶通过本体部与窗框连接,位于窗框下部的中百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窗框连接;通风隔板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窗框之间设有中百叶,中百叶与窗框固定连接,同时窗框之间的中百叶通过中百叶的通风隔板和第一连接部进行相互之间的连接。通风隔板上设有通风孔,通过通风孔进行通气。中百叶的通风隔板、本体部和第一连接部能起到隔离作用,减少小动物和雨水通过百叶窗。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窗框顶端与中百叶之间还设置有上百叶,上百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本体部和第一连接部;上百叶的第一连接部与中百叶的通风面隔板连接,上百叶的本体部与窗框连接。上百叶在结构上适配窗框和中百叶的结构,起到窗框与中百叶之间的过渡连接作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中百叶和窗框底端之间还设有有下百叶,下百叶包括有本体部、通风隔板和第二连接部;中百叶的第一连接部与下百叶的通风面隔板连接,下百叶的第二连接部与窗框连接。下百叶在结构上适配窗框和中百叶的结构,起到窗框与中百叶之间的过渡连接作用。优选地,第一连接部设有勾体,勾体与通风隔板连接。勾体对通风隔板起到位置支撑和连接的作用,通风隔板与勾体连接后,勾体能勾住通风隔板,同时可以通过焊接等连接方式进一步增加勾体与通风隔板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窗框设有护槽;上百叶、中百叶、下百叶分别与护槽连接。窗框的护槽用于固定连接上百叶、中百叶、下百叶,实现定位作用,增加百叶窗的结构稳定性。优选地,窗框底部的护槽设有排水孔。当窗框出现积水时,能通过排水孔实现积水的排出,避免积水过多出现泄漏,增加百叶窗的防护性能。优选地,窗框连接有防盗窗。防盗窗能有效增加百叶窗的防盗性能。优选地,防盗窗由窗架、设于窗架内的不锈钢管材构成,窗架与窗框连接。优选地,不锈钢管材与窗架点焊连接。优选地,窗框上设有分割杆,上百叶、中百叶、下百叶设置在分割杆与窗框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百叶、中百叶、下百叶由上至下逐层安装后焊接在窗框护槽上,形成有效防止小动物进入的隔挡结构;通风隔板上设有通风孔,使百叶既保证通风效果,又满足外观新颖的要求,更重要的其防小动物、防雨功能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防盗窗和百叶窗结合的双层设计,有效提高了防护、防盗能力,同时可减低南方地区强台风天气的侵害,不仅满足了防雨、通风、防护、防盗的功能要求,更能有效防止蛇、鼠等动物的侵入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上百页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百叶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百叶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上百页、中百叶、下百叶连接后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风隔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百叶窗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百叶窗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百叶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有分割杆的百叶窗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2和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雨防小动物百叶窗,包括窗框6和与窗框6连接的相互之间依次连接的中百叶,中百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通风隔板2、本体部1和第一连接部3,中百叶相互之间通过通风隔板2和第一连接部3进行连接。如图5所示,通风隔板2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5。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窗框6顶端与中百叶之间还设置有上百叶,图1为上百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上百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本体部1和第一连接部3,上百叶的第一连接部3与中百叶的通风面隔板连接。中百叶和窗框6底端之间还设有有下百叶,图3为下百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下百叶包括有本体部1、通风隔板2和第二连接部4,中百叶的第一连接部3与下百叶的通风面隔板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上百叶的第一连接部3与中百叶的通风面隔板连接,以及下百叶的通风面隔板与中百叶的第一连接部3连接,第一连接部3设有勾体9,勾体9的设置便于实现焊接连接。本实施例中,窗框6设有护槽,上百叶、中百叶、下百叶分别与护槽连接,窗框6的护槽用于固定连接上百叶、中百叶、下百叶,实现定位作用,增加百叶窗的结构稳定性。如图6所示,窗框6底部的护槽设有排水孔7,在阴雨天气环境影响下,当窗框6出现积水时,能通过排水孔7实现积水的排出,避免积水过多出现泄漏。窗框6上设有分割杆9,上百叶、中百叶、下百叶设置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雨防小动物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和与窗框连接的中百叶;所述中百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通风隔板、本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中百叶相互之间通过通风隔板和第一连接部进行连接;位于窗框上部的中百叶通过本体部与窗框连接,位于窗框下部的中百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窗框连接;所述通风隔板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雨防小动物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和与窗框连接的中百叶;所述中百叶包括有依次连接的通风隔板、本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中百叶相互之间通过通风隔板和第一连接部进行连接;位于窗框上部的中百叶通过本体部与窗框连接,位于窗框下部的中百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窗框连接;所述通风隔板上设有若干个通风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雨防小动物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顶端与中百叶之间还设置有上百叶,所述上百叶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本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上百叶的第一连接部与中百叶的通风面隔板连接,所述上百叶的本体部与窗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雨防小动物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百叶和窗框底端之间还设有有下百叶,所述下百叶包括有本体部、通风隔板和第二连接部;所述中百叶的第一连接部与下百叶的通风面隔板连接,所述下百叶的第二连接部与窗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雨防小动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智杰邹巍王锡深梁祖鸿李子新张晓光郑日平姚攀施明李勇杨伟冬周游王硕陈瑞华李冶梁铸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