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89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送料装置,包括:载台、第一驱动组件和取料组件,载台用于承载待加工件;载台承载于第一驱动组件上,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待加工件相对载台进行分离运动;取料组件能够接近或远离载台,取料组件用于带动分离于载台的待加工件运动,取料组件带动待加工件移动,从而可以将待加工件送入工艺腔室内进行加工,铝载板不需要带动待加工件进出工艺腔室,保证铝载板的表面温度不易发生变化,从而避免铝载板表面温度不均匀而对待加工件的品质产生影响,而且本申请中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和取料组件相配合,从而自动将待加工件送入工艺腔室内,提高将待加工件放入工艺腔室的自动化程度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镀膜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光伏设备中镀膜的技术指标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光伏设备中需要将硅片放在一块铝载板上,铝载板带动硅片进出工艺腔室,铝载板进出工艺腔室会经过升温和降温过程,难免会出现铝载板表面温度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放置于铝载板上的硅片表面温度不均匀,如果硅片的表面温度不均匀会导致镀层厚度不均匀,影响镀膜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送料装置,包括:载台,用于承载待加工件;第一驱动组件,载台承载于第一驱动组件上,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待加工件相对载台进行分离运动;取料组件,取料组件能够接近或远离载台,取料组件用于带动分离于载台的待加工件运动。本技术提供的送料装置包括:载台、第一驱动组件和取料组件;待加工件放置于载台上,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待加工件与载台分离,使得载台不易对待加工件产生干涉,取料组件能够取走分离于载台的待加工件,能够理解的是,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待加工件移动至预定位置,取料组件接近载台的过程中经过预定位置,从而取走预定位置的待加工件,取料组件带动待加工件移动,从而可以将待加工件送入工艺腔室内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可以将相关技术的铝载板始终放置于工艺腔室内,铝载板不需要带动待加工件进出工艺腔室,保证铝载板的表面温度不易发生变化,从而避免铝载板表面温度不均匀而对待加工件的品质产生影响,而且本申请中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和取料组件相配合,从而自动将待加工件送入工艺腔室内,提高将待加工件放入工艺腔室的自动化程度和便利性。另外,取料组件可以带动待加工件移出工艺腔室,具体地,可以在工艺腔室内同样设置第一驱动组件,从而将铝载板上的待加工件分离于铝载板,待加工件加工完成后,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加工后的加工件移出工艺腔室。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送料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载台上设有通孔;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承载件,用于承载载台;滑动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承载件移动;送料装置还包括:支撑板,连接于滑动件;驱动柱,设置于支撑板上,至少部分驱动柱能够穿过通孔,以将待加工件抬高于载台。在该设计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承载件和滑动件,滑动件能够相对承载件移动,具体地,滑动件能够接近或远离载台,滑动件带动支撑板移动,支撑板对驱动柱起到承载作用,使得支撑板带动驱动柱沿接近或远离载台的方向移动,载台上设有通孔,驱动柱被驱动过程中能够穿过通孔,待加工件放置于通孔处,驱动柱穿过通孔并将待加工件抬高于载台,实现待加工件与载台的分离过程,驱动柱将待加工件抬高至预定位置,取料组件经过预定位置并将待加工件取走,从而能够带动待加工件进出工艺腔室。另外,通孔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驱动柱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一致,使得取料组件能够同时带动批量待加工件移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送料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于承载件,第二驱动组件能够带动第一驱动组件进行升降。在该设计中,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第一驱动组件升降,从而使得载台在第一驱动组件的带动下也能够实现升降。驱动过程为: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组件上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载台上升至第一预定位置后,滑动件带动驱动柱上升并将待加工件抬高至第二预定位置,使得取料组件能够取走待加工件。能够理解的是,驱动柱与待加工件的接触面积较小,驱动柱对待加工件的承载稳定件较低,如果通过驱动柱带动待加工件升高的行程较长,容易出现待加工件脱落于驱动柱的情况发生,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第二驱动组件上升,从而降低载台与第二预定位置的间距,进而降低驱动柱抬高待加工件的行程,降低待加工件脱落驱动柱的可能性。另外,可以通过机械手将待加工件放置于载台上,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将载台抬高,有利于机械手稳定地将待加工件放置于载台上。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第一驱动组件中的一个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驱动组件中的一个设于载台移动方向上的同一侧。在该设计中,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分别为至少一个,且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位于载台移动方向上的同一侧,使得第二驱动组件能够稳定地对第一驱动组件进行驱动。具体地,可以设置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一驱动组件位于载台移动方向上的两侧,第二驱动组件同样位于载台移动方向上的两侧,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对载台的两侧起到承载作用,使得载台两侧受力平衡,第二驱动组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载台稳定地升降,进而通过载台带动待加工件稳定地升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板的一侧连接于两个第一驱动组件中的一个上,支撑板的另一侧连接于两个第一驱动组件的另一个上。在该设计中,支撑板的一侧与一个第一驱动组件连接,支撑板的另一侧与另一个第一驱动组件连接,即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同时驱动同一个支撑板移动,从而使得支撑板上的多个驱动柱同步移动,进而提高驱动柱带动待加工件移动的同步性,也能够避免驱动柱出现偏转而与载台出现碰撞的情况发生。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于滑动件或支撑板一体设置于滑动件上。在该设计中,设置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于滑动件,从而便于对第一驱动组件进行维护,也可以将支撑板一体设置于滑动件上,从而保证支撑板与滑动件的结构稳定性,进而保证送料装置上下料过程的稳定性。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载台包括:本体;定位部,连接于本体,定位部用于定位待加工件,定位部上设有通孔。在该设计中,载台包括本体和定位部,定位部连接于本体,定位部用于定位待加工件,使得待加工件能够被准确地定位至通孔处,进而保证待加工件能够被稳定地抬高于载台。具体地,可以设置定位部背离支撑部的端面被构造为内凹状,将待加工件放置于载台上的过程中,待加工件能够容置于定位部的内凹区域内,通孔设置于定位部上,能够理解的是,内凹区域的中心点处设置有通孔,一方面,内凹区域对待加工件起到定位作用,使得待加工件能够被准确地放置于通孔处,有利于驱动柱对待加工件进行推动,另一方面内凹区域对待加工件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待加工件相对载台移动,使得待加工件稳定地承载于载台上,且待加工件在内凹区域内下降,使得待加工件的中心点能够与通孔的中心线重合,从而有利于待加工件平衡地承载于驱动柱上,有利于驱动柱稳定地将待加工件抬高于载台。同样地,可以设置定位部为上下均有开口的倒圆台,倒圆台底部的开口与通孔同轴线设置,倒圆台的内壁能够对待加工件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待加工件能够稳定地滑动至载台表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取料组件包括:滑动板;至少两个连接板,间隔设于滑动板上;至少两个承载板,至少两个承载板中的一个承载板与至少两个连接板中的一个连接板相连;至少两个连接板、至少两个承载板与滑动板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承载板中的相邻承载板之间留有供驱动柱部分穿过的间隙。在该设计中,取料组件包括:滑动板、至少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载台,用于承载待加工件;/n第一驱动组件,所述载台承载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待加工件相对所述载台进行分离运动;/n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能够接近或远离所述载台,所述取料组件用于带动分离于所述载台的所述待加工件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台,用于承载待加工件;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载台承载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待加工件相对所述载台进行分离运动;
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能够接近或远离所述载台,所述取料组件用于带动分离于所述载台的所述待加工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上设有通孔;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载台;
滑动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所述承载件移动;
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
支撑板,连接于所述滑动件;
驱动柱,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至少部分所述驱动柱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以将所述待加工件抬高于所述载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承载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进行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中的一个以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中的一个设于所述载台移动方向上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滑动件或所述支撑板一体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军杨虎朱海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