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88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放置架,包括支撑模块,搁置模块以及辅助模块,所述支撑模块用于支撑和移动轮胎放置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下方的脚轮,所述搁置模块设置于支撑模块上方,用于放置轮胎,包括搁置平台和伸缩杆,所述辅助模块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下端设置有升降杆,所述辅助模块与搁置模块并列设置,且置于支撑模块上方,用于辅助轮胎放置于搁置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逐层堆放的方式增大了放置架的放置空间,加大了空间利用率,采用升降平台的方式将轮胎送至放置架内,对轮胎进行存取,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生活中不易拿取轮胎的不足,同时,置物架底部设置了万向轮,便于对置物架进行移动,提高了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放置架
本技术涉及轮胎的
,尤其涉及一种轮胎放置架。
技术介绍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座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承受着汽车的重量,轮胎在汽车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轮胎在汽车各部件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对汽车行驶性能影响很大,轮胎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运输经济效益,目前,仓库中或者售卖处存放轮胎一般采用堆放的方式进行存储,这样的方式不但增大了存储空间,还不利于轮胎的性能保护,损伤轮胎,同时还不易取放,因此需要一种专门用于放置轮胎,便于拿取方便移动的轮胎放置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现有轮胎放置架的不足,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放置架,其能够提供更大存放的空间,方便对轮胎的存取以及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移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放置架,其包括,支撑模块,用于支撑和移动轮胎放置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下方的脚轮;搁置模块,所述搁置模块设置于支撑模块上方,用来放置轮胎,包括搁置平台以及伸缩杆;辅助模块,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下端设置有升降杆;所述辅助模块与搁置模块并列设置,且置于支撑模块上方,用于辅助轮胎放置于搁置模块。作为本技术所述轮胎放置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搁置平台的上端表面设置有隔档板,所述隔档板均匀设置,组成多个相同且独立的搁置空间,且搁置空底部都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表面凹进板体具有一定宽度的弧形槽,且宽度对应轮胎宽度,用于对所放置的轮胎进行限位。作为本技术所述轮胎放置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搁置空间开口处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坡度向限位槽方向下倾斜20°,且所述伸缩杆设置于搁置模块后侧板体内侧面。搁置模块设置为前侧面开口的矩形箱体;所述伸缩杆伸缩长度有限,具有一定的行程限制,且伸缩杆端头处与轮胎接触,设置为球体圆滑端头。作为本技术所述轮胎放置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电机以及气缸;所述电机控制气升降运动,所述气缸通过升降杆控制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通过升降将轮胎送至与相应的搁置平台水平,升降平台上端表面都设置有隔档板和限位槽,用于稳固轮胎,升降平台底部与升降杆连接,连接处设置有圆柱形定位槽,所述升降杆顶端与定位槽凹凸配合。作为本技术所述轮胎放置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内电机与伸缩杆相连,电机控制伸缩杆前后伸缩将轮胎推出至升降平台表面。所述搁置模块后侧板体外侧面设置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与伸缩杆相对设置,控制伸缩杆伸缩。作为本技术所述轮胎放置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平台设置为U型结构,前后开口,后侧与搁置模块连接,前侧设置有运送面,所述运送面设置为有倾斜角度的直三角板块,直角边与升降平台的前侧边缘贴合。作为本技术所述轮胎放置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杆设置于升降平台底部四角,所述气缸分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左侧升降杆共用第一气缸,右侧升降杆共用第二气缸。作为本技术所述轮胎放置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还设置有电磁阀以及小型气泵,所述气泵为气缸提供气源,与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与气缸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轮胎放置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搁置模块后侧、左侧以及右侧板体都设置了矩形孔。作为本技术所述轮胎放置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脚轮设置于底座底部,与地面接触,位于底部四角,用于支撑和移动底座,所述脚轮设置为前边两个定向轮,后边推动的是两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带有刹车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了逐层堆放的方式增大了放置架的放置空间,加大了空间利用率,采用升降平台的方式将轮胎送至放置架内,对轮胎进行存取,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生活中不易拿取轮胎的不足,同时,置物架底部设置了万向轮,便于对置物架进行移动,提高了使用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轮胎放置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轮胎放置架的辅助模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轮胎放置架的支撑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轮胎放置架的单个搁置空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再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实施例1参照图1~4,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胎放置架,所述轮胎置物架包括支撑模块100,搁置模块200以及辅助模块300,搁置模块200与辅助模块300并列设置于支撑模块100上方,搁置模块200是用来存放轮胎的模块,通过辅助模块300实现对搁置模块200的轮胎进行存取。为便于后续的结构说明,本技术定义搁置模块200的前后左右为本文的参考方向,所述搁置模块200的前侧为轮胎进出的开口侧,以图1为例正视前侧的角度定义的左右即为搁置模块200的左侧右侧,后侧即与前侧相对的方向,轮胎放置架整体方向即为正常使用过程中以搁置模块200作为参考的方向。具体的,支撑模块100包括底座101以及设置于底座下方的脚轮102,用于支撑整个结构,脚轮102可移动支撑模块100、搁置模块200以及辅助模块300,所述底座101分为左右两侧,左侧支撑搁置模块200,右侧高度设置低于左侧,表面与所述升降杆302的底端相连,所述升降杆302底部的下端固定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模块(100),包括底座(101)以及设置于底座下方的脚轮(102);/n搁置模块(200),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101)上的支撑件(202)以及横向固定于所述支撑件(202)上的搁置平台(201);以及,/n辅助模块(300),包括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01)上的升降杆(302)以及固定于所述升降杆(302)上端的升降平台(301),所述辅助模块(300)位于所述搁置模块(200)的开口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模块(100),包括底座(101)以及设置于底座下方的脚轮(102);
搁置模块(200),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101)上的支撑件(202)以及横向固定于所述支撑件(202)上的搁置平台(201);以及,
辅助模块(300),包括下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01)上的升降杆(302)以及固定于所述升降杆(302)上端的升降平台(301),所述辅助模块(300)位于所述搁置模块(200)的开口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平台(201)的上端表面设置有第一隔档板(203),所述第一隔档板(203)均匀设置,形成各个相同且并列的搁置空间(M),且各个所述搁置空间(M)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04);
所述第一限位槽(204)为自所述搁置平台(201)的表面向内凹陷的弧形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空间(M)开口处设置有斜面(205),所述斜面(205)坡度向所述第一限位槽(204)方向下倾斜20°,搁置模块(200)设置为前侧面开口的矩形箱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升降平台(301)上端表面都设置有第二隔档板(303)和所述第二隔档板(303)与所述第一隔档板(203)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艮春王恒宜王娣
申请(专利权)人:捷德凯托普江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