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窦洪彪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86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包括平面板,所述平面板的数目为两块,两块平面板相互平行且成前后侧中心对称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结构领域。该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通过两块平面板配合连接臂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减小了空间占用,便于储放和长途运输,通过向定位孔内侧穿套螺纹锁定杆构成剪力墙的框架结构,便于拼接操作,能够有效的提升模块化拼装和建设作业,提升作业效率,通过在纵向管座内穿套第一水平抗力杆,在横向管座和套环内穿套第二水平抗力杆实现了剪力墙骨架的快速构建,受力分摊效果更好,强度更高,且便于维护。这解决了现有剪力墙装配材料分散,不便与装配运输,也不便于模块化建筑作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
技术介绍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8951971A)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剪力墙,包括钢结构芯架和连接于钢结构芯架的多块墙板,多块墙板围合形成浇筑空间,钢结构芯架包括上下相间设置的多块加劲板。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该结构整体通过多部分配件进行装配而成,配件构件空间占用固定,不便于储放和运输调运;2、该结构较为分散,其构件之间连接性不强,本身装配时需要大量的配件相互堆叠组放,然后连接构成整体,不便于现有的模块化建筑作业;3、该结构本身骨架构件操作复杂,不便与对因水平剪力和承载力而变形的主要承载硬件进行更替,后期维护作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解决了现有剪力墙装配材料分散,不便与装配运输,也不便于模块化建筑作业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包括平面板,所述平面板的数目为两块,两块平面板相互平行且成前后侧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平面板的表面镶嵌有贯通其前后侧的纵向管座。所述平面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侧旋转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前后侧的活动槽的内侧。>所述连接臂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的中部串联有套环,所述竖直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旋转连接在上下侧的两个连接臂的中部。所述平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对位板,所述第一对位板的内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向管座,所述第一对位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对位板,所述第二对位板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平面板的内侧,所述工字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对位板,所述第三对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平面板的内侧,所述第三对位板与第一对位板和第二对位板相互配合,所述第三对位板和第二对位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纵向管座的内侧穿套有第一水平抗力杆,所述第一水平抗力杆的两端分别贯穿前后两侧的纵向管座并延伸至其外端。所述横向管座的内侧穿套有第二水平抗力杆,所述第二水平抗力杆的两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侧的横向管座并延伸至其外端。前后侧位置相对的两个定位孔之间穿套有螺纹锁定杆,所述螺纹锁定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套,所述螺母套的一端与平面板的表面相互抵触。优选的,所述平面板的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拼装母板和拼装公板,拼装母板与拼装公板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纵向管座成对设置在平面板的正面的中部,且相邻的纵向管座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对位板与第三对位板侧表面长度和为第一水平抗力杆长度的0.8倍。优选的,所述工字钢上下侧平行设置,前后侧的所述工字钢上下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三对位板、第二对位板和第一对位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坡形咬合面,所述第三对位板分别与第一对位板和第二对位板的表面相互契合。优选的,所述定位孔贯通平面板的内侧并延伸至其外部,所述定位孔开设在两个第二水平抗力杆的上下相背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抗力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水平抗力杆的上下侧,所述第二水平抗力杆的两端穿插有与其轴线垂直的活销。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减小剪力墙拼装结构设计复杂度和精简拼装过程的基础上,还实现其剪力墙的快速维护。(2)该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通过两块平面板配合连接臂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不仅使两块平面板形成了一体化结构便于建筑的模块化装配作业,同时使得两块平面板之间能够相互交错堆叠,减小了其堆放时的空间占用,提升了其运输时的紧凑性,便于构件的储放和长途运输。(3)该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通过向定位孔内侧穿套螺纹锁定杆实现了两个平面板之间的相离展开,并配合第一对位板和第三对位板之间的相互契合构成剪力墙的框架结构,该结构具有良好的外形特征,便于剪力墙墙体的拼接操作,操作更加便捷,能够有效的提升模块化拼装和建设作业,减少工程作业时间,提升作业效率。(4)该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通过在纵向管座内穿套第一水平抗力杆,在横向管座和套环内穿套第二水平抗力杆不仅实现了剪力墙骨架的快速构建,且能够对两个平面板实现位置限定效果,提升了剪力墙墙体的结构的一体化,使得剪力墙本身受力时,水平剪力以及竖直的承载力能够有效的传导至剪力墙的各个部位,避免局部受力过大,受力分摊效果更好,强度更高,且通过对第一水平抗力杆和第二水平抗力杆的更替能够实现对剪力墙的快速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装配状态下的俯剖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平面板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收纳状态下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收纳状态下的俯剖图。图中:1、平面板;2、纵向管座;3、活动槽;4、连接臂;5、竖直杆;6、套环;7、第一对位板;8、横向管座;9、第二对位板;10、工字钢;11、第三对位板;12、定位孔;13、第一水平抗力杆;14、第二水平抗力杆;15、螺纹锁定杆;16、螺母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包括平面板1,平面板1的数目为两块,两块平面板1相互平行且成前后侧中心对称设置。平面板1的表面镶嵌有贯通其前后侧的纵向管座2。平面板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有活动槽3,活动槽3的内侧旋转连接有连接臂4,连接臂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前后侧的活动槽3的内侧。连接臂4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竖直杆5,竖直杆5的中部串联有套环6,竖直杆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旋转连接在上下侧的两个连接臂4的中部。平面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对位板7,第一对位板7的内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向管座8,第一对位板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对位板9,第二对位板9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工字钢10,工字钢10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平面板1的内侧,工字钢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对位板11,第三对位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平面板1的内侧,第三对位板11与第一对位板7和第二对位板9相互配合,第三对位板11和第二对位板9的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12。纵向管座2的内侧穿套有第一水平抗力杆13,第一水平抗力杆13的两端分别贯穿前后两侧的纵向管座2并延伸至其外端。横向管座8的内侧穿套有第二水平抗力杆14,第二水平抗力杆14的两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侧的横向管座8并延伸至其外端。前后侧位置相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包括平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板(1)的数目为两块,两块平面板(1)相互平行且成前后侧中心对称设置;/n所述平面板(1)的表面镶嵌有贯通其前后侧的纵向管座(2);/n所述平面板(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有活动槽(3),所述活动槽(3)的内侧旋转连接有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前后侧的活动槽(3)的内侧;/n所述连接臂(4)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竖直杆(5),所述竖直杆(5)的中部串联有套环(6),所述竖直杆(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旋转连接在上下侧的两个连接臂(4)的中部;/n所述平面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对位板(7),所述第一对位板(7)的内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向管座(8),所述第一对位板(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对位板(9),所述第二对位板(9)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工字钢(10),所述工字钢(10)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平面板(1)的内侧,所述工字钢(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对位板(11),所述第三对位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平面板(1)的内侧,所述第三对位板(11)与第一对位板(7)和第二对位板(9)相互配合,所述第三对位板(11)和第二对位板(9)的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12);/n所述纵向管座(2)的内侧穿套有第一水平抗力杆(13),所述第一水平抗力杆(13)的两端分别贯穿前后两侧的纵向管座(2)并延伸至其外端;所述横向管座(8)的内侧穿套有第二水平抗力杆(14),所述第二水平抗力杆(14)的两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侧的横向管座(8)并延伸至其外端;/n前后侧位置相对的两个定位孔(12)之间穿套有螺纹锁定杆(15),所述螺纹锁定杆(15)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套(16),所述螺母套(16)的一端与平面板(1)的表面相互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剪力墙结构,包括平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板(1)的数目为两块,两块平面板(1)相互平行且成前后侧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平面板(1)的表面镶嵌有贯通其前后侧的纵向管座(2);
所述平面板(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有活动槽(3),所述活动槽(3)的内侧旋转连接有连接臂(4),所述连接臂(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前后侧的活动槽(3)的内侧;
所述连接臂(4)的中部活动连接有竖直杆(5),所述竖直杆(5)的中部串联有套环(6),所述竖直杆(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旋转连接在上下侧的两个连接臂(4)的中部;
所述平面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对位板(7),所述第一对位板(7)的内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向管座(8),所述第一对位板(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对位板(9),所述第二对位板(9)的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工字钢(10),所述工字钢(10)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平面板(1)的内侧,所述工字钢(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对位板(11),所述第三对位板(1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平面板(1)的内侧,所述第三对位板(11)与第一对位板(7)和第二对位板(9)相互配合,所述第三对位板(11)和第二对位板(9)的表面均开设有定位孔(12);
所述纵向管座(2)的内侧穿套有第一水平抗力杆(13),所述第一水平抗力杆(13)的两端分别贯穿前后两侧的纵向管座(2)并延伸至其外端;所述横向管座(8)的内侧穿套有第二水平抗力杆(14),所述第二水平抗力杆(14)的两端分别贯穿左右两侧的横向管座(8)并延伸至其外端;
前后侧位置相对的两个定位孔(12)之间穿套有螺纹锁定杆(15),所述螺纹锁定杆(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洪彪张增荣
申请(专利权)人:窦洪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