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少文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425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包括压辊,滚膜轴,加温筒,加湿装置,吸尘装置,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轴通过轴承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之间;所述加温筒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侧架体的支架上;所述压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加温筒上;所述滚膜轴通过轴承连接活动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上方;所述加湿装置的两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上方;所述吸尘装置的吸尘罩固定连接在侧架体上,且吸尘装置位于加湿装置的前侧,在压辊对膜体进行挤压同时加温膜体,使膜上的胶进一步软化,提高粘性更容易贴在装饰板体的表面,可减少起泡的情况,配合加湿装置起到加湿的作用,可避免由于空气过于干燥而对贴膜过程产生不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
本技术属于覆膜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
技术介绍
常用的建筑装饰板生产中,基板板材成型后,需要进行覆膜处理,在板材运输过程中对板材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对于大多数工厂而言,板料加贴保护膜会很普遍且大量浪费人力,且人工方式也很难达到覆膜平整,不起泡、不皱折、不浮起的效果。同时,更存在效率低下,品质难以保证等缺陷,在现有的有些机械自动覆膜设备中由于受到施工车间内的气温、湿度等影响,使机械覆膜同样容易出现加工瑕疵,良品率下降。现有的比如专利号为CN201520120665.6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其基本描述为:该装置包括底座上设有支架、传送装置、整形装置,覆膜装置位于整形装置下游,整形装置包括补料机构、磨平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补料机构安装在支架上且位于传送带上方,磨平机构安装在支架上,磨平机构在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上位于补料机构下游,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补料机构和磨平机构沿导杆水平移动。基于上述专利描述,可以看出,类似上述专利的自动覆膜设备进行对装饰板进行覆膜加工时,当车间内的气温降低后,影响膜上胶的粘性,胶变硬会使粘性降低,从而增加了起泡的几率,车间内空气过于干燥同样会影响装饰膜的粘性,增加生产难度。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以解决类似上述专利的自动覆膜设备进行对装饰板进行覆膜加工时,当车间内的气温降低后,影响膜上胶的粘性,胶变硬会使粘性降低,从而增加了起泡的几率,车间内空气过于干燥同样会影响装饰膜的粘性,增加生产难度的问题。本技术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包括压辊,滚膜轴,加温筒,加湿装置,吸尘装置,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的轴通过轴承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之间;所述加温筒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侧架体的支架上;所述压辊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加温筒上;所述滚膜轴通过轴承连接活动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上方;所述加湿装置的两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上方;所述吸尘装置的吸尘罩固定连接在侧架体上,且吸尘装置位于加湿装置的前侧。进一步的,所述加温筒包括有温度控置器和加热管,所述加温筒为圆筒体,且加热管固定连接在加温筒的筒内,并且加热管的两端连接在温度控置器上。进一步的,所述压辊同样为圆筒形的不锈钢筒体,且压辊的内筒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加温筒的两端外表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吸尘装置包括有吸尘底座和吸气连接管,所述吸尘装置的吸尘罩为长条形横贯在传送装置的上方,所述吸尘装置的吸尘罩通过吸气连接管连接有吸尘底座。进一步的,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有蒸汽筒、进汽管、蒸馏水引出管和侧挡板,所述加湿装置的管体横截面呈开口朝下的内扣折弯结构,且加湿装置管体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挡板,所述蒸汽筒的出口连接进汽管,且进汽管接通在加湿装置管体内,所述加湿装置的管体另一端的侧挡板下方连接有两条蒸馏水引出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现有的覆膜设备上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在本结构的压辊内侧加设了加温筒,加温筒内部还安装有加热管,加热管为电热管,加热管通过温度控置器控制温度,将温度传递到压辊上,在压辊对膜体进行挤压同时加温膜体,使膜上的胶进一步软化,提高粘性更容易贴在装饰板体的表面,贴膜之前使用吸尘装置对装饰板的表面进行清理,可减少起泡的情况,配合现有的蒸汽筒产生蒸汽,再传入加湿装置的加湿管,蒸汽通过加湿装置加湿管的下方开口与装饰板接触,起到加湿的作用,可避免由于空气过于干燥而对贴膜过程产生不好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吸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加温筒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加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压辊;2、滚膜轴;3、加温筒;301、温度控置器;302、加热管;4、加湿装置;401、蒸汽筒;402、进汽管;403、蒸馏水引出管;404、侧挡板;5、吸尘装置;501、吸尘底座;502、吸气连接管;6、传送装置;7、侧架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包括压辊1,滚膜轴2,加温筒3,加湿装置4,吸尘装置5,传送装置6;传送装置6的轴通过轴承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7之间;加温筒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侧架体7的支架上;压辊1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加温筒3上;滚膜轴2通过轴承连接活动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7上方;加湿装置4的两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7上方;吸尘装置5的吸尘罩固定连接在侧架体7上,且吸尘装置5位于加湿装置4的前侧,吸尘装置5包括有吸尘底座501和吸气连接管502,吸尘装置5的吸尘罩为长条形横贯在传送装置6的上方,吸尘装置5的吸尘罩通过吸气连接管502连接有吸尘底座501此结构的吸尘装置5如图3所示,吸尘装置5设置在传送装置6的上方,滚膜轴2的上游,吸尘底座501为现有的吸尘器主体设备,在对装饰板进行覆膜之前可对装饰板进行除尘处理,减小腹膜后起泡的几率。其中,加温筒3包括有温度控置器301和加热管302,加温筒3为圆筒体,且加热管302固定连接在加温筒3的筒内,并且加热管302的两端连接在温度控置器301上,此结构的加温筒3如图4所示,压辊1同样为圆筒形的不锈钢筒体,且压辊1的内筒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加温筒3的两端外表面上,此结构的压辊1如图3所示,通过加温筒3和压辊1的配合,加温筒3内部还安装有加热管302,加热管302为电热管,加热管302通过温度控置器301控制温度,将温度传递到压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辊(1),滚膜轴(2),加温筒(3),加湿装置(4),吸尘装置(5),传送装置(6);所述传送装置(6)的轴通过轴承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7)之间;所述加温筒(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侧架体(7)的支架上;所述压辊(1)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加温筒(3)上;所述滚膜轴(2)通过轴承连接活动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7)上方;所述加湿装置(4)的两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7)上方;所述吸尘装置(5)的吸尘罩固定连接在侧架体(7)上,且吸尘装置(5)位于加湿装置(4)的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辊(1),滚膜轴(2),加温筒(3),加湿装置(4),吸尘装置(5),传送装置(6);所述传送装置(6)的轴通过轴承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7)之间;所述加温筒(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侧架体(7)的支架上;所述压辊(1)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加温筒(3)上;所述滚膜轴(2)通过轴承连接活动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7)上方;所述加湿装置(4)的两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两侧的侧架体(7)上方;所述吸尘装置(5)的吸尘罩固定连接在侧架体(7)上,且吸尘装置(5)位于加湿装置(4)的前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筒(3)包括有温度控置器(301)和加热管(302),所述加温筒(3)为圆筒体,且加热管(302)固定连接在加温筒(3)的筒内,并且加热管(302)的两端连接在温度控置器(30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装饰板覆膜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文
申请(专利权)人:陈少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