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5836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十二烯丁二酸与脂肪胺按摩尔比1∶1~1.05混合,混合后的物料于90~110℃下反应3‑4h,反应后得到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制得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在水性防锈剂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将十二烯基丁二酸分别与二环己胺或油胺在特定条件下反应,反应过程中无需使用溶剂,工艺简单,制得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能够直接应用到水性防锈剂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能够将现有十二烯基丁二酸防锈油体系应用到水性防锈剂中,并且克服了将上述防锈油体系应用到水性防锈剂时存在的游离胺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制备方法,还涉及上述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在水性防锈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防锈油中一般会加入十二烯基丁二酸以及二壬基萘磺酸钡或二壬基萘磺酸钙以提高防锈油的盐雾性能。由于十二烯基丁二酸(T746)是一种油溶性缓蚀剂,酸性较强且水溶性较差,因此只能被用作润滑油或防锈油添加剂,其在水性防锈体系的使用具有局限性。当将十二烯基丁二酸应用在水性防锈液中时,只能利用其较高的酸值(酸值为250mgKOH/g),通过与醇胺反应,从而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性,但是在该体系中添加醇胺后会使防锈剂中的游离胺含量变高,由于游离胺易于挥发,因此不仅会增加防锈剂的刺激性味道,而且还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十二烯基丁二酸应用在水性防锈体系存在的游离胺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得到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应用在水性防锈体系,防锈液中游离胺低,游离胺低一方面使防锈液呈中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防锈液的环保性以及降低操作人员的职业风险性。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十二烯丁二酸与脂肪胺按摩尔比1∶1~1.05混合,混合后的物料于90~110℃下反应3-4h,反应后得到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得到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酸值<10mgKOH/g,游离胺<10mgKOH/g。进一步优选,反应温度为100~105℃。其中,所述十二烯丁二酸的酸值大于230mgKOH/g。其中,所述脂肪胺为二环己胺或油胺。上述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制备方法制得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在水性防锈剂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水性防锈剂的pH值为7.0-7.7。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将十二烯基丁二酸分别与二环己胺或油胺在特定条件下直接反应,反应过程中无需使用溶剂,工艺简单,成本低,十二烯基丁二酸通过与油溶性的脂肪胺进行反应,不仅降低了溶液中的游离胺,而且还能使两个油溶性物质很好的溶于水中,因此制得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能够直接应用到水性防锈剂中;本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能够将现有十二烯基丁二酸防锈油体系应用到水性防锈剂中,并且克服了将上述防锈油体系应用到水性防锈剂时存在的游离胺高的问题;将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与二壬基萘磺酸胺盐配合使用应用在水性防锈剂中,可使水性防锈剂提供长期防锈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十二烯基丁二酸二环己胺的红外光谱图;图2为实施例2制得的十二烯基丁二酸油胺的红外光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284g十二烯基丁二酸与180g二环己胺混合,开启搅拌,边搅拌边加热至105℃,反应3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得到十二烯基丁二酸二环己胺,按照GB/T4945方法检测,得到的十二烯基丁二酸二环己胺酸值为5mgKOH/g,按照GB/T6365方法检测,游离胺为2mgKOH/g。实施例1十二烯基丁二酸二环己胺的结构式为: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284g十二烯基丁二酸与260g油胺混合,开启搅拌,边搅拌边加热至100℃,反应4h,反应过程中持续搅拌,得到十二烯基丁二酸油胺,按照GB/T4945方法检测,得到的十二烯基丁二酸油胺酸值为2mgKOH/g,按照GB/T6365方法检测,游离胺为5mgKOH/g。实施例2十二烯基丁二酸油胺的结构式为:实施例3将实施例1制得的十二烯基丁二酸二环己胺和实施例2制得的十二烯基丁二酸油胺制备中性水性防锈剂,该中性水性防锈剂由如下质量的组分混制而成:十二烯基丁二酸油胺8kg、十二烯基丁二酸二环己胺8kg、二壬基萘磺酸二环己胺7kg、二壬基萘磺酸油胺7kg、乙二醇单丁醚20kg、丙二醇单甲醚10kg、苯并三氮唑0.5kg以及水39.5kg。上述中性水性防锈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配方量的十二烯基丁二酸油胺、十二烯基丁二酸二环己胺、二壬基萘磺酸二环己胺、二壬基萘磺酸油胺、乙二醇单丁醚以及丙二醇单甲醚在常温下充分搅拌(搅拌时间>1h),然后加入配方量的水,继续搅拌2h以上,最后加入配方量的苯并三氮唑再搅拌30min即可,得到的中性水性防锈剂的pH值为7.0。取上述中性水性防锈剂50g溶于50g蒸馏水中,将得到的防锈液进行防锈试验:按照SH/T0081进行盐雾试验(连续喷雾),防锈时间为45h,0级。按照GB/T2361进行湿热试验,防锈时间为336h,0级。实施例4将实施例1制得的十二烯基丁二酸二环己胺和实施例2制得的十二烯基丁二酸油胺制备中性水性防锈剂,该中性水性防锈剂由如下质量的组分混制而成:十二烯基丁二酸油胺10kg、十二烯基丁二酸二环己胺10kg、二壬基萘磺酸二环己胺5kg、二壬基萘磺酸铵盐5kg、乙二醇单丁醚20kg、二乙二醇单丁醚10kg、苯并三氮唑0.5kg以及水39.5kg。上述中性水性防锈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配方量的十二烯基丁二酸油胺、十二烯基丁二酸二环己胺、二壬基萘磺酸二环己胺、二壬基萘磺酸铵盐、乙二醇单丁醚以及二乙二醇单丁醚在常温下充分搅拌(搅拌时间>1h),然后加入配方量的水,继续搅拌2h以上,最后加入配方量的苯并三氮唑再搅拌30min即可,得到的中性水性防锈剂的pH值为7.3。取上述中性水性防锈剂50g溶于50g蒸馏水中,将得到的防锈液进行防锈试验:按照SH/T0081进行盐雾试验(连续喷雾),防锈时间为48h,0级。按照GB/T2361进行湿热试验,防锈时间为360h,0级。市购嘉实多Rustilo4175,pH值9.1,盐雾实验<12h,湿热实验<72h。通过上述结果可知,防锈液的防锈性能远远大于市面上的碱性水性防锈剂。实施例3~4中性水性防锈剂配方中所使用的二壬基奈磺酸胺盐和二壬基萘磺酸铵盐均通过市售获得。仲胺盐的νNH2+出现在2700-2250cm-1区域,是一个强的宽带或是一组较尖锐的谱带;δNH2+出现在1620-1560cm-1区域是一个中等强度的谱带。伯胺盐在3000-2800cm-1之间出现强和宽的吸收带,由νNH3+基中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引起的。伯胺盐的δNH3+出现在1600cm-1和1550cm-1处附近两个吸收带,这相应于不对称和对称弯曲振动吸收带。图1中在2667cm-1存在较尖锐峰,在1616cm-1和1540cm-1出现振动吸收峰,证明二环己胺形成胺盐。图2中在2900cm-1存在宽的吸收带,在1637cm-1和1556cm-1出现振动吸收峰,证明油胺已经形成胺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十二烯丁二酸与脂肪胺按摩尔比1∶1~1.05混合,混合后的物料于90~110℃下反应3-4h,反应后得到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得到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酸值<10mg KOH/g,游离胺<10mg KOH/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十二烯丁二酸与脂肪胺按摩尔比1∶1~1.05混合,混合后的物料于90~110℃下反应3-4h,反应后得到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得到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酸值<10mgKOH/g,游离胺<10mgKOH/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二烯基丁二酸胺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100~10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栓郑威赵凯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科润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科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