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浩然专利>正文

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13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包括框架、输送带、拉簧、动力拉线和动力机构;输送带滑动安装在框架的轨道上,输送带绕至框架的前端连接动力拉线;动力机构设于框架后端,且连接输送带后端用于收卷输送带;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框架的前端,另一端与动力拉线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在动力机构与拉簧的牵拉作用配合下,实现输送线的前后移动,初始状态下,输送带被动力机构向后拉动且收卷于动力机构上,输送带向后移动的时候将拉动动力拉线,且通过动力拉线将拉簧拉伸;出货时,通过拉簧收缩复位,且通过动力拉线将输送带向前拉动,实现出货,且通过动力机构直接作用到输送线上,避免了传统输送带打滑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超市、无人售货机及自动仓库的
,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
技术介绍
市面上出现的自动售货机种类齐全,功能众多,但货道类型却十分单一,有常见的弹簧螺旋货道、输送带货道,有高精尖的S形堆积货道,还有集群的格子柜,传统的输送带货道一般主要由驱动轮,输送带从动轮,张紧装置及紧套其上的闭合输送带组成,驱动轮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输送带依靠驱动轮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拖动,利用驱动轮的正反转控制实现输送带的下拉和复位,以达到出货和上货的目的,其存在的技术问题是输送带复位过程效率低,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输送带在拉簧和动力拉线的作用下沿框架的轨道复位,效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制作方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包括框架、输送带、拉簧、动力拉线和动力机构;所述输送带滑动安装在框架的轨道上,输送带绕至框架的前端连接动力拉线;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框架后端,且连接输送带后端用于收卷输送带;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框架的前端,另一端与动力拉线相连;所述框架后端还固定设置有挂环,所述动力拉线由输送带前端穿过挂环后与拉簧连接;初始状态下,输送带被动力机构向后拉动且收卷于动力机构上,输送带向后移动的时候将拉动动力拉线,且通过动力拉线将拉簧拉伸,使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出货时,动力机构反向转动,取消其拉力,通过拉簧收缩复位,且通过动力拉线将输送带向前拉动,实现出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制作方便,成本低。进一步,所述拉簧与动力拉线之间通过一个动滑轮相连,动力拉线与拉簧连接的一端绕过动滑轮后于框架的后端相连,整体结构紧凑,动力拉线采用回折结构设计,其作用范围符合输送带的要求,同时满足拉簧的安装需求。进一步,所述框架内安装有支撑板,所述轨道位于支撑板上方,所述拉簧和动力拉线和均位于支撑板的下侧,输送带在轨道内时,可由支撑板进行支撑,以保证承载一定重量的货物,保持整个货道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输送带横向并列布置有多个,框架上对应各输送带的两侧均安装有隔板,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对应输送带的后端固定有出货隔板,可以根据货物大小改变货道宽度,货物之间设置有隔板,解决了较高货物容易倾倒的问题。进一步,还包括输送带从动轮,所述框架上对应每个输送带的前端安装有固定轴,所述输送带从动轮套装在固定轴上。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电机、绕线轮和轮轴,所述绕线轮安装于轮轴;所述轮轴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输送带固定于绕线轮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动力机构与拉簧的牵拉作用配合下,实现输送线的前后移动,初始状态下,输送带被动力机构向后拉动且收卷于动力机构上,输送带向后移动的时候将拉动动力拉线,且通过动力拉线将拉簧拉伸,使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出货时,动力机构反向转动,取消其拉力,通过拉簧收缩复位,且通过动力拉线将输送带向前拉动,实现出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制作方便,成本低,在无人超市、自动售货机、自动仓库等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图2中框架后端结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2中框架前端结构局部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框架1、隔板2、输送带3、支撑板4、动力机构5、动力拉线6、输送带从动轮7、固定轴8、拉簧10、动滑轮11、驱动电机13、绕线轮14、轮轴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包括框架1、输送带3、拉簧10、动力拉线6和动力机构5;所述输送带3滑动安装在框架1的轨道上,输送带3绕至框架1的前端连接动力拉线6;所述动力机构5设于框架1后端,且连接输送带3后端用于收卷输送带3;所述拉簧10的一端连接于框架1的前端,另一端与动力拉线6相连;所述框架1后端还固定设置有挂环,所述动力拉线6由输送带3前端穿过挂环后与拉簧10连接;初始状态下,输送带3被动力机构5向后拉动且收卷于动力机构5上,输送带3向后移动的时候将拉动动力拉线6,且通过动力拉线将拉簧10拉伸,使拉簧10处于拉伸状态;出货时,通过拉簧10收缩复位,且通过动力拉线6将输送带3向前拉动,实现出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制作方便,成本低。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簧10与动力拉线之间通过一个动滑轮11相连,动力拉线与拉簧10连接的一端绕过动滑轮11后于框架1的后端相连,整体结构紧凑,动力拉线6采用回折结构设计,其作用范围符合输送带3的要求,同时满足拉簧10的安装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内安装有支撑板4,所述轨道位于支撑板4上方,所述拉簧10和动力拉线和均位于支撑板4的下侧,输送带3在轨道内时,可由支撑板4进行支撑,以保证承载一定重量的货物,保持整个货道的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3横向并列布置有多个,框架1上对应各输送带3的两侧均安装有隔板2,相邻两个隔板2之间对应输送带3的后端固定有出货隔板2,可以根据货物大小改变货道宽度,货物之间设置有隔板2,解决了较高货物容易倾倒的问题。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输送带从动轮7,所述框架1上对应每个输送带3的前端安装有固定轴8,所述输送带从动轮7套装在固定轴8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5包括驱动电机13、绕线轮14和轮轴15,所述绕线轮14安装于轮轴15;所述轮轴15由驱动电机13驱动转动,输送带3固定于绕线轮14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输送带、拉簧、动力拉线和动力机构;/n所述输送带滑动安装在框架的轨道上,输送带绕至框架的前端连接动力拉线;/n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框架后端,且连接输送带后端用于收卷输送带;/n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框架的前端,另一端与动力拉线相连;/n所述框架后端还固定设置有挂环,所述动力拉线由输送带前端穿过挂环后与拉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输送带、拉簧、动力拉线和动力机构;
所述输送带滑动安装在框架的轨道上,输送带绕至框架的前端连接动力拉线;
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框架后端,且连接输送带后端用于收卷输送带;
所述拉簧的一端连接于框架的前端,另一端与动力拉线相连;
所述框架后端还固定设置有挂环,所述动力拉线由输送带前端穿过挂环后与拉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与动力拉线之间通过一个动滑轮相连,动力拉线与拉簧连接的一端绕过动滑轮后于框架的后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弹簧驱动电机复位式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田浩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