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及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02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内叶轮、中介壳体、外廓叶轮,内叶轮均匀分布在中介壳体内侧形成内流道,外廓叶轮均匀分布在中介壳体外侧形成外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被动螺旋桨充分提取并利用主流流体的周向旋流能量,将无效能量转化为有效能量;通过外流道流体的流动增加产生推力的工质流量,提高推进装置的推力;有效降低了主动螺旋桨的尾流速度,减少了尾流能量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及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海
,涉及一种能在普通螺旋桨基础上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及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螺旋桨推进是水面、水下航行器的主要动力形式。在现有技术中,螺旋桨实际工作时,从螺旋桨流出的水流除了具有沿螺旋桨轴线向后的轴向速度,还伴随有跟随螺旋桨桨叶旋转的周向速度。其中轴向速度产生推力,为有效速度,而周向旋转速度与轴向速度垂直,无法产生推进力,为无效速度,造成了能量的浪费。其次,水流的高速轴向运动在产生推力的同时也会带走能量。这两部分能量的损失使其推进效率进一步受到限制。而现有的单一螺旋桨尾流能量完全损耗掉,螺旋桨的推进效率较低,限制了整个航行器性能的提高。假如在普通螺旋桨后加以该功率-做功一体化的新型螺旋桨装置将提取并利用螺旋桨尾流中原本耗散的周向旋流动能,适当降低主动螺旋桨尾流的轴向速度,并提高流过整个动力装置的水流质量流量,能够在保证推力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推进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螺旋桨尾流存在一部分能量未能有效利提取并利用及该部分能量不能为水下航行器做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提取尾流中的功率与为航行器前进做功两个节能效果集中于一体的螺旋桨设计。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螺旋桨基本参数和各叶切面二维形状尺寸建立与螺旋桨曲面所有型值点空间坐标的关系式;步骤2,根据二维的叶切面型值表,确定被动螺旋桨三维坐标点云;步骤3,叶片建模,连接每个叶切面,连接导边、随边作引导线,然后进行放样;步骤4,根据被动螺旋浆的直径、螺距比及转速,确定叶片数量;步骤5,根据确定的螺旋浆叶片数量建立桨毂;步骤6,根据被动螺旋浆几何要素表修改叶稍部位;步骤7,构建得到被动螺旋浆三维模型;步骤8,建立被动螺旋浆的包络面;步骤9,利用FlowSimulation,用于设置分析类型、流体及物理特性,分析被动螺旋浆在水下的运动情况;步骤10,设置计算目标;步骤11,查看流动迹线及剖面图,如果各处速度数值不能明显区分,需要重复步骤8-11,直至得到清晰分明的流动迹线及剖面图,达到设计目标。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步骤10,设置计算目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设置计算域,即确定整个被动螺旋浆相对于流体流动域坐标系的固定体积,以获取包围被动螺旋浆模型的流体空间;步骤10-2,设置旋转区域,根据被动螺旋浆转速速度,选择需要旋转的叶轮包络面,旋转方向与待配合的主动螺旋桨方向一致;步骤10-3,设置工程目标:步骤10-3-1,针对旋转叶扇的受力面进行表面目标设置;步骤10-3-2,分析旋转叶扇的受力面压力分布。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的结构,具体包括内叶轮、中介壳体、外廓叶轮,内叶轮均匀分布在中介壳体内侧形成内流道,外廓叶轮均匀分布在中介壳体外侧形成外流道,所述的内叶轮的形状为被动螺旋浆的旋转轴到外扩廓叶轮经过13~15度扭转的自由延伸面,内叶轮直径为0.15m;外廓叶轮的螺距比为0.8,后倾角为10~13度,被动螺旋桨直径为0.25m,盘面比为0.85。本专利技术的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最优结构为:所述的内叶轮(1)的形状为被动螺旋浆的旋转轴到外扩廓叶轮经过15度扭转的自由延伸面,内叶轮直径为0.15m;外廓叶轮(2)的螺距比为0.8,后倾角为10度,直径为0.25m,盘面比为0.8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采用一个装置完成了减少尾流中能量的损失与为航行器前进提供动力两个问题;1.充分提取并利用主流流体的周向旋流能量,将无效能量转化为有效能量;通过外流道流体的流动增加产生推力的工质流量,提高推进装置的推力;2.使用轴承连接方式,便于将现有普通螺旋桨推进器改造为新型节能的推进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该被动螺旋桨结构图;图中:1、内叶轮2、外廓叶轮3、中介壳体4、连接孔图2为螺旋桨投影原理图;图3为普通螺旋桨尾流部分流体微团迹线图;图4为普通螺旋桨加以该提取功率-做功一体化的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后尾流部分流体微团迹线图;图5为采用该方法进行建模仿真的流程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被动螺旋桨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包括内叶轮1、中介壳体3、外廓叶轮2,内叶轮1均匀分布在中介壳体3内侧形成内流道,外廓叶轮2均匀分布在中介壳体3外侧形成外流道。内叶轮1用于提取从主动螺旋桨流出的水流的周向旋转动能及部分轴向运动动能。中介壳体3形成内流道后段的外围结构,并用于固定外廓叶轮2。外廓叶轮2用于对外流道水流做功,推动水流向后运动产生推力。被动螺旋桨与主动螺旋浆配合一起使用。被动螺旋浆的内叶轮1须与主动螺旋桨排出水流的运动特征(即速度三角形)相匹配,充分提取水流周向旋转的动能,同时适当提取水流轴向流动的动能,结合外廓叶轮2的设计,实现主、被动螺旋桨的功率平衡和转速匹配。水流的高速轴向运动在产生推力的同时也会带走能量,由动量定理知,推力的大小与水流的质量流量及轴向流速成正比,而排出水流携带的能量则与水流的质量流量成正比,与水流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为被动螺旋桨工作的能量较少,且其力臂较大,故其带动的水流流体速度较慢,与轴向较快的水流混合整体降低了尾流流体流速,且增加了水流工质的质量流量,尾流能量损耗得以减少。被动螺旋桨实际工作时,在内流道产生高速运动的主流,主流同时具有轴向速度以及与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同的周向速度。主流流体流经被动螺旋桨的内流道叶轮,由其叶轮对尾流在周向方向的能量加以利用,提取水流的周向旋转动能以及部分轴向运动动能,之后主流流体向后流出动力装置产生推力;与此同时,被动螺旋桨由内叶轮1提取能量后高速旋转,将能量传递给外廓叶轮用于推动液体,对水下航行器前进提供附加动力。进一步地,内叶轮1的形状为被动螺旋浆的旋转轴到外扩廓叶轮经过13~15度扭转的自由延伸面,内叶轮直径为0.15m;外廓叶轮(2)的螺距比为0.8,后倾角为10~13度,被动螺旋桨直径为0.25m,盘面比为0.85。为了充分提取尾流中的周向方向水流能量,我们将流经主动螺旋桨后的水流当作在做螺旋运动的质点进行分析,当内叶轮为从旋转轴到外扩廓叶轮经过15度扭转的自由延伸面时,提取效率较高。在设计外廓叶轮时,结合内外双流道设计与内外流道直径比设计进行改进,最终设计出该外廓叶轮叶片。螺距比:由于被动螺旋桨转速相对较低,为获得最佳的推进效率,在一定程度内增大螺距比。后倾角:采用10°后倾角的目的是为了适当增加螺旋桨的实际直径和增大叶梢与船体表面间的间隙,从而提高效率、减小振动。被动螺旋桨直径设计为0.25米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根据螺旋桨基本参数和各叶切面二维形状尺寸建立与螺旋桨曲面所有型值点空间坐标的关系式;/n步骤2,根据二维的叶切面型值表,确定被动螺旋桨三维坐标点云;/n步骤3,叶片建模,连接每个叶切面,连接导边、随边作引导线,然后进行放样;/n步骤4,根据被动螺旋浆的直径、螺距比及转速,确定叶片数量;/n步骤5,根据确定的螺旋浆叶片数量建立桨毂;/n步骤6,根据被动螺旋浆几何要素表修改叶稍部位;/n步骤7,构建得到被动螺旋浆三维模型;/n步骤8,建立被动螺旋浆的包络面;/n步骤9,利用Flow Simulation,用于设置分析类型、流体及物理特性,分析被动螺旋浆在水下的运动情况;/n步骤10,设置计算目标;/n步骤11,查看流动迹线及剖面图,如果各处速度数值不能明显区分,需要重复步骤8-11,直至得到清晰分明的流动迹线及剖面图,达到设计目标。/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17 CN 20201082663671.一种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螺旋桨基本参数和各叶切面二维形状尺寸建立与螺旋桨曲面所有型值点空间坐标的关系式;
步骤2,根据二维的叶切面型值表,确定被动螺旋桨三维坐标点云;
步骤3,叶片建模,连接每个叶切面,连接导边、随边作引导线,然后进行放样;
步骤4,根据被动螺旋浆的直径、螺距比及转速,确定叶片数量;
步骤5,根据确定的螺旋浆叶片数量建立桨毂;
步骤6,根据被动螺旋浆几何要素表修改叶稍部位;
步骤7,构建得到被动螺旋浆三维模型;
步骤8,建立被动螺旋浆的包络面;
步骤9,利用FlowSimulation,用于设置分析类型、流体及物理特性,分析被动螺旋浆在水下的运动情况;
步骤10,设置计算目标;
步骤11,查看流动迹线及剖面图,如果各处速度数值不能明显区分,需要重复步骤8-11,直至得到清晰分明的流动迹线及剖面图,达到设计目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双流道被动螺旋桨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设置计算目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君乔亚斐龚翔宇王嘉熠郝钰吕亚国朱鹏飞刘振侠吴丁毅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