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抵靠式风电塔登乘栈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01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一种抵靠式风电塔登乘栈桥,包括铝制栈桥、俯仰液压缸、船首甲板,所述船首甲板的一侧设有液压泵站,船首甲板的中间位置沿船的首尾方向布置有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上安装有柔性滑台,柔性滑台上安装有方位转盘,方位转盘经铝制栈桥与对接机构连接,所述俯仰液压缸的一端与方位转盘连接,俯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铝制栈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液压驱动和控制的铝制栈桥实现人员从运维船到风机基础爬梯,设备转移稳定性高,转移效率快,设备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解决了近海风机基础登乘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抵靠式风电塔登乘栈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抵靠式风电塔登乘栈桥。
技术介绍
海上风机基础登靠方式主要有如下四种方式。第一种方式,运维船通过六自由度登乘栈桥直接搭接到风机基础的平台上,人员通过栈桥直接登上风机基础平台。此方式转移稳定性高、转移效率快,但登乘装置设备重量重、设备尺寸大、对运维船性能要求高、设备成本高。第二种方式,运维船设置机械吊装装置,由机械吊装装置将人员或者货物吊装转移到风机基础平台上。此方式转移稳定性较高,转移效率较快,但登乘设备重量中、设备尺寸大、设备成本较高。第三种方式,运维船靠近风机基础并与风机基础有一段距离,运维船上的登乘装置与风机基础的靠船设施衔接,人员通过登乘栈桥到达风机基础靠船装置的爬梯,然后通过爬梯到达风机基础平台。此方式设备尺寸小、设备重量轻、对运维船的性能要求低,但转移稳定性低、转移效率慢,船体运动对登乘人员同行造成不便。第四种方式,运维船直接抵靠风机基础的靠船装置,人员直接从运维船跨上靠船装置的爬梯,通过爬梯到达风机基础平台。此方式无需其它附加设备,成本低,但是对登乘人员要求高,登乘过程中海浪引起船的深沉对登乘人员的安全造成较大隐患。目前我国近海风机维护采用的是30米长左右的运维船,上述第一、第二种登乘方式虽然转移稳定性和转移效率高,但是设备尺寸过大,当前风机运维船的安装空间无法满足;第三、第四种登乘方式虽然占用船首甲板空间小,但是在人员转移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抵靠式风电塔登乘栈桥,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具有设备转移稳定性高,转移效率快,设备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抵靠式风电塔登乘栈桥,包括铝制栈桥、俯仰液压缸、船首甲板,所述船首甲板的一侧设有液压泵站,船首甲板的中间位置沿船的首尾方向布置有直线滑轨,直线滑轨上安装有柔性滑台,柔性滑台上安装有方位转盘,方位转盘经铝制栈桥与对接机构连接,所述俯仰液压缸的一端与方位转盘连接,俯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铝制栈桥连接,所述柔性滑台包括滑台基座,滑台基座经滚轮安装在直线滑轨上,滑台基座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滑台基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方位转盘连接,所述对接机构包括与铝制栈桥连接的球铰链,球铰链与橡胶卡槽连接,所述球铰链与铝制栈桥的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器。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通过液压驱动和控制的铝制栈桥实现人员从运维船到风机基础爬梯,设备转移稳定性高,转移效率快,设备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以一种经济可行的方式解决了我国近海风机基础登乘安全性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柔性滑台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栈桥末端对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船首甲板、2-液压泵站、3-爬梯、4-靠船柱、5-对接机构、501-压力传感器、502-球铰链、503-橡胶卡槽、504-爬梯横杆、6-铝制栈桥、7-俯仰液压缸、8-方位转盘、9-柔性滑台、901-滑台基座、902-弹簧、903-滚轮、10-直线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抵靠式风电塔登乘栈桥,包括铝制栈桥6、俯仰液压缸7、船首甲板1,如图1-图3所示,所述船首甲板1的一侧设有液压泵站2,船首甲板1的中间位置沿船的首尾方向布置有直线滑轨10,直线滑轨10上安装有柔性滑台9,柔性滑台9上安装有方位转盘8,方位转盘8经铝制栈桥6与对接机构5连接,所述俯仰液压缸7的一端与方位转盘8连接,俯仰液压缸7的另一端与铝制栈桥6连接,所述柔性滑台9包括滑台基座901,滑台基座901经滚轮903安装在直线滑轨10上,滑台基座901内设有弹簧902,弹簧902的一端与滑台基座901连接,弹簧902的另一端与方位转盘8连接,所述对接机构5包括与铝制栈桥6连接的球铰链502,球铰链502与橡胶卡槽503连接,所述球铰链502与铝制栈桥6的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器501。所述方位转盘8分别与铝制栈桥6、俯仰液压缸7之间以及俯仰液压缸7与铝制栈桥6之间均采用铰链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液压泵站2置于船首甲板1的侧面,所述直线滑轨10置于船首甲板1中间并沿船的首尾方向布置,所述柔性滑台9置于直线滑轨10上,所述方位转盘8置于柔性滑台9上,所述铝制栈桥6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方位转盘8上,所述铝制栈桥6末端连接对接机构5,所述俯仰液压缸7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方位转盘8相连,另一端通过铰链与铝制栈桥6相连。所述柔性滑台9包括滑台基座901和布置在滑台基座901内的弹簧902,所述弹簧902的一端与滑台基座901内侧相连,弹簧902的另一端与方位转盘8相连,所述滑台基座901下方设有2组滚轮903,2组滚轮903布置于直线滑轨10内侧,可沿直线滑轨10滚动。所述对接机构5包括有压力传感器501、球铰链502和橡胶卡槽503,所述球铰链502一端与铝制栈桥6末端相连,另一端与橡胶卡槽503相连,所述球铰链502与铝制栈桥6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器501。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首先在船首抵靠风电塔的靠船柱4时,操作员发出指令,控制俯仰液压缸7支起铝制栈桥6的末端,液压系统驱动柔性滑台9在直线滑轨10上直线运动,配合液压马达控制方位转盘8的角度运动,使铝制栈桥6末端的对接机构5对准爬梯3;在铝制栈桥6末端的对接机构5插入爬梯横杆504后,橡胶卡槽503卡扣在爬梯横杆504上,之后再通过压力传感器501反馈铝制栈桥6顶在靠船柱4上的压力值,以保证铝制栈桥6的末端始终与爬梯横杆504保持一定压力顶紧,通过铝制栈桥6前端在直线滑轨10上滑动补偿船体深沉运动,此时俯仰液压缸7处于开环随动状态;铝制栈桥6与爬梯3连接稳定后,通行人员携带货物从船首甲板1通过铝制栈桥6和爬梯3;在作业完成后,柔性滑台9向船尾方向滑动,此时俯仰液压缸7保持一定压力支撑铝制栈桥6直到初始位置后释放,设备收回到初始状态。本专利技术通过液压驱动和控制的铝制栈桥实现人员从运维船到风机基础爬梯,设备转移稳定性高,转移效率快,设备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以一种经济可行的方式解决了我国近海风机基础登乘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抵靠式风电塔登乘栈桥,包括铝制栈桥(6)、俯仰液压缸7)、船首甲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首甲板(1)的一侧设有液压泵站(2),船首甲板(1)的中间位置沿船的首尾方向布置有直线滑轨(10),直线滑轨(10)上安装有柔性滑台(9),柔性滑台(9)上安装有方位转盘(8),方位转盘(8)经铝制栈桥(6)与对接机构(5)连接,所述俯仰液压缸(7)的一端与方位转盘(8)连接,俯仰液压缸(7)的另一端与铝制栈桥(6)连接,所述柔性滑台(9)包括滑台基座(901),滑台基座(901)经滚轮(903)安装在直线滑轨(10)上,滑台基座(901)内设有弹簧(902),弹簧(902)的一端与滑台基座(901)连接,弹簧(902)的另一端与方位转盘(8)连接,所述对接机构(5)包括与铝制栈桥(6)连接的球铰链(502),球铰链(502)与橡胶卡槽(503)连接,所述球铰链(502)与铝制栈桥(6)的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器(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抵靠式风电塔登乘栈桥,包括铝制栈桥(6)、俯仰液压缸7)、船首甲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首甲板(1)的一侧设有液压泵站(2),船首甲板(1)的中间位置沿船的首尾方向布置有直线滑轨(10),直线滑轨(10)上安装有柔性滑台(9),柔性滑台(9)上安装有方位转盘(8),方位转盘(8)经铝制栈桥(6)与对接机构(5)连接,所述俯仰液压缸(7)的一端与方位转盘(8)连接,俯仰液压缸(7)的另一端与铝制栈桥(6)连接,所述柔性滑台(9)包括滑台基座(901),滑台基座(901)经滚轮(903)安装在直线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海华丁德甫黄琛曾悠兵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