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791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7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调节进风模式的中央调节元件,在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和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工作销和第二工作销,中央调节元件背面加工有封闭的运动轨迹槽;第一工作销和第二工作销均位于运动轨迹槽内滑动;其中,在运动轨迹槽内设置有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控制系统两个终端位置设置有全循环风模式,控制系统全过程调节角度小于150度,且全新风模式在两个全循环风模式之间,可在外部空气质量变差的情况下,3秒内快速换到全循环风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空调
,具体是指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情况下车用空调进风箱控制机构中只有一个全循环风模式,当进风箱包含全循环风,全新风以及两种以上混风模式时,从全新风模式调节至全循环风模式时,其工作角度通常会大于120度,在此设计下,阻风门从全新风模式切换至全循环风模式,以调节速度为27°/s计,切换时间在4s以上,在遇到外部环境空气污染时,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从全新风或者混风模式切换到全循环风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包括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调节进风模式的中央调节元件,所述中央调节元件正面加工有弧形槽,中央调节元件背面加工有封闭的运动轨迹槽;所述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上连接有第一工作销,所述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上连接有第二工作销;第一工作销和第二工作销均位于运动轨迹槽内滑动;其中,在运动轨迹槽内设置有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处于中央调节元件调节模式的两端,第一工作销在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之间的运动轨迹槽内滑动。进一步的,所述运动轨迹槽内还设置有循环风阻风门第二位置点、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和新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其中,所述循环风阻风门第二位置点位于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之间;所述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和新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顺序设置,第二工作销在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和新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所处的运动轨迹槽内滑动。进一步的,循环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至中央调节元件中心和循环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至中央调节元件中心所形成的夹角a为63~65°;循环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至中央调节元件中心和循环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至中央调节元件中心所形成的夹角b为78~80°,其中夹角a和夹角b为从全新风模式切换至全循环风模式的两个不同工作角度,而且其余混风模式切换时的工作角度均小于夹角a和夹角b。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操动件、第二操动件和第三操动件,所述第一工作销连接于第一操动件中部;所述第二操动件一端与第一操动件上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操动件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操动件下方连接有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三操动件上端连接有第一操动轴,第一操动轴上一体成型连接有循环风风阻门。进一步的,所述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包括第四操动件、第五操动件和第六操动件,所述第四操动件底部设置有勾型部,第二工作销连接于勾型部末端;所述第五操动件一端与第四操动件上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六操动件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勾型部的转角处连接有第二导向件;所述第六操动件下端连接有第二操动轴,第二操动轴上一体成型连接有新风风阻门。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将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和中央调节元件安装后,旋转中央调节元件进行调节进风模式:当第一工作销处于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第二工作销处于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此时循环风风阻门打开、新风风阻门关闭,此模式下为全循环风;当第一工作销处于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二位置点之间的运动轨迹槽内,第二工作销处于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和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之间的运动轨迹槽内时,此时循环风风阻门与新风风阻门同时打开,此模式下为混合风模式;当第一工作销处于循环风阻风门第二位置点,第二工作销处于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此时循环风风阻门关闭、新风风阻门打开,此模式下为全新风;当第一工作销处于循环风阻风门第二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之间的运动轨迹槽内,第二工作销处于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和新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之间的运动轨迹槽内,此时循环风风阻门关闭、新风风阻门部分打开,此模式下为部分全新风;当第一工作销处于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第二工作销处于新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此时循环风风阻门打开、新风风阻门关闭,此模式下为全循环风;其中,全新风模式处于两个全循环风模式之间,且全新风模式至全循环风模式两个工作角度分别为63~65°和78~80°,以中央调节元件调节速度为27°/s计,在此设计下,循环风阻风门和新风风阻门从任意模切换至全循环风模式,切换时间均小于3s。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控制系统两个终端位置设置有全循环风模式,控制系统全过程调节角度小于150度,且全新风模式在两个全循环风模式之间,可在外部空气质量变差的情况下,3秒内从全新风或者混风模式切换到全循环风模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背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央调节元件的背面示意图;其中,1、中央调节元件,2、中心轴,3、弧形槽,4、运动轨迹槽,5、第一工作销,6、第二工作销,7、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8、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9、循环风阻风门第二位置点,10、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11、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12、新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13、第一操动件,14、第二操动件,15、第三操动件,16、第一导向件,17、第一操动轴,18、循环风风阻门,19、第四操动件,20、第五操动件,21、第六操动件,22、第二导向件,23、第二操动轴,24、新风风阻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包括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调节进风模式的中央调节元件1,中央调节元件1中心设置有中心轴2,外部控制面板通过中心轴2带动外部中央调节元件1旋转,所述中央调节元件1正面加工有弧形槽3,弧形槽3用于控制中央调节元件1的角度,中央调节元件1背面加工有封闭的运动轨迹槽4;所述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上连接有第一工作销5,所述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上连接有第二工作销6;第一工作销5和第二工作销6均位于运动轨迹槽4内滑动;其中,在运动轨迹槽内设置有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7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8,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7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8处于中央调节元件1顺序调节模式的两端,第一工作销5在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7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8之间的运动轨迹槽内4滑动。所述运动轨迹槽4内还设置有循环风阻风门第二位置点9、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10、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11和新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12;其中,所述循环风阻风门第二位置点9位于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7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9之间;所述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10、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11和新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12顺序设置,第二工作销6在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调节进风模式的中央调节元件,所述中央调节元件正面加工有弧形槽,中央调节元件背面加工有封闭的运动轨迹槽;所述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上连接有第一工作销,所述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上连接有第二工作销;第一工作销和第二工作销均位于运动轨迹槽内滑动;其中,在运动轨迹槽内设置有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处于中央调节元件调节模式的两端,第一工作销在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之间的运动轨迹槽内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调节进风模式的中央调节元件,所述中央调节元件正面加工有弧形槽,中央调节元件背面加工有封闭的运动轨迹槽;所述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上连接有第一工作销,所述新风阻风门控制装置上连接有第二工作销;第一工作销和第二工作销均位于运动轨迹槽内滑动;其中,在运动轨迹槽内设置有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处于中央调节元件调节模式的两端,第一工作销在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之间的运动轨迹槽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轨迹槽内还设置有循环风阻风门第二位置点、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和新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其中,所述循环风阻风门第二位置点位于循环风阻风门第一位置点和循环风阻风门第三位置点之间;所述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和新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顺序设置,第二工作销在新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新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和新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所处的运动轨迹槽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风风阻门第一位置点至中央调节元件中心和循环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至中央调节元件中心所形成的夹角a为63~65°;循环风风阻门第三位置点至中央调节元件中心和循环风风阻门第二位置点至中央调节元件中心所形成的夹角b为78~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进风模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阻风门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操动件、第二操动件和第三操动件,所述第一工作销连接于第一操动件中部;所述第二操动件一端与第一操动件上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操动件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操动件下方连接有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三操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兆开侯国权吴铎瞿晓华穆景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空调国际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