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65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包括起吊架,所述起吊架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底部托管机构,所述起吊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前连接支撑、水平设置的后连接支撑,所述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相互平行,且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板,所述中部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的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热力管道对口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解决目前的管道对口器的安装过程或拆卸过程或搬运过程较为复杂,严重影响了后续的焊接效率的问题。简化了管道对口装置的安装过程或拆卸过程或搬运过程,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后续的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属于热力管道施工

技术介绍
热力管道的敷设形式分为地下敷设和架空敷设两种。地下敷设又可以分为地沟敷设和直接地埋敷设两种形式。热力管道的敷设形式,应根据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和施工、运行、维修方便等因素确定。居民区的热力管道宜采用地沟敷设和直埋敷设。现有地沟敷设热力管道的程序如下:测量放线-挖槽-地沟施工-排管-修口-对口点焊找直焊接-安装阀门-分段式压-刷防腐漆-保温-总试压-冲洗-试运行-总验收。在对口点焊找直焊接的工序中,在对两个相邻的长输管道焊接前,需要对该两个相邻的长输管道进行管口校正,通常可以采用管道对口器进行管口校正,但是,目前的管道对口器的安装过程或拆卸过程或搬运过程较为复杂,严重影响了后续的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架,所述起吊架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底部托管机构,所述起吊架包括水平设置的前连接支撑、水平设置的后连接支撑,所述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相互平行,且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板,所述中部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的中部,中部连接板的顶部具有与行走式起吊装置连接的顶部吊耳。优选地,所述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结构相同,均为中空的圆柱体,且两端封堵。优选地,所述中部连接板包括等腰三角形本体,所述等腰三角形本体的一底角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插板,所述等腰三角形本体的另一底角上一体成型有第二插板,所述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插板相配合的第一插孔,与第二插板相配合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板插入第一插孔内并与前连接支撑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插板插入第二插孔内并与后连接支撑焊接连接,所述等腰三角形本体的底部具有弧形避让缺口。优选地,所述底部托管机构包括铰接在第一插板端部的伸缩油缸A、铰接在第二插板端部的伸缩油缸B,所述伸缩油缸A和伸缩油缸B的底端分别铰接在底部横撑梁的两端,所述底部横撑梁的中部安装有底部托板架。优选地,所述底部横撑梁为长条板状结构,所述底部托板架包括铰接在底部横撑梁中部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上表面对称设置有斜撑板A和斜撑板B,所述斜撑板A和斜撑板B呈V型结构,之间的夹角设置为60-170度,且开口向上。优选地,所述还包括铰接头A和螺母A,所述伸缩油缸A的活塞杆端部具有左旋外螺纹,铰接头A的一端铰接在底部横撑梁的端部,所述铰接头A的另一端具有右旋外螺纹,所述右旋外螺纹和左旋外螺纹均与螺母A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还包括铰接头B和螺母B,所述伸缩油缸AB的活塞杆端部具有左旋外螺纹,铰接头B的一端铰接在底部横撑梁的端部,所述铰接头B的另一端具有右旋外螺纹,所述右旋外螺纹和左旋外螺纹均与螺母B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预设距离设置为10-30cm,前连接支撑的长度设置为30-100cm优选地,所述包括行走式起吊装置,所述行走式起吊装置上吊设有起吊架,行走式起吊装置为履带式行走式起吊装置,具体为履带式吊管机。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热力管道对口施工方法,通过行走式起吊装置将起吊架吊装至两热力管道对口处,底部托板架支撑在两热力管道对口处的下方,利用伸缩油缸A和伸缩油缸B的拉力将管道的上部抵接在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的外壁上,然后对两根管道进行焊接施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通过行走式起吊装置将起吊架吊装至两热力管道对口处,底部托板架支撑在两热力管道对口处的下方,利用伸缩油缸A和伸缩油缸B的拉力将管道的上部抵接在前连接支撑和后连接支撑的外壁上,然后对两根管道进行焊接施工,解决目前的管道对口器的安装过程或拆卸过程或搬运过程较为复杂,严重影响了后续的焊接效率的问题。简化了管道对口装置的安装过程或拆卸过程或搬运过程,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后续的焊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起吊架和底部托管机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起吊架和底部托管机构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起吊架和底部托管机构的施工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起吊架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起吊架的截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底部托板架的侧面图。图中:1、起吊架1.1、前连接支撑1.2、后连接支撑1.3、中部连接板1.4、顶部吊耳1.5、等腰三角形本体1.6、第一插板1.7、第二插板1.8、第一插孔1.9、第二插孔1.10、弧形避让缺口2、底部托管机构2.1、伸缩油缸A2.2、伸缩油缸B2.3、底部横撑梁2.4、底部托板架2.5、铰接座2.6、斜撑板A2.7、斜撑板B3、行走式起吊装置4、铰接头A5、螺母A6、铰接头B7、螺母B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如图1-7所示,所述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包括起吊架1,所述起吊架1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底部托管机构2,所述起吊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前连接支撑1.1、水平设置的后连接支撑1.2,所述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相互平行,且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板1.3,所述中部连接板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的中部,中部连接板1.3的顶部具有与行走式起吊装置3连接的顶部吊耳1.4。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结构相同,均为中空的圆柱体,且两端封堵;所述中部连接板1.3包括等腰三角形本体,所述等腰三角形本体的一底角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插板,所述等腰三角形本体的另一底角上一体成型有第二插板,所述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插板相配合的第一插孔,与第二插板相配合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板插入第一插孔内并与前连接支撑1.1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插板插入第二插孔内并与后连接支撑1.2焊接连接,所述等腰三角形本体1.5的底部具有弧形避让缺口1.10;所述底部托管机构2包括铰接在第一插板1.6端部的伸缩油缸A2.1、铰接在第二插板1.7端部的伸缩油缸B2.2,所述伸缩油缸A2.1和伸缩油缸B2.2的底端分别铰接在底部横撑梁2.3的两端,所述底部横撑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架(1),所述起吊架(1)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底部托管机构(2),所述起吊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前连接支撑(1.1)、水平设置的后连接支撑(1.2),所述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相互平行,且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板(1.3),所述中部连接板(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的中部,中部连接板(1.3)的顶部具有与行走式起吊装置(3)连接的顶部吊耳(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架(1),所述起吊架(1)上可拆卸的安装有底部托管机构(2),所述起吊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前连接支撑(1.1)、水平设置的后连接支撑(1.2),所述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相互平行,且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之间设置有中部连接板(1.3),所述中部连接板(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的中部,中部连接板(1.3)的顶部具有与行走式起吊装置(3)连接的顶部吊耳(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结构相同,均为中空的圆柱体,且两端封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接板(1.3)包括等腰三角形本体,所述等腰三角形本体的一底角上一体成型有第一插板,所述等腰三角形本体的另一底角上一体成型有第二插板,所述前连接支撑(1.1)和后连接支撑(1.2)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插板相配合的第一插孔,与第二插板相配合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板插入第一插孔内并与前连接支撑(1.1)焊接连接,所述第二插板插入第二插孔内并与后连接支撑(1.2)焊接连接,所述等腰三角形本体(1.5)的底部具有弧形避让缺口(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力管道对口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托管机构(2)包括铰接在第一插板(1.6)端部的伸缩油缸A(2.1)、铰接在第二插板(1.7)端部的伸缩油缸B(2.2),所述伸缩油缸A(2.1)和伸缩油缸B(2.2)的底端分别铰接在底部横撑梁(2.3)的两端,所述底部横撑梁(2.3)的中部安装有底部托板架(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管道对口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立伟冯兴满
申请(专利权)人:迪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