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泡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36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泡发生器,其包括一个第一级造泡部和一个第二级造泡部,该第一级造泡部具有一个气体预存空间和连通于该气体预存空间的至少一个进气通道,该第二级造泡部具有一个第一气泡通道和连通于该第一气泡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二气泡通道,该第二级造泡部和该第一级造泡部相互安装,并且该第一气泡通道和该气体预存空间相连通。当高速水流流经该气体预存空间时,气体能够自动地经该进气通道进入该气体预存空间并与高速水流混合而形成气泡,尺寸较大的气泡在流过该第一气泡通道时能够被该第二级造泡部粉碎而形成尺寸更小的气泡,并且这些尺寸更小的气泡能够经该第二气泡通道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泡发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泡发生设备,更进一步地,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泡发生器,其中该气泡发生器能够产生微小气泡。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挑战,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峻,例如众多大中小城市的河道中的水污染严重,因此对已污染的水资源的治理迫在眉睫。现在通常在河道安装气泡装置以利用气泡技术对已污染的水资源进行治理,具体地,气泡装置能够在河道的底部产生气泡,基于浮力,气泡能够于河道的底部自下而上地上浮,并且在气泡上浮的过程中,一方面,气泡可以将已污染的水中的污染物自下而上地带出水面而有利于污染物在后续自然分解,另一方面,气泡的上浮可以使得死水(非流动的水或者流动缓慢的水称为死水)变成活水(以较快的速度流动的水称为活水)而进一步加速已污染的水中的污染物的分解。尽管现有的气泡装置能够解决一部分水污染的问题,但是现有的气泡装置的能耗高、尺寸大、气泡产生量小且气泡尺寸过大,以至于导致气泡装置的效率低下、可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泡发生器,该气泡发生器的结构简单、能耗低、气泡产生量大且气泡尺寸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气泡发生器包括一个第一级造泡部和一个第二级造泡部,该第一级造泡部包括一个第一造泡体和一个第二造泡体,并且该第一级造泡部具有一个气体预存空间和连通于该气体预存空间的至少一个进气通道,该第一造泡体具有一个第一通道,该第二造泡体具有一个第二通道,该第一造泡体的端部和该第二造泡体的端部相互安装,以在该第一造泡体和该第二造泡体之间形成该气体预存空间,并且该第一造泡体的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二造泡体的该第二通道分别在该气体预存空间的相对两侧连通该气体预存空间,该第二级造泡体包括一个连接体、至少一个安装柱以及一个第三造泡体,并且该第二级造泡体具有一个第一气泡通道和连通于该第一气泡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二气泡通道,该第一气泡通道贯穿该连接体的进泡侧和出泡侧,各个该安装柱相互间隔地延伸于该连接体的出泡侧,以在相邻该安装柱之间形成该第二气泡通道,该第三造泡体安装于各个该安装柱,并且该第一气泡通道正对该第三造泡体的第一造泡面,该第二级造泡部的该连接体安装于该第一级造泡部的该第二造泡体,并且该第二造泡体的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二级造泡部的该第一气泡通道相连通。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该气泡发生器的进一步优选示例,该第一通道在该第一造泡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个第一进口和一个第一出口,其中该第一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为S1,该第一出口的截面直径参数为S2,该第一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1和该第一出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2的比值范围是:36:1<S1:S2<4:1。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该气泡发生器的进一步优选示例,该第一通道在该第一造泡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个第一进口和一个第一出口,该第一出口的截面直径参数为S2,该第二通道在该第二造泡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个第二进口和一个第二出口,该第二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为S3,该第二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3和该第一出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2的比值范围是:S3:S2>1:1。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该气泡发生器的进一步优选示例,该第二通道在该第二造泡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个第二进口和一个第二出口,该第二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为S3,该第二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3和该第一出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2的比值范围是:S3:S2>1:1。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该气泡发生器的进一步优选示例,该气体预存空间的长度尺寸参数为L,该气体预存空间的半径尺寸参数为R1,该第二造泡体的该第二进口的半径尺寸参数为R2,该第一造泡体的该第一出口的半径尺寸参数为R3,其中该气体预存空间13的长度尺寸参数L和该第一造泡体的该第一出口的半径尺寸参数R3的比值范围是:0.5R3<L<6R3,该气体预存空间的半径尺寸参数R1和该第二造泡体的该第二进口的半径尺寸参数R2的比值范围是:R1:R2>2。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该气泡发生器的进一步优选示例,该气体预存空间13的长度尺寸参数L和该第一造泡体的该第一出口的半径尺寸参数R3的比值范围是:R3<L<3R3。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该气泡发生器的进一步优选示例,该第一气泡通道的开口到该第三造泡体的该第一造泡面之间的距离尺寸参数为l,该第一气泡通道的半径尺寸参数为R4,其中该第一气泡通道的开口到该第三造泡体的该第一造泡面之间的距离尺寸参数l和该第一气泡通道的半径尺寸参数R4的比值范围是:0.5R4<l<6R4。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该气泡发生器的进一步优选示例,该第一气泡通道的开口到该第三造泡体的该第一造泡面之间的距离尺寸参数l和该第一气泡通道的半径尺寸参数R4的比值范围是:R4<l<3R4。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该气泡发生器的进一步优选示例,该气泡发生器还包括一个第三级造泡部,该第三级造泡部具有一个第二造泡面和由该第二造泡面形成的一个造泡通道,该造泡通道贯穿该第三级造泡部的相对两端而使该第三级造泡部呈圆筒状结构,该第三级造泡部的一个端部安装于该第二级造泡部的该连接体的周壁,以保持该第二级造泡部的各个该安装柱和该第三造泡体于该第三级造泡部的该造泡通道,并且该第二级造泡部的各个该第二气泡通道正对该第三级造泡部的该第二造泡面。本专利技术的该气泡发生器的有益效果是:当高速水流从该第一造泡体的该第一出口经该气体预存空间流向该第二造泡体的该第二进口时,高速水流能够使该气体预存空间形成负压环境而使气体自动地从该第一级造泡部的该进气通道进入该气体预存空间,此时位于该气体预存空间的气体能够与流经该气体预存空间的高速水流混合而形成气泡。该气体预存空间的半径尺寸大于该第一造泡体的该第一出口的半径尺寸,并且该气体预存空间的长度尺寸被限制在合理范围,这样能够预存气体于该气体预存空间内,以在后续使得有足够的气体混合于该气体预存空间而形成足够数量的气泡。本专利技术的该气泡发生器的其他优势和特点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将得到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分别是该气泡发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A和图2B分别是该气泡发生器的上述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该气泡发生器的上述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位置放大图。图5A和图5B分别是该气泡发生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6A和图6B是该气泡发生器的上述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该气泡发生器的上述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图7的局部位置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A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精神提供的一种气泡发生器,该气泡发生器用于在液体中产生微小气泡,例如该气泡发生器能够被安装和浸入到河道的水面以下的位置,并且能够在河道中产生尺寸为纳米级别的微小气泡,当尺寸为纳米级别的微小气泡在河道的水中自下而上地上浮的过程中,一方面,微小气泡能够将河道的水中的污染物自下而上地带出水面而有利于污染物的自然分解,另一方面,微小气泡能够加速河道中的水的活动而进一步加速水中的污染物的分解。本专利技术的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气泡发生器包括一个第一级造泡部和一个第二级造泡部,该第一级造泡部包括一个第一造泡体和一个第二造泡体,并且该第一级造泡部具有一个气体预存空间和连通于该气体预存空间的至少一个进气通道,该第一造泡体具有一个第一通道,该第二造泡体具有一个第二通道,该第一造泡体的端部和该第二造泡体的端部相互安装,以在该第一造泡体和该第二造泡体之间形成该气体预存空间,并且该第一造泡体的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二造泡体的该第二通道分别在该气体预存空间的相对两侧连通该气体预存空间,该第二级造泡体包括一个连接体、至少一个安装柱以及一个第三造泡体,并且该第二级造泡体具有一个第一气泡通道和连通于该第一气泡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二气泡通道,该第一气泡通道贯穿该连接体的进泡侧和出泡侧,各个该安装柱相互间隔地延伸于该连接体的出泡侧,以在相邻该安装柱之间形成该第二气泡通道,该第三造泡体安装于各个该安装柱,并且该第一气泡通道正对该第三造泡体的第一造泡面,该第二级造泡部的该连接体安装于该第一级造泡部的该第二造泡体,并且该第二造泡体的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二级造泡部的该第一气泡通道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气泡发生器包括一个第一级造泡部和一个第二级造泡部,该第一级造泡部包括一个第一造泡体和一个第二造泡体,并且该第一级造泡部具有一个气体预存空间和连通于该气体预存空间的至少一个进气通道,该第一造泡体具有一个第一通道,该第二造泡体具有一个第二通道,该第一造泡体的端部和该第二造泡体的端部相互安装,以在该第一造泡体和该第二造泡体之间形成该气体预存空间,并且该第一造泡体的该第一通道和该第二造泡体的该第二通道分别在该气体预存空间的相对两侧连通该气体预存空间,该第二级造泡体包括一个连接体、至少一个安装柱以及一个第三造泡体,并且该第二级造泡体具有一个第一气泡通道和连通于该第一气泡通道的至少一个第二气泡通道,该第一气泡通道贯穿该连接体的进泡侧和出泡侧,各个该安装柱相互间隔地延伸于该连接体的出泡侧,以在相邻该安装柱之间形成该第二气泡通道,该第三造泡体安装于各个该安装柱,并且该第一气泡通道正对该第三造泡体的第一造泡面,该第二级造泡部的该连接体安装于该第一级造泡部的该第二造泡体,并且该第二造泡体的该第二通道和该第二级造泡部的该第一气泡通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道在该第一造泡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个第一进口和一个第一出口,其中该第一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为S1,该第一出口的截面直径参数为S2,该第一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1和该第一出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2的比值范围是:36:1<S1:S2<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道在该第一造泡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个第一进口和一个第一出口,该第一出口的截面直径参数为S2,该第二通道在该第二造泡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个第二进口和一个第二出口,该第二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为S3,该第二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3和该第一出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2的比值范围是:S3:S2>1: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通道在该第二造泡体的相对两端分别形成一个第二进口和一个第二出口,该第二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为S3,该第二进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3和该第一出口的截面直径参数S2的比值范围是:S3:S2>1: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该气体预存空间的长度尺寸参数为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