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压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35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压腿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水平安装在支撑架顶部的支撑横梁,支撑横梁中央安装有腿部支撑垫,腿部支撑垫上方安装有调节支座,调节支座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压腿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根据根据使用者进行压腿位置和力度的调整,而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具有良好的实用与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压腿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压腿装置。
技术介绍
膝关节是人体解剖最复杂的多轴向运动关节,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膝关节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目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各种晚期复杂膝关节疾病常用的临床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腿部的按压康复训练尤为关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进行适应性调节的压腿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压腿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压腿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水平安装在支撑架顶部的支撑横梁,支撑横梁中央安装有腿部支撑垫,腿部支撑垫上方安装有调节支座,调节支座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压腿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板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撑底板两端的支撑立柱;调节支座包括调节顶梁以及对称设置在调节顶梁底部两端的调节支撑柱,调节顶梁中间水平设有滑动插槽,滑动插槽中间设有紧固螺孔,紧固螺孔中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压腿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调节座以及安装在滑动调节座中间的压腿调节件,压腿调节件底部连接有升降连接座,升降连接座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弹簧和第一限位环,升降连接座底部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压紧底座、限位弹簧、第二限位环;所述滑动调节座包括与滑动插槽相配合的滑动插条,滑动插条外端垂直设有调节横梁,调节横梁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导向连接孔,两个第一导向连接孔之间设有升降调节螺孔;升降连接座包括升降连接横板以及对称设置在升降连接横板两端的第一导向连接杆,第一导向连接杆顶部依次穿过第一导向连接孔、支撑弹簧与第一限位环固定相连,两个第一导向连接杆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导向连接孔;压腿调节件包括与升降调节螺孔相配合的升降调节螺柱,升降调节螺柱底部与升降连接横板接触相连,升降调节螺柱顶部设有升降调节块;压紧底座包括压紧底板以及对称设置在压紧底板两端的第二导向连接杆,第二导向连接杆顶部依次穿过限位弹簧、第二导向连接孔与第二限位环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柱顶部与支撑横梁之间、调节支撑柱底部与支撑横梁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腿部支撑垫表面设有限位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连接杆与第一导向连接孔之间、第二导向连接杆与第二导向连接孔之间均为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抬腿并放置在腿部支撑垫上,通过压腿调节机构进行压腿力度和位置调整,通过前后调节压腿调节机构并由紧固螺栓进行紧固,从而根据膝部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通过转转调节压腿调节件进行升降调节,通过压紧底板实现对使用者膝部的按压训练,通过限位弹簧进行弹性压紧保护;通过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根据根据使用者进行压腿位置和力度的调整,而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具有良好的实用与推广价值。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的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压腿装置,包括支撑架1以及水平安装在支撑架1顶部的支撑横梁2,支撑横梁2中央安装有腿部支撑垫3,腿部支撑垫3上方安装有调节支座4,调节支座4顶部通过紧固螺栓5安装有压腿调节机构6;如图2所示,支撑架1包括支撑底板11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撑底板11两端的支撑立柱12;调节支座4包括调节顶梁41以及对称设置在调节顶梁41底部两端的调节支撑柱42,调节顶梁41中间水平设有滑动插槽43,滑动插槽43中间设有紧固螺孔44,紧固螺孔44中安装有紧固螺栓5;如图3所示,压腿调节机构6包括滑动调节座61以及安装在滑动调节座61中间的压腿调节件62,压腿调节件62底部连接有升降连接座63,升降连接座63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弹簧64和第一限位环65,升降连接座63底部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压紧底座66、限位弹簧67、第二限位环68;如图4所示,滑动调节座61包括与滑动插槽43相配合的滑动插条611,滑动插条611外端垂直设有调节横梁612,调节横梁612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导向连接孔613,两个第一导向连接孔613之间设有升降调节螺孔614;升降连接座63包括升降连接横板631以及对称设置在升降连接横板631两端的第一导向连接杆632,第一导向连接杆632顶部依次穿过第一导向连接孔613、支撑弹簧64与第一限位环65固定相连,两个第一导向连接杆632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导向连接孔633;压腿调节件62包括与升降调节螺孔614相配合的升降调节螺柱621,升降调节螺柱621底部与升降连接横板631接触相连,升降调节螺柱621顶部设有升降调节块622;压紧底座66包括压紧底板661以及对称设置在压紧底板661两端的第二导向连接杆662,第二导向连接杆662顶部依次穿过限位弹簧67、第二导向连接孔633与第二限位环68固定相连。其中,支撑立柱12顶部与支撑横梁2之间、调节支撑柱42底部与支撑横梁2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相连,腿部支撑垫3表面设有限位凹槽31,第一导向连接杆632与第一导向连接孔613之间、第二导向连接杆662与第二导向连接孔633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具体使用时,使用者抬腿并放置在腿部支撑垫3上,通过压腿调节机构6进行压腿力度和位置调整,通过前后调节压腿调节机构6并由紧固螺栓5进行紧固,从而根据膝部的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通过转转调节压腿调节件62进行升降调节,通过压紧底板661实现对使用者膝部的按压训练,通过限位弹簧67进行弹性压紧保护。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压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以及水平安装在支撑架(1)顶部的支撑横梁(2),支撑横梁(2)中央安装有腿部支撑垫(3),腿部支撑垫(3)上方安装有调节支座(4),调节支座(4)顶部通过紧固螺栓(5)安装有压腿调节机构(6);/n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撑底板(11)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撑底板(11)两端的支撑立柱(12);调节支座(4)包括调节顶梁(41)以及对称设置在调节顶梁(41)底部两端的调节支撑柱(42),调节顶梁(41)中间水平设有滑动插槽(43),滑动插槽(43)中间设有紧固螺孔(44),紧固螺孔(44)中安装有紧固螺栓(5);/n所述压腿调节机构(6)包括滑动调节座(61)以及安装在滑动调节座(61)中间的压腿调节件(62),压腿调节件(62)底部连接有升降连接座(63),升降连接座(63)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弹簧(64)和第一限位环(65),升降连接座(63)底部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压紧底座(66)、限位弹簧(67)、第二限位环(68);/n所述滑动调节座(61)包括与滑动插槽(43)相配合的滑动插条(611),滑动插条(611)外端垂直设有调节横梁(612),调节横梁(612)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导向连接孔(613),两个第一导向连接孔(613)之间设有升降调节螺孔(614);升降连接座(63)包括升降连接横板(631)以及对称设置在升降连接横板(631)两端的第一导向连接杆(632),第一导向连接杆(632)顶部依次穿过第一导向连接孔(613)、支撑弹簧(64)与第一限位环(65)固定相连,两个第一导向连接杆(632)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导向连接孔(633);压腿调节件(62)包括与升降调节螺孔(614)相配合的升降调节螺柱(621),升降调节螺柱(621)底部与升降连接横板(631)接触相连,升降调节螺柱(621)顶部设有升降调节块(622);压紧底座(66)包括压紧底板(661)以及对称设置在压紧底板(661)两端的第二导向连接杆(662),第二导向连接杆(662)顶部依次穿过限位弹簧(67)、第二导向连接孔(633)与第二限位环(68)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置换术后压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以及水平安装在支撑架(1)顶部的支撑横梁(2),支撑横梁(2)中央安装有腿部支撑垫(3),腿部支撑垫(3)上方安装有调节支座(4),调节支座(4)顶部通过紧固螺栓(5)安装有压腿调节机构(6);
所述支撑架(1)包括支撑底板(11)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撑底板(11)两端的支撑立柱(12);调节支座(4)包括调节顶梁(41)以及对称设置在调节顶梁(41)底部两端的调节支撑柱(42),调节顶梁(41)中间水平设有滑动插槽(43),滑动插槽(43)中间设有紧固螺孔(44),紧固螺孔(44)中安装有紧固螺栓(5);
所述压腿调节机构(6)包括滑动调节座(61)以及安装在滑动调节座(61)中间的压腿调节件(62),压腿调节件(62)底部连接有升降连接座(63),升降连接座(63)顶部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撑弹簧(64)和第一限位环(65),升降连接座(63)底部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压紧底座(66)、限位弹簧(67)、第二限位环(68);
所述滑动调节座(61)包括与滑动插槽(43)相配合的滑动插条(611),滑动插条(611)外端垂直设有调节横梁(612),调节横梁(612)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导向连接孔(613),两个第一导向连接孔(613)之间设有升降调节螺孔(614);升降连接座(63)包括升降连接横板(631)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