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庆东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25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治疗台和头部固定板,所述治疗台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治疗台的顶部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两组沿治疗台竖直中线呈对称分布的滑板,所述两组滑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板,两组滑板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侧端面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贯穿支撑块的螺杆,所述螺杆的末端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颈椎固定块,所述治疗台的顶部位于两组滑板水平连续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设置有用于对患者颈部的固定保护的颈椎固定块,从而提升了对患者颈部的保护性能,其次,装置使用调节方便,从而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神经外科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传统的头部固定装置大多未在颈椎处设置辅助固定保护装置,患者在治疗时,受到外界刺激身体发生移动时,由于患者头部被固定,患者身体移动时,会对颈椎造成伤害,存在颈椎保护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颈椎保护性能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治疗台和头部固定板,所述治疗台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治疗台的顶部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两组沿治疗台竖直中线呈对称分布的滑板,所述两组滑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板,两组滑板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侧端面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贯穿支撑块的螺杆,所述螺杆的末端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颈椎固定块,所述治疗台的顶部位于两组滑板水平连续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治疗台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治疗台的后端面滑嵌后贯穿治疗台的调节滑杆,且调节滑杆的前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内侧,所述调节滑杆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两组滑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齿轮啮合传动的齿条,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配合齿轮使用的限位内齿盘,且限位内齿盘的内壁与齿轮的外表壁贴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组所述颈椎固定块的相对侧均呈弧面结构,两组所述颈椎固定块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软垫,两组所述颈椎固定块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前端面呈曲面结构的柔性垫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呈弧形结构,且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软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两组所述头部固定板的相对侧均呈弧面结构,两组所述头部固定板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柔质凸块。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设置有用于对患者颈部的固定保护的颈椎固定块,通过头部固定板将患者头部固定后,由于患者身材的差异,患者头部大小以及颈部直径不同,再转动螺杆,从而带动颈椎固定块向患者颈部方向移动,使得颈椎固定块与患者颈部贴合,从而完成对颈椎固定块位置的微调,通过可调节适应不同身材患者使用的颈椎固定块的设置,从而提升了对患者颈部的保护性能。2、本技术中,头部固定板和颈椎固定板均通过调节滑杆进行调节控制,通过转动调节滑杆,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滑板、头部固定板和颈椎固定板向相对侧同步移动,从而完成对头部固定板和颈椎固定板位置的调节,此时,只需根据患者身材在,转螺杆对颈椎固定板位置进行微调即可,装置使用调节方便,从而提升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治疗台的剖视图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俯视图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治疗台的侧剖图的示意图。图例说明:1、治疗台;2、滑板;3、头部固定板;301、柔质凸块;4、颈椎固定块;401、保护软垫;402、柔性垫块;5、支撑板;501、支撑软垫;6、支撑块;7、螺杆;8、滑槽;9、安装槽;10、齿条;11、齿轮;12、调节滑杆;13、限位内齿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治疗台1和头部固定板3,治疗台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8,治疗台1的顶部通过滑槽8滑动连接有两组沿治疗台1竖直中线呈对称分布的滑板2,两组滑板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板3,两组滑板2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支撑块6的侧端面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贯穿支撑块6的螺杆7,螺杆7的末端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颈椎固定块4,治疗台1的顶部位于两组滑板2水平连续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患者平躺着治疗台1的顶部,患者头部靠在支撑板5的顶部,由于支撑板5位于两组滑板2的水平连线的中心处,从而便于对患者头部进行中心定位,通过向相对侧同步滑动两组滑板2,从而带动两组头部固定板3和颈椎固定块4向相对侧移动,当两组头部固定板3与患者头部紧密接触后,由于患者身材的差异,患者头部大小以及颈部直径不同,再转动螺杆7,从而带动颈椎固定块4向患者颈部方向移动,使得颈椎固定块4与患者颈部贴合,从而完成对颈椎固定块4位置的微调,从而适用于不同身材的患者,通过头部固定板3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通过颈椎固定块4对患者颈部进行固定。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治疗台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9,治疗台1的后端面滑嵌后贯穿治疗台1的调节滑杆12,且调节滑杆12的前端延伸至安装槽9的内侧,调节滑杆1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1,两组滑板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齿轮11啮合传动的齿条10,安装槽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配合齿轮11使用的限位内齿盘13,且限位内齿盘13的内壁与齿轮11的外表壁贴合,通过转动调节滑杆12,从而带动齿轮11进行转动,通过齿轮11与两组齿条10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了两组齿条10和两组滑板2向相对侧同步移动,保证了两组滑板2带动两组头部固定板3和两组颈椎固定块4向相对侧同步移动,转动调节滑杆12,使得两组头部固定板3移动至与患者头部紧密接触后,向限位内齿盘13方向滑动调节滑杆12,从而带动齿轮11滑动至限位内齿盘13的内侧,通过限位内齿盘13对齿轮11进行限位,防止齿轮11转动,从而完成了对滑板2位置的固定。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两组颈椎固定块4的相对侧均呈弧面结构,两组颈椎固定块4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软垫401,两组颈椎固定块4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前端面呈曲面结构的柔性垫块402,支撑板5的顶部呈弧形结构,且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软垫501,两组头部固定板3的相对侧均呈弧面结构,两组头部固定板3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柔质凸块301,通过保护软垫401的设置,使得颈椎固定块4与患者颈部为柔性接触,防止对患者颈部造成伤害,通过柔性垫块402的设置,使得患者肩部位置与颈椎固定块4接触时为柔性接触,防止患者身体移动时患者肩部与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治疗台(1)和头部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台(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治疗台(1)的顶部通过滑槽(8)滑动连接有两组沿治疗台(1)竖直中线呈对称分布的滑板(2),所述两组滑板(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板(3),两组滑板(2)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的侧端面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贯穿支撑块(6)的螺杆(7),所述螺杆(7)的末端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颈椎固定块(4),所述治疗台(1)的顶部位于两组滑板(2)水平连续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治疗台(1)和头部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台(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治疗台(1)的顶部通过滑槽(8)滑动连接有两组沿治疗台(1)竖直中线呈对称分布的滑板(2),所述两组滑板(2)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头部固定板(3),两组滑板(2)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的侧端面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贯穿支撑块(6)的螺杆(7),所述螺杆(7)的末端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有颈椎固定块(4),所述治疗台(1)的顶部位于两组滑板(2)水平连续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台(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9),所述治疗台(1)的后端面滑嵌后贯穿治疗台(1)的调节滑杆(12),且调节滑杆(12)的前端延伸至安装槽(9)的内侧,所述调节滑杆(1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庆东刘伟成张飞
申请(专利权)人:郭庆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