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瓶盖、奶瓶及奶瓶盖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716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奶瓶盖。所述奶瓶盖包括牙盖;所述奶瓶盖还包括:奶嘴,其设于所述牙盖上,所述牙盖与奶嘴一体成型;所述奶嘴包括吸吮部和奶嘴盖;所述吸吮部偏心设置在所述奶嘴盖的下方;进气阀,其远离所述吸吮部设在所述奶嘴的上弧面上,且与所述奶嘴的内腔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体成型、干净卫生、不会漏奶,且设计巧妙,只有采用固定角度喂养,使排气阀位于上方时,才能仿真母乳,避免回气冒泡现象,降低婴儿胀气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奶瓶盖、奶瓶及奶瓶盖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母婴
,尤其涉及一种奶瓶盖、奶瓶及奶瓶盖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奶瓶,是用来盛奶的一种器具,一般给婴儿使用,奶瓶一般配合奶嘴使用,目前,奶嘴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奶嘴在安装时,需要用手接触奶嘴晕部,易对奶嘴造成二次污染,而奶嘴晕部是婴儿吃奶时嘴唇接触部分,被污染后可能传播病菌;(2)新手用户在安装奶嘴时容易出现安装不到位的情况,造成奶瓶漏水;(3)奶嘴的进气阀缺乏硬胶保护,在拧动或拉扯时容易变形,造成进气故障,影响正常回气功能;(4)奶嘴在安装时,奶嘴进气阀位置不确定,婴儿在吸奶时,有大概率让进气阀浸泡在奶液中,从而出现回气冒泡现象,提高婴儿胀气风险。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奶瓶盖、奶瓶及奶瓶盖生产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奶瓶盖,包括牙盖;所述奶瓶盖还包括:奶嘴,其设于所述牙盖上,所述牙盖与奶嘴一体成型;所述奶嘴包括吸吮部和奶嘴盖;所述吸吮部偏心设置在所述奶嘴盖的下方;进气阀,其远离所述吸吮部设在所述奶嘴的上弧面上,且与所述奶嘴的内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进气阀垂直进入所述奶嘴的上弧面侧壁。优选的,所述牙盖的右端具有与所述奶嘴的内壁相配合密封的保护壳;所述进气阀穿过所述奶嘴的上弧面和保护壳的侧壁与所述奶嘴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奶嘴上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上弧固定连接,且所述进气阀位于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的上端与奶嘴的内壁密封闭合,所述保护壳的下端嵌入牙盖内。优选的,所述吸吮部为扁平结构;所述吸吮部的内壁设有多条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牙盖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奶瓶,包括瓶身,还包括所述的瓶盖。优选的,所述瓶身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瓶身上设有握把。优选的,所述瓶身包括瓶底和瓶口,所述瓶底中心点和瓶口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奶瓶盖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牙盖生产模具安装在PPSU注塑机后,待牙盖生产模具加热升温至130-140度时,设定参数,对牙盖进行生产;S2:将奶嘴生产模具安装在液态硅胶机后,待奶嘴生产模具加热升温至120-130度时,进行参数设置;S3:将生产好的牙盖放入奶嘴生产模具,继续加热,使牙盖和奶嘴粘结成一体,冷却后获得所述奶瓶盖。优选的,所述S1中,牙盖生产模具包括螺牙,通过螺牙使牙盖生产后内壁形成内螺纹。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奶瓶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一体成型,清洗的时候不能手动分离,使用的时候不必对奶嘴和牙盖进行组装,避免二次污染;(2)避免了安装不到位而漏奶的情况;(3)在进气阀四周设置保护壳,保护进气阀,防止进气故障;(4)通过调整螺纹的参数,实现进气阀和奶嘴头位置可控;(5)在喂养时,只有当采用了进气阀向上的角度,才能让婴儿嘴唇自然贴合奶嘴晕部,实现仿真母乳喂养,其他任何角度喂养婴儿时,奶嘴和婴儿嘴唇无法正常贴合,婴儿会本能的拒绝喂养;能够引导用户在喂养时自觉规范角度,使进气阀位置向上,从而实现进气与奶液分离,避免回气冒泡现象,降低婴儿胀气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奶瓶盖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奶瓶和奶瓶盖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奶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奶瓶倾斜角度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正确角度喂养示意图;图6为第一对比例中其他奶瓶喂养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错误角度喂养示意图。图中标号:1、牙盖;2、奶嘴;3、进气阀;4、保护壳;5、内螺纹;6、奶嘴头;7、出奶口;8、瓶身;801、瓶底;802、瓶口;9、握把;10、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奶瓶盖包括:牙盖1;所述奶瓶盖还包括奶嘴2,其设于所述牙1上,所述牙盖1与奶嘴2一体成型,防止奶嘴2与牙盖1之间产生间隙,避免了使用的时候将奶嘴和牙盖进行组装而二次污染,且防止安装不到位出现漏奶现象;所述奶嘴2包括吸吮部6和奶嘴盖7;所述吸吮部6偏心设置在所述奶嘴盖7的下方;具体的,吸吮部6的中心线位于所述奶嘴盖7的中心的下方。进气阀3远离所述吸吮部6设在所述奶嘴2的上弧面上,且与所述奶嘴2的内腔相连通,使奶嘴2只有采用了进气阀向上的角度,才能让婴儿嘴唇自然贴合奶嘴2,实现仿真母乳喂养;采用其他任何角度喂养婴儿时,奶嘴2和婴儿嘴唇无法正常贴合,婴儿会本能的拒绝喂养,快速引导用户规范喂养角度,避免产生回气冒泡,实现防胀气。所述进气阀3垂直进入所述奶嘴2的上弧面侧壁。通过设置进气阀3垂直进入奶嘴的上弧面侧壁,方便空气从该角度更好地进入奶瓶内,避免婴儿喝奶时产生回气冒泡,实现防胀气。所述牙盖1的右端具有与所述奶嘴2的内壁相配合密封的保护壳4;所述进气阀3穿过所述奶嘴2的上弧面和保护壳4的侧壁与所述奶嘴2的内腔相连通,可以有效的保护进气阀,降低进气故障。所述吸吮部6为扁平结构;所述吸吮部6的内壁设有多条加强筋,防止奶嘴头6被咬坏及其内壁之间粘合在一起。所述牙盖1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5,方便与奶瓶进行连接。所述奶嘴2为硅胶材质制成,所述牙盖1和保护壳4均为硬塑料材质制成。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奶瓶盖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一体成型,清洗的时候不能手动分离,使用的时候不必对奶嘴和牙盖进行组装,避免二次污染;(2)避免了安装不到位而漏奶的情况;(3)在进气阀四周设置保护壳,保护进气阀,防止进气故障;(4)通过调整螺纹的参数,实现进气阀和奶嘴头位置可控;(5)在喂养时,只有当采用了进气阀向上的角度,才能让婴儿嘴唇自然贴合奶嘴晕部,实现仿真母乳喂养,其他任何角度喂养婴儿时,奶嘴和婴儿嘴唇无法正常贴合,婴儿会本能的拒绝喂养;能够引导用户在喂养时自觉规范角度,使进气阀位置向上,从而实现进气与奶液分离,避免回气冒泡现象,降低婴儿胀气风险第二实施例请参阅图2-4,一种奶瓶,包括瓶身8,还包括所述的瓶盖,使瓶盖1与瓶身8相配合连接后,保护壳4的上端与奶嘴2的内壁密封闭合,其下端相配合嵌入瓶身内。所述瓶身8上设有与内螺纹5相适配的外螺纹10,所述瓶身8上设有握把9,方便与奶瓶盖安装连接,且方便抓取。所述瓶身8包括瓶底801和瓶口802,所述瓶底801中心点和瓶口802中心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度,如说明书附图4所示,α为7度,使在安装奶瓶盖喝奶时,不需要倾斜过大的角度,进一步使奶瓶盖上的进气阀不与奶液接触,防止产生气泡导致婴儿胀气。第三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奶瓶盖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牙盖生产模具安装在PPSU注塑机后,待牙盖生产模具加热升温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奶瓶盖,包括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瓶盖还包括:/n奶嘴,其设于所述牙盖上,所述牙盖与奶嘴一体成型;所述奶嘴包括吸吮部和奶嘴盖;所述吸吮部偏心设置在所述奶嘴盖的下方;/n进气阀,其远离所述吸吮部设在所述奶嘴的上弧面上,且与所述奶嘴的内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瓶盖,包括牙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奶瓶盖还包括:
奶嘴,其设于所述牙盖上,所述牙盖与奶嘴一体成型;所述奶嘴包括吸吮部和奶嘴盖;所述吸吮部偏心设置在所述奶嘴盖的下方;
进气阀,其远离所述吸吮部设在所述奶嘴的上弧面上,且与所述奶嘴的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垂直进入所述奶嘴的上弧面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盖的右端具有与所述奶嘴的内壁相配合密封的保护壳;所述进气阀穿过所述奶嘴的上弧面和保护壳的侧壁与所述奶嘴的内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吮部为扁平结构;所述吸吮部的内壁设有多条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盖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6.一种奶瓶,包括瓶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晓洪曾学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贝源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