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立新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煮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12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煮饭装置,包括:米箱、电机、锅、加热装置、供水装置以及控制器;米箱底部设置有出米口;出米口处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出米口的开合;锅设置在出米口的下方;锅的底部连接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与控制器连接;供水装置与锅连接,且供水装置与控制器连接。由于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电机进行控制出米口的开合,从而控制出米量,且控制器通过与供水装置连接,从而控制水量,无需人工往锅中加米和水,提高了煮饭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煮饭装置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煮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生活效率,使用电饭煲可以提高煮饭的效率。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一种可以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的炊具,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煲、煨等多种加热操作功能。电饭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保温式自动电饭煲,当饭煮熟时即自动保温;另一种是定时式自动电饭煲,按午饭时间自动控制煮饭。在使用电饭煲的过程中,通常是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电饭锅内加入大米,再根据使用者的做饭经验添加水,开启电源后,电饭锅可以开始工作直到煮好米饭。然而,传统的煮饭装置需要人工加入大米和水,往往会出现加入量不准确,导致煮好的米饭不符合要求。因此,传统的煮饭装置存在操作过程不够便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便捷的自动煮饭装置。一种自动煮饭装置,包括米箱、电机、锅、加热装置、供水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米箱底部设置有出米口;所述出米口处设置有所述电机,且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出米口的开合;所述锅设置在所述出米口的下方;所述锅的底部连接有所述加热装置,且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锅连接,且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导水管以及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导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导水管与所述锅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水管包括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锅的锅口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设置有旋转轴头;所述电机工作时控制所述旋转轴头旋转,所述旋转轴头通过旋转控制所述出米口的开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通信模块连接;所述通信模块控制所述电源开启或者关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用于容纳所述米箱、所述电机、所述锅、所述加热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以及所述控制器。上述自动煮饭装置,包括米箱、电机、锅、加热装置、供水装置以及控制器;米箱底部设置有出米口;出米口处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出米口的开合;锅设置在出米口的下方;锅的底部连接有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与控制器连接;供水装置与锅连接,且供水装置与控制器连接。由于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电机进行控制出米口的开合,从而控制出米量,且控制器通过与供水装置连接,从而控制水量,无需人工往锅中加米和水,提高了煮饭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自动煮饭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自动煮饭装置的结构图。图3为再一个实施例中自动煮饭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煮饭装置,主要包括:米箱10、电机20、锅30、加热装置40、供水装置50以及控制器60;米箱10底部设置有出米口12;出米口12处设置有电机20,且电机20与控制器60连接,用于控制出米口12的开合;锅30设置在出米口12的下方;锅30的底部连接有加热装置40,且加热装置40与控制器60连接;供水装置50与锅30连接,且供水装置50与控制器6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米箱10是用于储存大米而使用的箱形容器,其中,大米可以是免洗大米。米箱10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米箱10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塑钢、彩钢、塑料、木质、陶瓷等材质,在此不做限定。米箱10的容量可以容纳5公斤至30公斤大米,在此不做限定。米箱10底部设置有出米口12,大米可以通过出米口12流通到锅30内。电机20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20可以设置在出米口12处,用于控制出米口12打开或者关闭。电机20与控制器60连接,控制器60可以控制电机20工作,进而控制出米口12的开合。控制器60可以控制电机20运转时间来确定加入大米数量,把大米加入锅30。例如,运转10秒加入的是4两大米,运转20秒加入8两大米。锅30可以设置在出米口12的下方,用于盛放从出米口12流出来的大米。锅30是一种炊事用具,可用于对食物进行烹、煮、煎、炸、炒等多种熟制工作。锅30可以是不粘锅,锅30的材料可以是铝质、不锈钢、陶瓷(紫砂)等。加热装置40可以设置在锅30的底部,加热装置40可以是发热元件,可以是一个内嵌电发热管的铝合盘。加热装置40可以与控制器60连接,控制器60可以控制加热装置40工作。控制器60控制加米加水过程完成后,可以控制加热装置40给锅30加热到规定的时间。供水装置50可以与锅30连接,可以将水传输到锅30内。供水装置50可以与控制器60连接,控制器60可以控制供水装置50为锅30供水。控制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processingunit),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Unit),用于控制电机20、加热装置40、供水装置50的工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自动煮饭装置,主要包括:米箱10、电机20、锅30、加热装置40、供水装置50以及控制器60;米箱10底部设置有出米口12;出米口12处设置有电机20,且电机20与控制器60连接,用于控制出米口12的开合;锅30设置在出米口12的下方;锅30的底部连接有加热装置40,且加热装置40与控制器60连接;供水装置50与锅30连接,且供水装置50与控制器60连接。由于控制器60与电机20连接,控制器60可以通过控制电机20进行控制出米口12的开合,从而控制出米量,且控制器60通过与供水装置50连接,从而控制水量,无需人工往锅30中加米和水,提高了煮饭的便捷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供水装置50可以包括水箱52、导水管54以及水泵56;水泵56通过导水管54与水箱52连接;水泵56与控制器60连接;导水管54与锅30连接。水箱52中可以用于存储饮用水。水泵56可以输送以流体为介质的物流,水泵56通过导水管54与水箱52连接,可以通过导水管54输送水箱52中的饮用水。水泵56可以与控制器60连接,控制器60可以控制水泵56工作。导水管54可以与锅30连接,用于将饮用水输送到锅30内。水箱52以及水箱52中的饮用水可以是市场购买现成的桶装水,放置在锅30以及加热装置40底部,插入导水管54即可,控制器60通过控制水泵56的运转时间,根据米箱10加米量来控制加水量,例如,每250克大米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米箱、电机、锅、加热装置、供水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米箱底部设置有出米口;所述出米口处设置有所述电机,且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出米口的开合;所述锅设置在所述出米口的下方;所述锅的底部连接有所述加热装置,且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锅连接,且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米箱、电机、锅、加热装置、供水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米箱底部设置有出米口;所述出米口处设置有所述电机,且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出米口的开合;所述锅设置在所述出米口的下方;所述锅的底部连接有所述加热装置,且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锅连接,且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导水管以及水泵;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导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导水管与所述锅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煮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包括第一导水管、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第二导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王立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