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02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包括光学适配器、内窥镜目镜,光学适配器和所述内窥镜目镜之间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内接头和外接头,所述内接头包括接头底板、设置在接头底板上呈对称分布的插接体,所述插接体上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多个弹簧支撑柱,所述弹簧支撑柱上套设有弹簧,弹簧槽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弹片,所述外接头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套板,所述卡接套板上开设有卡接口,所述插接体插入卡接口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连接接头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连接的稳定性高,且此连接接头安装方便快捷,通过此连接接头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内窥镜目镜与光学适配器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
,特别是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
技术介绍
内窥镜分为工业内窥镜和医用内窥镜;工业内窥镜主要用于汽车、航空发动机、管道、机械零件等无损检测;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内窥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内窥镜一般包括包括镜体、导光束接口、目端接管、目镜罩等部件;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它可以经由口腔等人体的自然孔道进入体内,也可以通过人工切口等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主要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现代意义上的内窥镜检查是随着光导纤维内窥镜的专利技术而逐渐形成的,从应用方面分类,可以将其分成两大类:选用不同的内窥镜,就目前内窥镜的结构而言,需要将内窥镜的目镜与光学适配器安装到一体,才能确保内窥镜的正常工作,内窥镜的目镜与光学适配器安装要求非常严格,通过目前的接头将目镜与光学适配器安装在一起会出现松动等现象,严重影响内窥镜的正常使用,同时,现有的接头安装比较复杂,无法对目镜与光学适配器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安装内窥镜目镜与光学适配器的过程,影响了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包括光学适配器、内窥镜目镜,所述光学适配器和所述内窥镜目镜之间设置有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内接头和外接头,所述内接头包括接头底板、设置在接头底板上呈对称分布的插接体,所述插接体上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设置有多个弹簧支撑柱,所述弹簧支撑柱上套设有弹簧,弹簧槽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弹片,所述外接头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套板,所述卡接套板上开设有卡接口,所述插接体插入卡接口内。作为医用内窥镜接头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接头底板上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与光学适配器连接。作为医用内窥镜接头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弹片通过紧固螺丝与插接体固定。作为医用内窥镜接头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窥镜目镜包括目镜主体,所述目镜主体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远离目镜主体一侧设置有目镜罩。作为医用内窥镜接头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目镜罩固定安装在外接头上。作为医用内窥镜接头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插接头侧部位于所述连接弹片下侧设置有辅助支撑柱,所述辅助支撑柱挡住卡接套板。作为医用内窥镜接头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光学适配器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增大摩擦力的凸起摩擦片,多个凸起摩擦片呈圆周分布。作为医用内窥镜接头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光学适配器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光学适配器保护套。作为医用内窥镜接头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接套板外侧开设有按压开口。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医用内窥镜接头,此医用内窥镜接头包括光学适配器和内窥镜目镜,内窥镜目镜和光学适配器的连接部分设置有连接接头,此连接接头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内接头和外接头,内接头包括接头底板和设置在接头底板底部呈对称分布的插接体,在每一个插接体的侧部均开设有弹簧槽,在弹簧槽内设置有多个弹簧支撑柱,对应的弹簧支撑柱上套设有弹簧,在弹簧槽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弹片,此连接弹片与插接体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外接头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套板,卡接套板上开设有卡接口,在卡接套板的侧部开设有按压开口,内接头一侧与光学适配器固定连接,外接头与内窥镜目镜连接,使用时,内接头插接体插入外接头的卡接口内,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将连接弹片弹起,连接弹片紧密固定在卡接套板内部,进而将光学适配器与内窥镜目镜平稳的连接,需要拆卸时,通过按动连接弹片,使得内壳体与外壳体分开,此连接接头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连接的稳定性高,且此连接接头安装方便快捷,通过此连接接头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内窥镜目镜与光学适配器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学适配器;2、内窥镜目镜;3、连接接头;4、内接头;5、外接头;6、插接体;7、弹簧槽;8、弹簧支撑柱;9、连接弹片;10、连接板;11、卡接套板;12、卡接口;13、连接凸台;14、目镜主体;15、固定凸台;16、目镜罩;17、辅助支撑柱;18、凸起摩擦片;19、支撑台;20、光学适配器保护套;21、按压开口;22、接头底板。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初衷,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选用不同的内窥镜,就目前内窥镜的结构而言,需要将内窥镜的目镜与光学适配器安装到一体,才能确保内窥镜的正常工作,内窥镜的目镜与光学适配器安装要求非常严格,通过目前的接头将目镜与光学适配器安装在一起会出现松动等现象,严重影响内窥镜的正常使用,同时,现有的接头安装比较复杂,无法对目镜与光学适配器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安装内窥镜目镜与光学适配器的过程,影响了使用效率,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此接头用于连接光学适配器1和内窥镜目镜2。在光学适配器1和内窥镜目镜2之间设置有连接接头3,此连接接头3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内接头4和外接头5。内接头4包括接头底板22,为了实现内接头4和外接头5的连接,在接头底板22上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插接体6,此插接体6的外侧开设有弹簧槽7,在弹簧槽7内设置有多个弹簧支撑柱8,对应的弹簧支撑柱8上套设有弹簧,在弹簧槽7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弹片9,此连接弹片9一侧与弹簧想接触,为此保证连接弹片9和插接体6的连接稳定性,连接弹片9和插接体6的连接部分采用紧固螺钉连接。外接头5包括连接板10,在连接板10上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卡接套板11,此卡接套板11与插接体6的连接部分开设有卡接口12,插接体6可插入卡接口12内,连接弹片9接触卡接套板11内侧,在弹簧的弹力和连接弹片9的作用下,将内接头4和外接头5实现连接的有效固定,此外,为了方便拆卸,在卡接套板11外侧开设有按压开口21,从按压接口可以按压连接弹片9,进而实现内接头4和外接头5的拆卸。内接头4的接头底板22上设置有设置有连接凸台13,此连接凸台13与光学适配器1连接,通过此连接凸台13,有效的增加了内接头4和光学适配器1的连接的稳定性,为了便于对光学适配器1的安装于保护,在光学适配器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呈圆周分布的凸起摩擦片18,通过此凸起摩擦片18,增大了安装过程中的摩擦力,此外,在光学适配器1的顶部安装有支撑台19,支撑台19上设置有光学适配器保护套20,通过光学适配器保护套20实现对光学适配器1的有效保护。内窥镜目镜2包括目镜主体14,目镜主体1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台15,在固定凸台15上远离目镜主体14一侧设置有目镜罩16,目镜罩16固定安装在外接头5,通过内接头4和外接头5实现对光学适配器1和内窥镜目镜2的有效连接。为了实现对卡接套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包括光学适配器(1)、内窥镜目镜(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适配器(1)和所述内窥镜目镜(2)之间设置有连接接头(3),所述连接接头(3)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内接头(4)和外接头(5),所述内接头(4)包括接头底板(22)、设置在接头底板(22)上呈对称分布的插接体(6),所述插接体(6)上开设有弹簧槽(7),所述弹簧槽(7)内设置有多个弹簧支撑柱(8),所述弹簧支撑柱(8)上套设有弹簧,弹簧槽(7)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弹片(9),所述外接头(5)包括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套板(11),所述卡接套板(11)上开设有卡接口(12),所述插接体(6)插入卡接口(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包括光学适配器(1)、内窥镜目镜(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适配器(1)和所述内窥镜目镜(2)之间设置有连接接头(3),所述连接接头(3)分为两部分,分别为内接头(4)和外接头(5),所述内接头(4)包括接头底板(22)、设置在接头底板(22)上呈对称分布的插接体(6),所述插接体(6)上开设有弹簧槽(7),所述弹簧槽(7)内设置有多个弹簧支撑柱(8),所述弹簧支撑柱(8)上套设有弹簧,弹簧槽(7)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弹片(9),所述外接头(5)包括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套板(11),所述卡接套板(11)上开设有卡接口(12),所述插接体(6)插入卡接口(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底板(22)上设置有连接凸台(13),所述连接凸台(13)与光学适配器(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窥镜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片(9)通过紧固螺丝与插接体(6)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陈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