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朝阳专利>正文

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857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其结构包括储料筒、底座支架、驱动器、控制面板,驱动器与储料筒活动卡合,控制面板与储料筒的前端嵌固连接,储料筒与底座支架相焊接,通过板体的上端对上摆板粗产生的挤压,能够使伸出条在上摆板的推动下向外伸出,从而使伸出条能够跟随转轴的转动对粉状饲料进行搅拌松散,且通过弹力架能够推动是失去承接板挤压的外伸块向外伸出,从而使外伸块能够加强对粉状饲料的搅拌,从而使粉状饲料颗粒能够快速的向下排出,通过分装私立考对内缩块产生向下的挤压,能够使内缩块沿着弹性条向内收缩,故而使粉状饲料能够通过内缩块与外壳的内壁之间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自动投料机主要是用于对水产养殖生物进行定时投喂饲料的设备,通过将饲料事先储存在储料筒内部,再水产养殖自动投料机上的控制中枢控制自动投料机进行定时启动,通过底部转动杆的转动上升,能够顶开封口板,从而使储料筒内部的饲料能够向下排入水中,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由于用于水产养殖的粉状饲料颗粒极为细腻,以至于每个饲料颗粒之间存在的缝隙几乎为零,若储料筒内部装满粉状饲料,则会使粉状饲料颗粒在压力的作用下贴合的更加紧密,以至于水产养殖自动投料机在进行放料时,储料筒内部的饲料会出现排放缓慢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其结构包括储料筒、底座支架、驱动器、控制面板,所述驱动器与储料筒活动卡合,所述控制面板与储料筒的前端嵌固连接,所述储料筒与底座支架相焊接;所述储料筒包括外壳、升降杆、阻挡机构、封闭块,所述升降杆与外壳螺纹连接,所述阻挡机构与外壳为一体结构,所述封闭块嵌固于升降杆的上端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封闭块包括受力板、板体、底板、卡块、转轴,所述受力板与转轴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底板通过卡块与板体间隙配合,所述转轴与底板活动卡合,通过粉状饲料对受力板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受力板推动板体与卡块分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受力板包括承接板、伸出条、上摆板、复位片,所述伸出条与上摆板为一体化结构,且上摆板又与伸出条间隙配合,所述上摆板与伸出条的底部铰链连接,所述复位片安装于两个承接板之间,所述伸出条设有八个,且四个为一组均匀的在两侧的上摆板的上端呈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伸出条包括外伸块、打底板、摆动板、弹力架,所述外伸块与摆动板间隙配合,所述摆动板与打底板上端铰链连接,所述弹力架安装于两个外伸块之间,所述外伸块设有两个,且两个为一组在摆动板上呈弧形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板面、弹性条、内缩块,所述弹性条安装于板面与内缩块之间,所述内缩块与板面间隙配合,通过粉状饲料对内缩块产生向下的推力,能够使内缩块向内收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缩块包括结合板、连接杆、接触块、过渡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结合板铰链连接,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过渡块活动卡合,所述接触块与过渡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接触块的左侧为连续弧形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触块包括板块、拉扯杆、挤压块、内摆板,所述拉扯杆的一端与挤压块活动卡合,且拉扯杆的另一端与内摆板铰链连接,所述挤压块与板块的左侧相连接,所述内摆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板块的左侧呈对称分布。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板体的上端对上摆板粗产生的挤压,能够使伸出条在上摆板的推动下向外伸出,从而使伸出条能够跟随转轴的转动对粉状饲料进行搅拌松散,且通过弹力架能够推动是失去承接板挤压的外伸块向外伸出,从而使外伸块能够加强对粉状饲料的搅拌,从而使粉状饲料颗粒能够快速的向下排出。2、通过分装私立考对内缩块产生向下的挤压,能够使内缩块沿着弹性条向内收缩,故而使粉状饲料能够通过内缩块与外壳的内壁之间排出,且通过弹性条能够推动内缩块向外滑出复位,再通过接触块能够与外壳的内壁紧密贴合,有效的避免了外部的水蒸气会通过对外开放的阻挡机构处进入储料筒内部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储料筒局部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封闭块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受力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伸出条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阻挡机构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内缩块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接触块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储料筒-1、底座支架-2、驱动器-3、控制面板-4、外壳-11、升降杆-12、阻挡机构-13、封闭块-14、受力板-a1、板体-a2、底板-a3、卡块-a4、转轴-a5、承接板-a11、伸出条-a12、上摆板-a13、复位片-a14、外伸块-b1、打底板-b2、摆动板-b3、弹力架-b4、板面-c1、弹性条-c2、内缩块-c3、结合板-c31、连接杆-c32、接触块-c33、过渡块-c34、板块-d1、拉扯杆-d2、挤压块-d3、内摆板-d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其结构包括储料筒1、底座支架2、驱动器3、控制面板4,所述驱动器3与储料筒1活动卡合,所述控制面板4与储料筒1的前端嵌固连接,所述储料筒1与底座支架2相焊接;所述储料筒1包括外壳11、升降杆12、阻挡机构13、封闭块14,所述升降杆12与外壳11螺纹连接,所述阻挡机构13与外壳11为一体结构,所述封闭块14嵌固于升降杆12的上端位置。其中,所述封闭块14包括受力板a1、板体a2、底板a3、卡块a4、转轴a5,所述受力板a1与转轴a5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底板a3通过卡块a4与板体a2间隙配合,所述转轴a5与底板a3活动卡合,通过粉状饲料对受力板a1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受力板a1推动板体a2与卡块a4分离,从而使转轴a5能够沿着底板a3进行转动。其中,所述受力板a1包括承接板a11、伸出条a12、上摆板a13、复位片a14,所述伸出条a12与上摆板a13为一体化结构,且上摆板a13又与伸出条a12间隙配合,所述上摆板a13与伸出条a12的底部铰链连接,所述复位片a14安装于两个承接板a11之间,所述伸出条a12设有八个,且四个为一组均匀的在两侧的上摆板a13的上端呈对称分布,通过物体对上摆板a13产生的挤压,能够使上摆板a13推动伸出条a12向外伸出。其中,所述伸出条a12包括外伸块b1、打底板b2、摆动板b3、弹力架b4,所述外伸块b1与摆动板b3间隙配合,所述摆动板b3与打底板b2上端铰链连接,所述弹力架b4安装于两个外伸块b1之间,所述外伸块b1设有两个,且两个为一组在摆动板b3上呈弧形分布,通过外伸块b1能够加强对粉状饲料的搅拌效率。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用于水产养殖的粉状饲料颗粒极为细腻,以至于每个饲料颗粒之间存在的缝隙几乎为零,若储料筒1内部装满粉状饲料,则会使粉状饲料颗粒在压力的作用下贴合的更加紧密,以至于水产养殖自动投料机在进行放料时,储料筒1内部的饲料会出现排放缓慢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其结构包括储料筒(1)、底座支架(2)、驱动器(3)、控制面板(4),所述驱动器(3)与储料筒(1)活动卡合,所述控制面板(4)与储料筒(1)的前端嵌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筒(1)与底座支架(2)相焊接;/n所述储料筒(1)包括外壳(11)、升降杆(12)、阻挡机构(13)、封闭块(14),所述升降杆(12)与外壳(11)螺纹连接,所述阻挡机构(13)与外壳(11)为一体结构,所述封闭块(14)嵌固于升降杆(12)的上端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其结构包括储料筒(1)、底座支架(2)、驱动器(3)、控制面板(4),所述驱动器(3)与储料筒(1)活动卡合,所述控制面板(4)与储料筒(1)的前端嵌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筒(1)与底座支架(2)相焊接;
所述储料筒(1)包括外壳(11)、升降杆(12)、阻挡机构(13)、封闭块(14),所述升降杆(12)与外壳(11)螺纹连接,所述阻挡机构(13)与外壳(11)为一体结构,所述封闭块(14)嵌固于升降杆(12)的上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块(14)包括受力板(a1)、板体(a2)、底板(a3)、卡块(a4)、转轴(a5),所述受力板(a1)与转轴(a5)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底板(a3)通过卡块(a4)与板体(a2)间隙配合,所述转轴(a5)与底板(a3)活动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产品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a1)包括承接板(a11)、伸出条(a12)、上摆板(a13)、复位片(a14),所述伸出条(a12)与上摆板(a13)为一体化结构,且上摆板(a13)又与伸出条(a12)间隙配合,所述上摆板(a13)与伸出条(a12)的底部铰链连接,所述复位片(a14)安装于两个承接板(a11)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黄朝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