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83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圆筒,所述第一固定架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内壁滑动套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远离第一固定架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固定套板外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植物补光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植物补光灯可发出光线对果蔬表面进行照射,反光镜和转杆上的反光布可对植物补光灯四散而开的光线进行反射,使大部分散开的光线经过反射后再次照射在果蔬表面,间接提高了采光装置的光照强度,也提高了植物补光灯光照的利用率,且反光镜具有弧度会将部分光线反射至植物补光灯无法照射的区域,使该区域的果蔬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态农业的
,具体为一种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
技术介绍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而果蔬,就是水果和蔬菜的简称,是指可食用的水果和蔬菜,是生态农业的一个类别。果蔬的主要成分是人体所必需的一些维生素、无机盐、生物酶及植物纤维,果蔬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较少,果蔬对人们的健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部分大棚种植的果蔬在雨天时,需要使用补光灯等补光装置进行照射,便于果蔬进行光合作用,加快果蔬生长的速率,但是现有的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在使用时,照射出的光线会四散而开,部分散开的光线并不会照射在果蔬的表面,造成了光资源的浪费,故缺乏一种可以利用散开光线的果蔬采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圆筒,所述第一固定架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套板,所述固定套板内壁滑动套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远离第一固定架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固定套板外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植物补光灯,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内壁粘接的橡胶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反光镜,两个所述反光镜之间通过锁扣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外壁均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圆筒,所述圆筒内壁转动套有转杆,所述转杆底端焊接有转把,所述转把底端贯穿圆筒,所述转杆外壁缠绕有反光布,所述反光布一端粘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侧与圆筒外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以固定套板和滑动板两者为中心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与第二固定架外壁底部均匀镶嵌有螺纹套环,所述螺纹套环内滑动套有尖桩。优选的,所述尖桩顶部接触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螺纹固定套在螺纹套环内壁顶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固定杆外壁底部均匀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圆孔。优选的,所述植物补光灯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植物补光灯可发出光线对果蔬表面进行照射,反光镜和转杆上的反光布可对植物补光灯四散而开的光线进行反射,使大部分散开的光线经过反射后再次照射在果蔬表面,间接提高了采光装置的光照强度,也提高了植物补光灯光照的利用率,且反光镜具有弧度会将部分光线反射至植物补光灯无法照射的区域,使该区域的果蔬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2、本技术调节滑动板在固定套板内的距离可对装置整体长度进行伸长或缩短,使两个固定架固定在在大棚的边角处,便于在不同宽度的大棚内对装置进行安装,尖桩在固定螺栓的挤压下会深深的插在泥土中,配合固定圆孔内的螺栓可对装置进行整体固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正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圆筒侧视剖面图。图中:101-第一固定架;102-第二固定架;103-固定套板;104-滑动板;105-植物补光灯;106-反光镜;107-螺纹套环;108-尖桩;109-固定螺栓;110-固定圆孔;201-圆筒;202-转杆;203-转把;204-反光布;205-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101、第二固定架102和圆筒201,所述第一固定架101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套板103,所述固定套板103内壁滑动套有滑动板104,滑动板104可在固定套板103内滑动而不脱离,所述滑动板104远离第一固定架101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架102,第一固定架101与第二固定架102结构和尺寸相通,所述固定套板103外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植物补光灯105,植物补光灯105为常见的补光灯,便于果蔬进行采光,所述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内壁粘接的橡胶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反光镜106,反光镜106通过橡胶与两个固定架102之间进行连接,两个所述反光镜106之间通过锁扣扣接,锁扣可对反光镜106进行固定,防止反光镜106随意转动,所述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外壁均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圆筒201,所述圆筒201内壁转动套有转杆202,所述转杆202底端焊接有转把203,所述转把203底端贯穿圆筒201,所述转杆202外壁缠绕有反光布204,所述反光布204一端粘接有固定杆205,所述固定杆205一侧与圆筒201外壁相接触,固定杆205可对拉开的反光布204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架101与第二固定架102以固定套板103和滑动板104两者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固定架101与第二固定架102外壁底部均匀镶嵌有螺纹套环107,所述螺纹套环107内滑动套有尖桩108,所述尖桩108顶部接触有固定螺栓109,所述固定螺栓109螺纹固定套在螺纹套环107内壁顶部,所述第一固定架101、第二固定架102和固定杆205外壁底部均匀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圆孔110,两个固定架内的固定圆孔110中的螺栓可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固定杆205内固定圆孔110上的螺栓可在反光布204拉开时对固定杆205进行固定,所述植物补光灯10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工作原理:本技术的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根据大棚内的宽度调节滑动板104在固定套板103内的距离,对装置整体长度进行伸长或缩短,使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固定在在大棚的边角处,便于在不同宽度的大棚内对装置进行安装,使用工具旋转螺纹套环107内的固定螺栓109,固定螺栓109缓缓下降会将尖桩108向下挤压,使尖桩108会深深的插在泥土中,配合固定圆孔110内的螺栓可对装置进行整体固定,植物补光灯105开启后可发出光线对果蔬表面进行照射,拉开固定杆205上的反光布204,使反光布204从圆筒201内露出,反光镜106和反光布204可对植物补光灯105四散而开的光线进行反射,使大部分散开的光线经过反射后再次照射在果蔬表面,间接提高了采光装置的光照强度,也提高了植物补光灯105光照的利用率,且反光镜106具有弧度会将部分光线反射至植物补光灯105无法照射的区域,使该区域的果蔬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当补光结束后关闭植物补光灯105,转动转把203使转杆202也随之旋转,从而缓缓将转杆202上的反光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101)、第二固定架(102)和圆筒(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101)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套板(103),所述固定套板(103)内壁滑动套有滑动板(104),所述滑动板(104)远离第一固定架(101)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架(102),所述固定套板(103)外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植物补光灯(105),所述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内壁粘接的橡胶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反光镜(106),两个所述反光镜(106)之间通过锁扣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外壁均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圆筒(201),所述圆筒(201)内壁转动套有转杆(202),所述转杆(202)底端焊接有转把(203),所述转把(203)底端贯穿圆筒(201),所述转杆(202)外壁缠绕有反光布(204),所述反光布(204)一端粘接有固定杆(205),所述固定杆(205)一侧与圆筒(201)外壁相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农业用果蔬采光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101)、第二固定架(102)和圆筒(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101)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套板(103),所述固定套板(103)内壁滑动套有滑动板(104),所述滑动板(104)远离第一固定架(101)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固定架(102),所述固定套板(103)外壁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植物补光灯(105),所述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内壁粘接的橡胶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反光镜(106),两个所述反光镜(106)之间通过锁扣扣接,所述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外壁均焊接有对称分布的圆筒(201),所述圆筒(201)内壁转动套有转杆(202),所述转杆(202)底端焊接有转把(203),所述转把(203)底端贯穿圆筒(201),所述转杆(202)外壁缠绕有反光布(204),所述反光布(204)一端粘接有固定杆(205),所述固定杆(205)一侧与圆筒(201)外壁相接触。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奉节县洲禧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