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管模具预热装置,第一加热管与第三加热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套接在第一加热管的外周,第三加热管套接在第二加热管的外周,安装座上端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第二加热管之间连接有第一通电导线,第三加热管的上端设有鼓风机,第一加热管内设有加热电阻丝,第二加热管与加热电阻丝之间连接有第二通电导线,第二通电导线与第一通电导线连接,第一加热管的内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滚轮,第一加热管内设有进料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制管模具预加热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管模具预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制模具的
,具体是一种制管模具预热装置。
技术介绍
管制模具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于温度要求很高,温度达不到会造成管制产品的成型质量,尤其是在冬天温度比较低时,对于管制模具生产加工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尤其重要,故此亟需开发一种制管模具预热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管模具预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管模具预热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端安装有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二支架上端安装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与第三加热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套接在第一加热管的外周,所述第三加热管套接在第二加热管的外周,所述安装座上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第二加热管之间连接有第一通电导线,所述第三加热管的上端设有鼓风机,所述第一加热管内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第二加热管与加热电阻丝之间连接有第二通电导线,所述第二通电导线与第一通电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内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加热管内设有进料通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加热管远离第二加热管的一端设有出料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加热管内设有送风腔,所述第三加热管内壁设有多个与送风腔连通的喷头,所述第三加热管内设有与进料通道连通的加热通道。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加热管内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制管模具进入到进料通道内,制管模具在第一加热管内输送,第一滚轮围绕第一转轴旋转,第一滚轮旋转实现将制管模具输送至第一加热管内,在第一加热管内,由蓄电池经过第一通电导线和第二通电导线实现对加热电阻丝供电,加热电阻丝通电发热实现对第一加热管内的制管模具进行初步加热,然后进入到第三加热管内,由热风机产生热风,热风经过传输管经过送风腔由喷头喷出,喷头喷出热风实现对加热通道内的制管模具进行再次加热,如此实现了对制管模具的二次加热预热,由此有效提高了制管模具预加热的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制管模具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制管模具预热装置中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配合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制管模具预热装置中第三加热管的剖视图。图中:1、安装座;2、第一支架;3、出料管;4、第三加热管;5、热风机;6、蓄电池;7、第一通电导线;8、第二加热管;9、第一加热管;10、进料通道;11、第二支架;12、导热层;13、第二通电导线;14、加热电阻丝;15、第一安装槽;16、第一转轴;17、第一滚轮;18、加热通道;19、传输管;20、送风腔;21、喷头;22、第二安装槽;23、第二转轴;24、第二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制管模具预热装置,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11,所述第一支架2上端安装有第三加热管4,所述第二支架11上端安装有第一加热管9,所述第一加热管9与第三加热管4之间连接有第二加热管8,所述第二加热管8套接在第一加热管9的外周,所述第三加热管4套接在第二加热管8的外周,所述安装座1上端安装有蓄电池6,所述蓄电池6与第二加热管8之间连接有第一通电导线7,所述第三加热管4的上端设有鼓风机,所述第一加热管9内设有加热电阻丝14,所述第二加热管8与加热电阻丝14之间连接有第二通电导线13,所述第二通电导线13与第一通电导线7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管9的内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槽15,所述第一安装槽15内安装有第一转轴16,所述第一转轴16上安装有第一滚轮17,所述第一加热管9内设有进料通道10。使用时,制管模具进入到进料通道10内,制管模具在第一加热管9内输送,第一滚轮17围绕第一转轴16旋转,第一滚轮17旋转实现将制管模具输送至第一加热管9内,在第一加热管9内,由蓄电池6经过第一通电导线7和第二通电导线13实现对加热电阻丝14供电,加热电阻丝14通电发热实现对第一加热管9内的制管模具进行初步加热,然后进入到第三加热管4内,由热风机5产生热风,热风经过传输管19经过送风腔20由喷头21喷出,喷头21喷出热风实现对加热通道18内的制管模具进行再次加热,如此实现了对制管模具的二次加热预热,由此有效提高了制管模具预加热的效率和质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热管4远离第二加热管8的一端设有出料管3。通过在第三加热管4远离第二加热管8的一端设出料管3,方便了制管模具的出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热管4内设有送风腔20,所述第三加热管4内壁设有多个与送风腔20连通的喷头21,热风机5与送风腔20之间连接有传输管19,所述第三加热管4内设有与进料通道10连通的加热通道18。通过在第三加热管4内设送风腔20,并在第三加热管4内壁设多个与送风腔20连通的喷头21,由热风机5与送风腔20之间连接传输管19,由热风机5产生热风经过传输管19输入至送风腔20内,再由喷头21喷出,实现对加热通道18内的制管模具进行进一步的预热,进而有效提高了制管模具的预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热管4内底部设有第二安装槽22,所述第二安装槽22内安装有第二转轴23,所述第二转轴23上安装有第二滚轮24。通过在第三加热管4内底部设第二安装槽22,并在第二安装槽22内安装第二转轴23,第二转轴23上安装第二滚轮24,第二滚轮24沿第二转轴23旋转,由第二滚轮24实现将制管模具进行传输,方便了模具的传输。可以理解的,第一加热管内壁设有导热层12,所述加热电阻丝14布设于导热层12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管模具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端安装有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二支架上端安装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与第三加热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套接在第一加热管的外周,所述第三加热管套接在第二加热管的外周,所述安装座上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第二加热管之间连接有第一通电导线,所述第三加热管的上端设有鼓风机,所述第一加热管内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第二加热管与加热电阻丝之间连接有第二通电导线,所述第二通电导线与第一通电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内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加热管内设有进料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管模具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端安装有第三加热管,所述第二支架上端安装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与第三加热管之间连接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套接在第一加热管的外周,所述第三加热管套接在第二加热管的外周,所述安装座上端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第二加热管之间连接有第一通电导线,所述第三加热管的上端设有鼓风机,所述第一加热管内设有加热电阻丝,所述第二加热管与加热电阻丝之间连接有第二通电导线,所述第二通电导线与第一通电导线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管的内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精羽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