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74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包括:耳机壳体,耳机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围合形成音腔,前壳设有与音腔连通的出音孔;发声机构,发声机构设于音腔内;具有空腔结构的弹性变形软胶套,弹性变形软胶套套设在前壳与后壳的连接处,弹性变形软胶套的空腔内设有弹性件,弹性件具有贴靠于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内侧部的平板部、贴靠于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的弹性变形部及连接平板部与弹性变形部的垂直部,弹性变形部与平板部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活动间隙的一端设有开口,开口朝向前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耳机戴入人耳时,弹性变形部可随着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而挤压变形,从而使耳机的尺寸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
本技术涉及音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音频设备的普及度越来越高,耳机作为移动音频输出装置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现在大多数耳机在佩戴过程中,其耳机壳体往往突出人耳的耳腔裸露于外部,容易造成耳机的滑落;为了改善耳机容易滑落的问题,较小尺寸以放入人耳的耳机应运而生,其设计尺寸大小往往不能适应人耳的耳腔的尺寸大小,要么太大顶住耳腔而造成对人耳的压迫,要么太小没有被耳腔顶住而容易滑落,使用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包括: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围合形成一音腔,所述前壳设有与所述音腔连通的出音孔;发声机构,所述发声机构设于所述音腔内;具有空腔结构的弹性变形软胶套,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套设在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的连接处,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空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贴靠于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内侧部的平板部、贴靠于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的弹性变形部及连接所述平板部与弹性变形部的垂直部,所述弹性变形部与所述平板部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前壳,在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与人耳的耳腔表面紧密接触,且所述弹性变形部随着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而挤压变形,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所述弹性变形部均朝所述前壳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弹性变形部与所述垂直部之间的倾斜角为75度。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变形部、平板部与所述垂直部的连接处均倒有圆角。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的插入端倒有圆角。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为环形胶套。上述方案中,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上述方案中,所述后壳的边缘设有第一阶梯槽,所述前壳的边缘设有第二阶梯槽,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阶梯槽和所述第二阶梯槽共同形成所述环形凹槽。上述方案中,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通过卡扣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后壳的内壁设有扣接部,所述前壳的边缘凸设有卡钩,所述卡钩与所述扣接部扣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耳机的前壳与后壳的连接处套设有弹性变形软胶套,弹性变形软胶套内设有弹性件,当耳机戴入人耳时,弹性件的弹性变形部可随着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而挤压变形,从而使耳机的尺寸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尺寸,既不会对人耳造成压迫,又能刚好地顶住耳腔,保证耳机佩戴过程中不轻易滑落,同时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所述弹性变形部均朝所述前壳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弹性变形部与所述垂直部之间的倾斜角为75度,可以便于弹性变形软胶套的插入,延长弹性件的使用寿命;2、在耳机壳体佩戴至人耳的耳腔内时,弹性变形软胶套能够与耳腔的表面的贴合更加紧密,来自外部环境的噪音不容易进入,提高了隔音效果;3、从耳机的出音孔出来的声音不容易泄露至外部,可避免发生漏音现象;4、由于弹性变形软胶套具有较好的柔软度,佩戴时更加舒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该耳机为无线蓝牙耳机,其包括耳机壳体、发声机构和具有空腔结构的弹性变形软胶套3,具体的: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壳11和后壳12,所述前壳11和所述后壳12围合形成一音腔13,所述前壳11设有与所述音腔13连通的出音孔14,该出音孔14在耳机佩戴时正对人耳的耳道,从而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声音体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壳11与所述后壳12通过卡扣连接,如:在所述后壳12的内壁设有扣接部15,所述前壳11的边缘凸设有卡钩16,所述卡钩16与所述扣接部15扣接,以便将前壳11与后壳12固定连接在一起。较佳的,所述扣接部15为梯形。所述发声机构设于所述音腔13内,其包括括动圈发声单元、动铁发声单元、压电发声单元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3套设在所述前壳11与所述后壳12的连接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3为环形胶套,所述前壳11与所述后壳12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3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后壳12的边缘设有第一阶梯槽121,所述前壳11的边缘设有第二阶梯槽111,所述前壳11和所述后壳12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阶梯槽121和所述第二阶梯槽111共同形成所述环形凹槽。从而使得弹性变形软胶套3的一端与前壳11固定,弹性变形软胶套3的另一端与后壳12固定。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3的空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贴靠于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3的内侧部的平板部41、贴靠于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3的外侧部的弹性变形部42及连接所述平板部41与弹性变形部42的垂直部43,所述弹性变形部42、平板部41与所述垂直部43的连接处均倒有圆角,所述弹性变形部42与所述平板部41之间设有活动间隙44,所述活动间隙44的一端设有开口45,所述开口45朝向所述前壳11,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3的外侧部、所述弹性变形部42均朝所述前壳11的方向向下倾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变形部42与所述垂直部43之间的倾斜角为75度,由此可以便于弹性变形软胶套3的插入,延长弹性件的使用寿命。较佳的,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3的外侧部的插入端倒有圆角。在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3的外侧部与人耳的耳腔表面紧密接触,且所述弹性变形部42随着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而挤压变形,从而使耳机的尺寸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尺寸,既不会对人耳造成压迫,又能刚好地顶住耳腔,保证耳机佩戴过程中不轻易滑落;且在耳机壳体佩戴至人耳的耳腔内时,弹性变形软胶套3能够与耳腔的表面的贴合更加紧密,来自外部环境的噪音不容易进入,提高了隔音效果;从耳机的出音孔14出来的声音也不容易泄露至外部,避免发生漏音现象;此外,由于弹性变形软胶套3具有较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围合形成一音腔,所述前壳设有与所述音腔连通的出音孔;/n发声机构,所述发声机构设于所述音腔内;/n具有空腔结构的弹性变形软胶套,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套设在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的连接处,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空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贴靠于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内侧部的平板部、贴靠于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的弹性变形部及连接所述平板部与弹性变形部的垂直部,所述弹性变形部与所述平板部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前壳,在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与人耳的耳腔表面紧密接触,且所述弹性变形部随着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而挤压变形,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所述弹性变形部均朝所述前壳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弹性变形部与所述垂直部之间的倾斜角为75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壳体,所述耳机壳体包括固定连接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围合形成一音腔,所述前壳设有与所述音腔连通的出音孔;
发声机构,所述发声机构设于所述音腔内;
具有空腔结构的弹性变形软胶套,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套设在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的连接处,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空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具有贴靠于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内侧部的平板部、贴靠于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的弹性变形部及连接所述平板部与弹性变形部的垂直部,所述弹性变形部与所述平板部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所述活动间隙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前壳,在佩戴所述耳机时,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与人耳的耳腔表面紧密接触,且所述弹性变形部随着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而挤压变形,所述弹性变形软胶套的外侧部、所述弹性变形部均朝所述前壳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弹性变形部与所述垂直部之间的倾斜角为7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人耳耳腔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变形部、平板部与所述垂直部的连接处均倒有圆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她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